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黏弹剂

黏弹剂

黏弹剂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专利文献608657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内江科技、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黏弹剂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亚平、王勤美、瞿佳等。

黏弹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08657 占比:99.98%

总计:608750篇

黏弹剂—发文趋势图

黏弹剂

-研究学者

  • 张亚平
  • 王勤美
  • 瞿佳
  • 薛安全
  • 刘毅
  • 吴承杰
  • 宋旭东
  • 张红言
  • 曹红云
  • 林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舒宝; 雷晓华; 姜黎; 陈茜
    • 摘要: 高眼压是V4c型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植入术后最为关注的并发症,其出现时间整体上分为三个时期:术后早期(术后1wk内)、术后中期(术后1~4wk)及术后晚期(术后1~3mo)。术后早期眼压升高主要是由术中黏弹剂残留引起,术后中期主要是激素药物使用引起,术后晚期则可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正确识别各种眼压升高的机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预防青光眼等长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术后眼内压升高出现的时间和机制进行综述。
    • 杨斐; 李孝纯; 于洋; 李明武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5例(1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黏弹剂组48例(58眼)和对照组47例(56眼)。术毕,黏弹剂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黏弹剂,对照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平衡盐溶液。术前1周,术后1 d、7 d、30 d依次记录和检测患者主观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染色评分(OSS)、Schirmer I试验值(SIt)。对记录和检测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角膜与结膜OSS及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7 d、30 d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及30 d,黏弹剂组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黏弹剂组患者术后1 d及7 d BUT较术前升高,对照组术后1 d BUT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及7 d,黏弹剂组患者B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OSS在术后1 d、7 d及30 d均高于术前,结膜OSS在术后1 d高于术前;黏弹剂组患者仅角膜OSS在术后1 d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7 d及30 d黏弹剂组患者角膜OSS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 d结膜OS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黏弹剂组患者SI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症状和体征。
    • 高佳佳; 饶志莉; 饶惠英
    • 摘要: 白内障术中角膜内皮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角膜水肿,极大地影响手术视野及手术质量。本文报道2例由于前房注入低温黏弹剂引起的白内障术中角膜内皮毒性反应的病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张裕琳; 赵婧; 周行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7~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中心行ICL V4c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0例(59眼),术前行常规检查,术中记录黏弹剂使用情况,术后即刻、20 min、40 min、1 h、90 min、2 h、3 h、4 h采用非接触眼压计分别测量眼压,依据术后4 h内是否出现高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分为高眼压组和正常眼压组进行对照研究,术后1 d、1周测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术后拱高、前房深度等,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观察术后早期眼压变化规律,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高眼压组和正常眼压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4 h内出现短暂性高眼压34眼(57.62%),均在术后1~2 h出现眼压高峰值,其中有黏弹剂残留的,高眼压组14眼、正常眼压组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术后1周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屈光度及拱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随访未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 中央孔型ICL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波动可控,术后4 h可出现眼压短暂性升高,与手术操作过程中有黏弹剂残留、早期炎症反应相关.
    • 王慧娴; 李文静; 孙秋萍; 高晓唯
    • 摘要: 目的 探讨植入前免黏弹剂单切口中心孔型植入式透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以及不同术后拱高对患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接受植入前免黏弹剂单切口中心孔型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74例145眼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拱高大小分为低拱高组24例47眼[拱高为100~250(186.2±35.7)μm],中拱高组31例60眼[拱高为>250~750(483.3±109.1)μm]和高拱高组19例38眼[拱高为>750~900(816.9±36.7)μm].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术后随访1 a,记录患者前房参数、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房角狭窄(术后前房角均>20°)、瞳孔阻滞、前房炎症反应、色素播散、ICL偏位、前囊膜混浊及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3组患者前房深度、前房容积以及前房角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数据不服从球形假设(P0.05),时间和分组无交互作用(P>0.05),即不同时间的眼压与拱高无协同作用.组间效应检验,3组不同拱高组间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2,P>0.05).结论 植入前免黏弹剂单切口ICL植入术不会对患者眼压造成影响,可避免术后早期高眼压,术后>750~900μm高拱高不会造成患者术后高眼压.
    • 张红言; 孙璐; 宋旭东; 宋红欣
    •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黏弹剂及超声乳化时间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患者158例(235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71例(112只眼),女性87例(123只眼);年龄31~90岁,平均年龄(66.7±2.3)岁.根据使用黏弹剂类型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DisCoVisc黏弹剂(OVD1)组和爱维黏弹剂(OVD2)组.均采用做角膜透明主切口后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注入黏弹剂.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及术后一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和角膜中央厚度(CCT);记录全部患者手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并对术中超声乳化时间超过5 s者进行标记.患者CECD及CCT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CECD与手术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使用Person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ECD分别为(2582±344)个细胞/mm2和(2578±322)个细胞/mm2;术后一个月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ECD分别为(2241±547)个细胞/mm2和(2152±580)个细胞/mm2.经t检验,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0.16;P>0.05).其中,术中超声乳化时间超过5 s的患者,术前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ECD分别为(2491±370)个细胞/mm2和(2566±329)个细胞/mm2;术后一个月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ECD分别为(2123±532)个细胞/mm2和(1933±572)个细胞/mm2.OVD2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明显高于OVD1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其中,术中超声乳化时间超过5 s的患者,术前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CT分别为(519.3±37.6)μm和(516.3±30.8)μm;术后一个月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分别为(537.3±40.8)μm和(531.5±39.2)μm.经t检验,两组患者CCT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0.09;P>0.05).OVD1组和OVD2组患者的CECD与术中超声乳化时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评价呈正相关,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8,0.36;P<0.05).结论 与爱维黏弹剂相比,DisCoVisc黏弹剂有更好的黏着性和弥散性,同时在白内障手术使用更大的超乳能量时,能够更好的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 张庆华
    • 摘要: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白内障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巩膜瓣下应用黏弹剂对术后前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6-08/2018-08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应用黏弹剂组和常规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3、7d应用眼前节OCT测量前房深度(ACD)、巩膜突前500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虹膜小梁网夹角(TIA)和眼压.结果:术后1、3、7d,前房结构参数应用黏弹剂组为:ACD:3.82±0.51,3.71±0.63,3.78±0.33mm;AOD500:0.25±0.04,0.24±0.04,0.25±0.05mm;TIA:32.01° ±7.71°,31.36° ±5.61°,31.82° ±7.53°;常规手术组为:ACD:2.71±0.29,3.21±0.43,3.60±0.57mm;AOD500:0.20±0.08,0.21±0.05,0.24±0.07;TIA:25.13° ±8.06°,26.18° ±8.06°,29.25° ±6.22°.其中术后1、3d ACD、AOD500、TIA,两组患者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至20mmHg以下,术后1d应用黏弹剂组眼压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巩膜瓣下应用黏弹剂,能有效加深术后早期前房,术后眼压稳定,具有避免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维持房角开放的作用.
    • 钟梅; 吕勇; 赵笑雨; 王卫群; 白燕慧
    •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黏弹剂(1%透明质酸钠和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高度近视ICL植入手术48例(96眼),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术中应用1%透明质酸钠;B组,术中应用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组.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冲洗黏弹剂所需的时间为(38.21±12.13)秒,短于B组的(53.03±28.15)秒(t=2.570,P=0.017).结论 1%透明质酸钠和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均可安全应用于ICL手术,透明质酸钠术中冲洗所需时间较短.
    • 齐绍文; 宋学英; 王浩; 胡长娥; 杨惠春
    • 摘要: 目的 研究无黏弹剂辅助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黏弹剂组24例30只眼,常规黏弹剂组21例30只眼.术前常规进行全身及眼科专科检查,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无黏弹剂辅助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常规黏弹剂辅助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及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均较术前减少,但在各个时间点无黏弹剂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的减少程度均比常规黏弹剂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两组的中央角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两组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黏弹剂辅助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角膜内皮影响更小,角膜安全性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