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21931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等;龙门山断裂带的相关文献由87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群策、丰成君、苏金蓉等。

龙门山断裂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21931 占比:99.94%

总计:522268篇

龙门山断裂带—发文趋势图

龙门山断裂带

-研究学者

  • 陈群策
  • 丰成君
  • 苏金蓉
  • 闻学泽
  • 梁春涛
  • 谭成轩
  • 吴满路
  • 杜方
  • 秦向辉
  • 龙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轶佳; 谭锡斌; 钱黎
    • 摘要: 河流作为主要的地貌单元之一,在经历构造活动、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后,会记录丰富的相关信息。基于河流剪切力模型,可应用地貌参数对河流侵蚀速率进行计算。文中利用已有的龙门山地区沉积岩类和花岗岩类的河流剪切力与侵蚀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了沿河139个点的侵蚀速率。结果表明,汶川-茂县断裂下盘的侵蚀速率为0.43mm/a,双石-大川断裂上、下盘的侵蚀速率分别为0.49mm/a和0.28mm/a。另外,文中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了每个观测点的可蚀系数(Erodibility),揭示出:1)断裂活动使沉积岩的可蚀系数增加了约3倍,而花岗岩的可蚀系数增加了约1倍;2)断裂活动对沉积岩的影响(距离断裂约2km范围内)明显比花岗岩(距离断裂约5km范围内)更集中。研究表明,断层活动使可蚀系数明显增大(即断裂附近的岩石较破碎),从而对区域地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李英; 高永国; 王维欢; 许康生
    • 摘要: 基于2011—2020年在龙门山地区发生的地震,分3个区段估算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结果表明,龙门山北段对九寨沟M_(S)7.0地震存在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2000×10^(8);龙门山中段对芦山M_(S)7.0地震存在明显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5300×10^(8)。由此可以认为,龙门山中段与芦山地震有较高关联度,而其北段与九寨沟地震的关联度次之。这个抬升量是该区域构造运动与对应地震关联度的一个描述,这对于研究地震的动力源、孕震构造及发震机理有参考意义。另外,对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时变斜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的时变斜率在邻近地震前均存在降低的现象,这可能是震前应力松弛过程的表现,但这仅是一个初步研究,对其机理以及可否成为大地震孕育指标等问题还需要对更多震例作进一步研究。
    • 鲁人齐; 房立华; 郭志; 张金玉; 王伟; 苏鹏; 陶玮; 孙晓; 刘冠伸; 单新建; 何宏林
    • 摘要: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发生M_(S)6.1(M W5.9)强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次研究根据震源机制、余震重定位和深地震反射剖面,详细分析了发震断层,并刻画了芦山震区同震断层的三维结构和模型.此次地震为典型的逆冲型地震,震源机制两组节面参数(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节面I:221.5°/44.4°/103.3°;节面II:23.2°/47.1°/77.3°,矩心深度为15.5 km.结合余震展布特征,认为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SE的反冲断层,初始破裂深度约19 km,倾角约50°.研究重新解译了芦山震区上地壳的地质构造,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存在两套重要的滑脱层,具有分层滑脱变形(解耦)的特征:浅部滑脱层之上为叠瓦构造,深浅滑脱层之间为双重构造.2013年M_(S)7.0地震与2022年M_(S)6.1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发育在基底约20 km深度的滑脱层上的盲冲断层,为早期先存构造并重新活化的产物.芦山M_(S)6.1地震的余震丛集相对独立,与之前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发震断层并非相同的断层,因此认为是一次相对独立的破裂事件.2008年汶川M_(S)8.0地震与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先存断裂众多,就空区的断层规模而言可以产生7级左右强震.而深部基底盲断层和浅部盖层隐伏断层的广泛存在,增加了该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 高雅婧; 罗纲; 王少坡; 周元泽
    • 摘要: 区域应力分布特征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青藏高原东南部1970—2019年的地震目录数据,使用最大似然法对该区进行地震b值时空扫描,得到该区b值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地震b值与应力的负相关关系,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断裂带上的应力分布及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在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中部,大凉山断裂带附近区域的b值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区域低,推测大凉山断裂带承担较多的应力,可能是未来地震风险较高的断裂带;2)研究区浅层(0~20 km)比深层(20~40 km)的b值高,这是与浅层区域围压低、岩石倾向脆性破裂,而深层区域围压高、岩石倾向韧性变形的特征相一致的;3)汶川地震发生前后,震源及周边区域的b值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揭示了区域内应力的累积—释放—累积过程;地震震级越大,震前b值降低趋势持续越久,该地震的发生对b值的影响范围越大、b值波动越明显,距震中越近的区域的b值在地震前后的波动越明显;4)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b值较低,推测该区域应力较大。
    • 李春锐; 李海兵; 司家亮; 王焕; 吴琼; 张进江
    • 摘要: 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流体对断裂带物质的强度和运动性质起到重要作用。前人已识别出断裂带浅部区域流体对断层的弱化以及矿物沉淀导致的断层愈合,然而对于断裂带深部流体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深入了解孕震区流体行为以及地震成核过程中流体对断层的影响,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南段虹口乡八角庙村附近碎裂岩滑动带中石英和方解石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带脉体的显微构造、碳氧同位素和主量元素含量等分析,开展地震相关脉体的特征结构、流体来源和矿物沉淀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碎裂岩主滑移带由颜色结构不同的三层断层泥和细小的方解石条带组成,在主滑动带边部和上盘碎裂岩中则分别发育了指示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三个阶段断层活动的脉体:(1)沿阶步生长的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拉伸型柱状颗粒方解石脉;(2)断层泥楔入脉;(3)近等粒状方解石脉以及具有横向竞争生长结构的非等粒状方解石脉和石英脉。它们分别代表了震间期封闭的还原环境下的微滑动、同震外源高压流体注入以及震后开放的氧化环境至还原环境下的矿物沉淀。碳氧同位素结果表明主滑动带和碎裂岩方解石脉δ^(18)O V-PDB值为-20.5‰~-20.3‰,低于围岩碳酸钙胶结物,表明方解石脉具有大气水来源特征。方解石沉淀温度结合地温梯度表明方解石脉的形成深度大于4km,与碎裂岩形成深度及龙门山断裂带震源深度一致。该地区方解石脉和石英脉的研究深化了关于龙门山断裂带孕震区流体行为的理解,并且对进一步认识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断层的强度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张海琳; 倪忠云; 赵银兵; 罗宇豪; 陈馨熠
    • 摘要: 龙门山地区属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山原过渡区,人地耦合作用的地貌梯度分异显著,研究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及驱动力可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五期建设用地数据,获取建设用地扩张信息,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其扩张驱动力。研究表明:建设用地面积近20 a呈持续增长态势,增速具有“提速→减速→快速”波动变化的特征,扩张面积地域差异显著,东部区扩张面积是西部区的近6倍;地质构造制约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距中央断裂带8 km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核密度呈减少态势;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式以边缘式扩张为主,跳跃式和填充式扩张为辅;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是影响东部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河流水文是影响西部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建设用地扩张应关注地质环境影响,规避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 杨宜海; 金昭娣; 张媛媛; 关昕; 张雪梅; 花茜; 苏利娜; 丰成君; 邱玉荣; 梁春涛; 苏金蓉; 古云鹤
    • 摘要: 龙门山断裂带沿倾向和走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特征,通常以4 条主干断裂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分为5 条构造带,但是对沿走向的分段性特征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后近10 年的波形数据,采用全波形反演获取了龙门山断裂带1495 个M≥3 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滑动窗"扫描方法提取不同地震类型的数量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变化曲线,据此将龙门山断裂带的震源区划分为S1—S9 段.根据反演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采用阻尼线性反演技术求取龙门山断裂带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信息,从地震类型、断面结构和构造应力场等角度探讨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 )地震类型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其中S1 的逆冲型地震比例最高,S8 的走滑型地震比例最高,S9 的正断型地震比例最高.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可能存在差异性断层调整运动,且余震晚期沿断裂带走向普遍存在应力的补充和协调,芦山地震的发生可能还对S2造成了应力扰动.汶川主震附近及余震区远端经历了更长的震后调整过程,且余震区远端S9 具有更复杂、强度更高的震后调整过程.(2)断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断面结构揭示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参与了汶川余震活动.断面倾角与走滑分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具有明显逆冲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主要分布在50°~70°,而在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基本在 60°以上,且断面倾角增大与汶川余震带宽度收缩变窄相吻合.(3)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环境非常复杂.σ1 方向的分段性差异导致了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的地壳撕裂和地幔物质上涌、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活动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大量的逆冲型地震.结合构造应力场与大地测量资料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要是受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上地壳缩短增厚所致.
    • 邹媛; 王祥松
    • 摘要: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界,是构造活动 较强的巴颜喀拉地块和较稳定的川滇块体之间的界线,同时也是我 国南北地震带的中部,呈NE-SW向展布,构造位置非常重要。龙门 山断裂带具有长期活动性,张培震等在2008年通过GPS发现龙门山 断裂带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它的构造变形的速度都非常的小(小于 2mm/a)
    • 张海琳; 倪忠云; 赵银兵; 罗宇豪; 陈馨熠
    • 摘要: 龙门山地区属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山原过渡区,人地耦合作用的地貌梯度分异显著,研究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及驱动力可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五期建设用地数据,获取建设用地扩张信息,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其扩张驱动力.研究表明:建设用地面积近20 a呈持续增长态势,增速具有"提速→减速→快速"波动变化的特征,扩张面积地域差异显著,东部区扩张面积是西部区的近6倍;地质构造制约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距中央断裂带8 km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核密度呈减少态势;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式以边缘式扩张为主,跳跃式和填充式扩张为辅;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是影响东部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河流水文是影响西部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建设用地扩张应关注地质环境影响,规避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 李伟; 谢超; 程宏宾; 冯兵
    • 摘要: 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长期积累的地表变形,能通过相关地貌参数定量表达.水系是对构造作用反映最敏感的地貌之一,可以用来研究构造.通过分析断层附近的水系类型及特征来研究断层的运动模式,反映断层的空间展布和活动性,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空间统计工具提取了龙门山后山断裂两侧的水系方位角,结合GPS运动学数据,探讨了构造运动对水系类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龙门山后山断裂两侧的水系方位角呈现出系统性偏转,断裂北西侧水系方位角分布在88°~165°,由南向北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断裂南东侧水系方位角分布在262°~344°,由南向北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表明断裂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存在差异.水系方位角和偏转角作为研究走滑断裂运动学特征和性质的有力工具,未来在活动构造定量化及数值模拟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