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鼠伤寒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88577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疾病监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等;鼠伤寒沙门菌的相关文献由102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春杰、程相朝、吴淑燕等。

鼠伤寒沙门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8577 占比:99.65%

总计:88890篇

鼠伤寒沙门菌—发文趋势图

鼠伤寒沙门菌

-研究学者

  • 张春杰
  • 程相朝
  • 吴淑燕
  • 黄瑞
  • 李银聚
  • 李静
  • 廖成水
  • 李嫄渊
  • 陈松彪
  • 吴清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路; 程如楠; 宋想胜; 李磊; 王真
    • 摘要: 旨在制备基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Ds)的免疫荧光探针,初步建立鼠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柠檬酸和尿素作为碳源,利用微波法对碳量子点制备的微波时间、透析袋规格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再使用化学偶联法将碳量子点与鼠伤寒沙门菌抗体结合制备免疫荧光探针C-IgG,使之借助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荧光实现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最后通过荧光信号对探针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微波时间为5 min,透析袋规格为MWCO=1 000时能获得粒径3~11 nm的理想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激发波长为408 nm,紫外吸收峰位于337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其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常见官能团;制备的免疫荧光探针C-IgG能在短时间内特异性结合沙门菌并在荧光显微镜不同光束下呈多色荧光点,灵敏度为10;CFU/mL。结果表明:改变微波时间和透析袋规格可制备出粒径3~11 nm,表面多功能基团,用于鼠伤寒沙门菌检测的碳量子点,为进一步探索基于碳量子点的免疫荧光探针在鼠伤寒沙门菌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曹莉; 武周慧; 程如楠; 王家伟; 吴清民; 王真
    • 摘要: 【目的】为沙门菌致病机制的全面阐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mgtC基因缺失突变株SM△mgt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多粘菌素B敏感性、生物被膜检测、细胞感染和小鼠体内毒力试验,分析mgtC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基因缺失株SM△mgtC与亲本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mgtC基因缺失不影响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在酸应激和多粘菌素B作用条件下,SM△mgtC存活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且mgtC基因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基因缺失株SM△mgtC失去在鼠源巨噬细胞内大量增殖的能力,同时SM△mgtC在小鼠体内的毒力也显著低于亲本菌株。【结论】mgtC基因通过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抗酸能力、多粘菌素B耐受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而影响沙门菌在体内、外的毒力。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姜林娟; 郑志; 朱绍辉; 朴丙熙
    • 摘要: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将酪酸梭菌(1.5×10^(10) CFU·L^(-1))和体积分数5%的无菌糯米粉放入到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于37°C条件下培养48 h,配制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采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和酪酸梭菌悬液中酪酸梭菌,琼脂打孔体外抑菌圈法检测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及其稀释液(1:2、1:4、1:8、1:16)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酪酸梭菌悬液、无细胞发酵液、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糯米发酵液、磷酸盐缓冲液(PBS)、四环素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应用200μL鼠伤寒沙门菌悬液(1×10^(12) CFU·L^(-1))对60只雄性6周龄ICR小鼠进行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构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模型,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随机分为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酪酸梭菌悬液、无细胞发酵液、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糯米发酵液、PBS、体积分数0.2%四环素各200μL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21 d,应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株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肠道内sIgA表达水平,监测小鼠食物摄取量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加率。结果培养24 h后,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中酪酸梭菌菌落数显著多于酪酸梭菌悬液(P0.05)。第0、7、14天,6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和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PBS阴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和无细胞发酵液组(P<0.05)。第28天,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PBS阴性对照组和糯米发酵液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酪酸梭菌悬液组和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P<0.05)。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和糯米发酵液组小鼠的食物摄取量高于酪酸梭菌悬液组、PBS阴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P<0.05);酪酸梭菌悬液组和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量高于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量高于PBS阴性对照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率高于PBS阴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率高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可显著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为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膳食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 董震; 王志林; 陈启伟; 吴锦艳; 尚佑军; 刘永生; 杨世华; 兰喜
    • 摘要: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Ⅵ型分泌系统(T6SS)分泌的效应蛋白Rhs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rhs1和rhs2基因缺失株CVCC541Δrhs1和CVCC541Δrhs2,同时构建了基因回补菌株C-Δrhs1和C-Δrhs2,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测定了鼠伤寒沙门菌亲本株和缺失株的遗传稳定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缺失株经过多次传代后仍然具有稳定的遗传性;Rhs效应因子缺失对细菌的生长未造成明显影响。进一步利用各菌株感染Hela细胞,对菌株黏附力和侵袭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CVCC541Δrhs1和CVCC541Δrhs2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无明显影响,但侵袭力分别提高了4.9倍和3.4倍。利用各菌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各株菌在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力,结果显示缺失株CVCC541Δrhs1和CVCC541Δrhs2在RAW264.7细胞内存活力分别提高了7.8倍和5.9倍。将各菌经株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检测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亲本株的LD_(50)为2.53×10^(6) cfu/mL,缺失株CVCC541Δrhs1、CVCC541Δrhs2的LD_(50)分别为1.31×10^(7) cfu/mL和5.40×10^(6) cfu/mL,LD_(50)分别下降了5.2倍和2.1倍。本研究首次证实效应蛋白Rhs会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侵袭力和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会降低细菌的毒力,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该结果为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 王彦红; 高尚; 王丽扬; 陈素娟; 许小琴
    • 摘要: 为研究复方白头翁散对鹅源沙门菌优势流行株的抑制效果。2017年5月-2018年7月共收集扬州、滁州和泰州等10个地区送检的病死鹅的肝脏、胆汁和盲肠内容物等病料共计214份,随即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率为23.4%(50/214),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60%(30/50),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6株沙门菌具多重耐药性,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20株;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86.7%(26/30)的鼠伤寒沙门菌能够形成生物被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23.44~37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为46.87~375.00 mg/mL;93.75 mg/mL复方白头翁散可抑制此26株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是鹅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也是感染鹅的一个重要的病原体,复方白头翁散能有效地抑制鼠伤寒沙门菌
    • 张临; 卢芳; 付恒峰; 姜西迪; 魏祺灵; 漆彩丽; 高海侠; 李琳
    • 摘要: BaeSR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中重要的双组分系统(two component system,TCS),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影响细菌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探索BaeR过表达后,鼠伤寒沙门菌BaeSR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耐药调控机制,寻找BaeR潜在靶基因。首先表达BaeR蛋白并纯化与验证,选取从转录组学筛选到的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作为BaeR潜在靶基因,结合LacZ报告基因融合试验及凝胶阻滞试验(EMSA)探究BaeSR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调控机制。结果显示:经纯化验证后,在28 ku处出现目的条带,表明BaeR蛋白成功表达。LacZ报告基因融合试验结果表明,BaeR过表达后可以正向调控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的表达。EMSA结果表明,BaeR蛋白可以直接结合到marR的启动子区,调控marR基因的表达。在鼠伤寒沙门菌中,BaeSR可以通过正向调控靶基因ompW、sodB、tolC、mdtD、spy和marR的转录表达并直接调控marR的表达,从而影响菌株对FQs的耐药性。
    • 李娜; 宁程程; 郭蕴; 季春辉; 王立霞; 张亚萍;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 摘要: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的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通过PCR扩增了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基因,分析了其分子特征,利用TargetRNA2网站预测STnc1220基因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沙门菌(STM)-基因缺失突变株,并与亲本SL1344比较,对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在不同应激环境中(pH值、H_(2)O_(2)、高盐和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性、通过黏附侵染巨噬细胞和小鼠感染试验对致病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Tnc1220基因全长73 bp、其上游5′-UTR存在-10和-35启动子结合位点,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为barA基因;试验成功构建缺失株STM-ΔSTnc1220,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SL1344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速度、生化特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没有发生改变;在pH=4.8,pH=9和H_(2)O_(2)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但在4%NaCl环境下,缺失株在7 h后生长速率明显高于亲本株,在3.8%乙醇环境中缺失株在对数期的生长速率显著升高(P<0.05);其对巨噬细胞中黏附和侵袭能力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LD_(50)显著升高,对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的病理损伤致病力减弱。表明STnc1220基因在环境适应性和毒力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阐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段世宇; 杨阳; 令狐远凤; 杨琦; 周碧君
    • 摘要: 为探究沙门菌外膜蛋白基因fadL、ompN、ybfM以及sRNA RybB和伴侣蛋白Hfq缺失对该菌致病性的影响,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基因缺失菌株,并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曲线,同时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毒力及其在小鼠脾脏和肝脏上的定殖能力.结果显示,与鼠伤寒沙门菌亲本野生型菌株LT2相比,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能力变化不大.LT2对小鼠的LD_(50)为3.97×10^(7)CFU;外膜蛋白基因缺失菌株ΔompN、ΔfadL和ΔybfM的LD_(50)分别为1.58×10^(5)、6.29×10^(5)、9.97×10^(5)CFU,毒性明显增强;sRNA敲除菌株(ΔrybB)的LD_(50)为9.97×10^(7)CFU,毒性有所下降;伴侣蛋白Hfq敲除组(Δhfq)及rybB&hfq双敲除组的小鼠死亡数未超过50%,毒性明显下降.感染48 h后,与对照组(LT2)相比,所有基因缺失菌株处理组的脾脏指数均极显著性升高;ΔrybB&Δhfq、Δhfq处理组的脾脏载菌量显著降低,其余菌株处理组的载菌量与LT2差异不显著;ΔrybB、ΔrybB&Δhfq、ΔfadL、ΔybfM处理组的肝脏指数均显著下降,而Δhfq、ΔompN处理组的肝脏指数变化不显著;ΔrybB、ΔfadL处理组肝脏载菌量变化不显著,Δhfq、ΔrybB&Δhfq处理组的肝脏载菌量显著下降,而ΔompN、ΔybfM处理组的载菌量显著上升.总的来说,hfq、rybB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而fadL、ompN、ybfM的缺失提高了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
    • 张家莉; 令狐远凤; 段世宇; 潘永; 杨琦
    • 摘要: 【目的】筛选鼠伤寒沙门菌sRNA SdsR的靶基因,为明确s RNA与靶基因的互作以及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argetRNA2软件预测sRNA SdsR的靶标,基于前期的s RNA SdsR敲除后转录组测序结果,将预测到的基因注释到GO、KEGG以及eggNOG数据库中进行分析,通过RT-qPCR对预测到的杂交能量较高的部分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TargetRNA2软件预测到29个靶标,其中hemA、STM0951、mreC、STM1252、dcoC的杂交能量较高,且能与sRNA SdsR有连续的碱基匹配,分别与鼠伤寒沙门菌血红素合成、氧化还原过程、草酰乙酸脱羧酶的合成、膜的组成部分、细胞质蛋白的合成有关。RT-qPCR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菌株3409,敲除s RNA SdsR后hemA、mreC的表达分别下调0.70和0.39倍;STM0951、STM1252、dcoC的表达分别上调0.51、0.35和1.86倍。【结论】hemA、STM0951、mreC、STM1252、dcoC基因很可能受s RNA SdsR的直接调控且对某些靶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 麦艳媚; 黄纯英; 林还转
    • 摘要: 目的分析2017—2020年儿科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15例腹泻患儿的肛拭样本(分离后确诊为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在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确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后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Whone5.6及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2017—2020年共有115例患儿经血清型鉴定检出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高发于夏秋季节,占84.35%。感染患儿以<3岁幼儿为主。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曲松的平均耐药率比较高,而对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结论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临床应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