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人口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3篇、会议论文107篇、专利文献16003篇;相关期刊911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人口学刊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等;人口规模的相关文献由1937位作者贡献,包括伍理、原新、章程等。

人口规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3 占比:9.05%

会议论文>

论文:107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16003 占比:90.35%

总计:17713篇

人口规模—发文趋势图

人口规模

-研究学者

  • 伍理
  • 原新
  • 章程
  • 倪方六
  • 刘伟
  • 刘玉亭
  • 叶立梅
  • 崔承印
  • 张淑英
  • 张维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传亮; 袁德浩
    • 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口大规模增长,仅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就多达10余个,常住人口超500万人的城市更是高达数十个。在此背景下,道路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轨道交通成为诸多大型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举措。论文简要阐述了人口规模与城市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并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具体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治堵方面的价值。
    • 周宇香
    • 摘要: 本文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14~35岁青年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特征,并对当前青年人口变动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历次人口普查青年规模及占总人口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且未来仍维持下降趋势,青年占比低于全球和印度水平,甚至低于美国青年人口占比,向深受少子化困扰的日本状况靠近。在性别结构上,青年性别比在2000年恢复正常水平后,近年来迅速上升,目前处于失衡状态。区域分布上,青年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且青年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总人口。青年人口规模及占比的下降与青年低婚育意愿相互交织,给未来人口安全埋下隐患;同时人口流动的便捷性与各城市“抢人大战”相伴,青年城镇化程度不断提升,扩大了区域间青年人口发展失衡的风险,不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青年性别比偏高导致农村男性婚姻挤压严重,大量的农村男性未婚人口不利于青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提高青年婚育意愿、削弱男孩偏好文化、促进中西部和农村青年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贺杰
    • 摘要: 为科学考察人口分布各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文章基于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加,而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二、人口分布的表现形式:人口规模、人口质量、老年人口比重均能够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卢燕宇; 孙维; 方砚秋; 唐为安; 邓汗青; 何冬燕
    • 摘要: 面向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揭示不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探讨在特定种植结构下气候条件对粮食安全的承载能力,可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逐级订正法和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参数建立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和水稻(Oryza sativa)等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基于作物种植结构和粮食供需关系分析了安徽省气候条件对粮食安全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安徽省不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种植结构格局总体匹配度较好,能够较好发挥各地气候资源优势。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玉米、一季稻、双季晚稻的气候生产潜力显著下降,线性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减少576、231、167 kg·hm^(-2),并且近年来小麦、玉米和一季稻主产区的气候生产潜力不稳定性增强。安徽省粮食潜在生产总量呈北高南低的特征,受种植结构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综合作用,不同作物对粮食潜在生产总量的贡献不一,从全省来看,小麦、一季稻、玉米和双季稻的贡献依次为42%、32%、18%和8%。小麦贡献了沿淮淮北地区粮食潜在生产总量的主要部分,占比超过50%,沿江西部则以双季稻为主,而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一季稻的贡献可达60%以上。综合气候生产潜力、粮食供需结构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安徽省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大多超过了现有人口数,相对剩余率总体可达50%以上,但其地域分异显著,空间分布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格局。为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在部分超载地区需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供需关系。
    • 何文
    • 摘要: 基于以连续、线性空间为特征的NEG城市体系模型,探讨对称双城市的城乡结构下,随着交易成本的变化,城乡空间经济受到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认为,扩大人口总量会同时增加城乡人口,但城市人口增速更快,从而城市化水平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而上升。通常情况下,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越高则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速度越快,而农村人口则正好相反。在交易成本较高时,城乡居民的实际福利水平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降低,交易成本越高则降低得越快;而当交易成本较低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福利水平先提升后降低,此时存在最优的总人口和城市人口规模,最优规模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而扩大。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人口的属性由“负担”转变为“资源”,这为城市的人口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交易成本的持续降低不仅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还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 邵川
    • 摘要: 人口规模是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舒适的城市有助于吸引人口的持续流入。基于全国107个城市人口数据,以近十年的城市人口年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验证近十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不同层面城市样本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1)全部城市样本,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城市舒适度、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与空气污染浓度。(2)胡焕庸线以东城市样本与全部城市样本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全部城市样本有显著提升。(3)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区域拥有不同的区域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因而各区域样本城市人口增长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城市舒适度、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以及空气污染浓度;中部与东北城市样本的人口增长与城镇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西部地区城市样本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城市舒适度。(4)中心城市样本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城市样本,除了城市舒适度之外,城市财政支出因素成为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表明中心城市所拥有的优质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国构建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在提升城市舒适度、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各区域构建消费中心城市存在政策差异性,东部城市要从提升城市舒适度、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降低空气污染浓度等方面综合施策,中部与东北地区城市要着重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西部城市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提升城市舒适度上。
    • 高帆
    • 摘要: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强调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难度前所未有,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组织至关重要,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极具特色,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守正创新,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循序渐进,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意义广泛深远。
    • 王建国
    • 摘要: 本文使用2015年国家卫健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估计了流动人口区位选择的条件Logit模型,继而模拟了京津冀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北京市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河北和天津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都提升到北京市的水平,对北京市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很小。如果通过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来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会较大幅度减少北京市人口规模,并小幅降低其人力资本水平。
    • 兰鹏
    • 摘要: 为使多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后尽量不受破坏,建立适合多巴地区生态特征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评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生态安全格局子模型,分析水资源供给与水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子模型.相较传统评价方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进一步严格控制多巴地区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其分析结果更精准、更具综合性,科学性更强.
    • 章程; 高阳
    • 摘要: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的规模和质量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当前国内城市发展竞争的内部需求以及未来阶段人口发展的中长期外部条件看,扩大人口规模、提升人口质量,对于青岛市快速壮大发展能级、激发发展活力、扩大发展优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新时期城市快速提升战略地位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动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