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口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1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人口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09064篇;相关期刊471种,包括社会科学、南方人口、人口学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第三届京西人口与发展论坛、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等;人口城市化的相关文献由8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桂新、刘伟德、尹文耀等。

人口城市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9064 占比:99.88%

总计:609778篇

人口城市化—发文趋势图

人口城市化

-研究学者

  • 王桂新
  • 刘伟德
  • 尹文耀
  • 李林杰
  • 李秀霞
  • 刘春艳
  • 刘福垣
  • 李辉
  • 李静
  • 林成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琳梓; 张松林
    • 摘要: 采用2009-2018年包括大中小各种规模的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来说,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并未有效推动人口城市化,反而对人口城市化具有负效应;大城市侧重的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供给对人口城市化的负效应明显大于中小城市侧重的民生类公共服务供给效应。原因在于城市分类落户政策形成了“逆向筛选”效应,有效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对公共服务的可获性的同时,却降低了一般流迁人口对于城市公共服务的可获性。应该以“城市群”“都市圈”作为政策实施单元,统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政策,协调提高对整体迁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服务可得性,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 郭夜啼; 李凯
    • 摘要: 随着人口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人们出行最严重的问题,而城市轨道交通则是解决该问题最环保最优的方法。2008年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有5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9192.62 km,其中地铁7253.73公里。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服务为主,致使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 谢毅; 赵明松; 王璇璇
    • 摘要: 计算2000-2015年安徽省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率,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其耦合发展机制.结果显示:2000-2015年安徽省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度呈上趋势,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协调程度在改善但改善幅度很小;公共服务业、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对地区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发展影响较为显著.
    • 谢毅; 赵明松; 王璇璇
    • 摘要: 计算2000-2015年安徽省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率,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其耦合发展机制。结果显示:2000-2015年安徽省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度呈上趋势,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协调程度在改善但改善幅度很小;公共服务业、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对地区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发展影响较为显著。
    • 王卓; 王璇
    • 摘要: 文章基于200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参照,运用回归分析和GMM估计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偏低,但年均增长速度较快,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差距逐步缩小;川渝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值从2000年的0.79降到2019年的0.39,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值从1.00上升至1.38,表明产业结构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转变;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逐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基于此提出促进川渝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川渝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缓解西部相对贫困状态.探索政府政策调控引导与市场主体调节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引导人口有效转移和土地有序流转;强化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 舒燕飞
    • 摘要: 以陆地边境省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效率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至2018年陆地边境9省区为考察样本,借助MATLAB 2018a和DEAP 2.1,利用熵权法和DEA分析,构建了陆地边境省区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数,计算陆地边境省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并测算各省区城市化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陆地边境省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是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是西藏、广西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属于中等发展水平.陆地边境省区城市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而言是缺乏效率的,而且,投入要素的效率由低向高排序分别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人口、地方财政支出和进出口.据此,提出加快技术进步、调整固定投资结构以及优化城市规划的政策建议.
    • 周鹏全; 杨君; 袁淑君; 邵劲松; 郭佳瑞
    • 摘要: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8年湖南省市级数据,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两比较法和标准差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质量及两者协调度自2006年以来稳步提升,2006~2010年土地城市化超前于人口城市化,2010年前后人口城市化质量逐渐反超土地城市化质量;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极化效益较为严重,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态势,长沙市及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程度较好,而大湘西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总体来说,湖南省城市化发展仍不协调,未来应充分把握好新型城市化发展机遇,利用好人口和土地两大要素,引导城市化发展走向良性互动.
    • 谢毅; 赵明松; 王璇璇
    • 摘要: 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耦合发展驱动因素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地级市辖区、县级市、县为研究单元,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口密度、平均高程等相关指标计算人口和土地城市化速率的协调度,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00-2016年安徽省人口和城市化速率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演变趋势、空间差异,最后探讨了耦合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安徽省主要的城市化特征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向好但增长缓慢,协调水平仍较低;②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③对两者耦合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和平均坡度,交互作用最强的因素为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密度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 祝文婷; 韦燕飞; 童新华
    • 摘要: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快速进行着城市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城市化不协调发展的现象.因此,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以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发展为研究内容,借鉴系统科学中的相关理论,通过构建研究区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权重,使用耦合协调模型来计算研究区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并从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上对各地级市城市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这将对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的城市化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徐静娴
    • 摘要: 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两方面建立耦合特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2013—2018年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从时间序列看,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综合指数始终低于土地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特征,且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人口城市化滞后状态,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从空间格局看,西部地区呈现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协调发展类型因省区分的空间格局;2018年,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中级协调状态,部分省市(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12个省市(自治区)均实现协调发展类型提升,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状态良好,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