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麻

黄麻

黄麻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3年内共计126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轻工业、手工业、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82篇;相关期刊222种,包括中国纤检、中国麻业科学、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三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发育遗传学全国学术研讨会、2013年第三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等;黄麻的相关文献由139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忠、祁建民、张振华等。

黄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2 占比:52.4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1.43%

专利文献>

论文:582 占比:46.12%

总计:1262篇

黄麻—发文趋势图

黄麻

-研究学者

  • 刘国忠
  • 祁建民
  • 张振华
  • 方平平
  • 黄友清
  • 林荔辉
  • 粟建光
  • 陶爱芬
  • 徐建堂
  • 俞建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郭艳春; 张立武; 姚嘉瑜; 张镕斌; 陈思远; 垚何青; 陶爱芬; 方平平; 祁建民; 张列梅
    • 摘要: 炭疽病是严重影响黄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明确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并测定其致病力有助于黄麻抗病育种和优异抗病基因资源挖掘.本研究从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浙江省杭州市、广西省南宁市和湖南省长沙市等7个黄麻生产区采集黄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分离纯化出92个菌株;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1个为典型炭疽病病原菌.LSU区域的系统进化树和形态学特征鉴定显示,ZZ4、GX19等10个菌株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CS3为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人工接种的致病力测定表明,不同炭疽菌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胶胞炭疽菌菌株GX19致病力最强,表现为优势菌株.这些结果为黄麻炭疽病抗性基因位点挖掘和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 杨昕; 林文忠; 陈思远; 杜振国; 林杰; 祁建民; 方平平; 陶爱芬; 张立武
    • 摘要: 越南黄麻黄脉病毒(Corchorus yellow vein Vietnam virus,CoYVV)是影响黄麻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双生病毒,其基因组含2个环状单链DNA(DNA-A和DNA-B).鉴定黄麻双生病毒CoYVV并筛选抗病毒种质,不仅丰富对双生病毒分布和进化的认识,而且为黄麻抗性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2018年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农林大学洋中科教基地发现黄麻种质资源圃长果种黄麻福农5号疑似感染黄色花叶病.利用CTAB法提取该品种感病叶片DNA,通过PCR、滚环扩增及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基因组序列.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明确该病毒与新旧世界双生病毒的关系.含有CoYVV DNA-A和CoYVV DNA-B侵染性克隆载体的农杆菌等比例混合,子叶注射法侵染具有代表性的7份长果种和7份圆果种黄麻品种(系),定期观察发病株数(病株率)并PCR检测接种黄麻的侵染率.PCR检测结果证实,福农5号病样感染了CoYVV,命名为CoYVV-FS.其DNA-A为2724 bp,DNA-B为2691 bp.进化分析表明,相较于旧世界菜豆金黄花叶病毒(begomoviruses),CoYVV-FS与新世界begomoviruses更近.农杆菌接种14份黄麻品种43 d时,统计病株率和侵染率.结果表明该病毒可以成功侵染13份黄麻品种,病株率和侵染率分别在0~60%和0~100%之间,说明该病毒在黄麻中具有较高侵染性.807元引马里的病株率和侵染率皆为0,表现为抗性种质;而巴长4号和印度墨绿子在接种30 d时产生黄脉、卷曲等典型的表型,表现出对CoYVV具有高度感病性.黄麻种植资源圃发现的CoYVV-FS与前期已报道的CoYVV属于同一分离物,它能侵染多数黄麻种质,在长果种黄麻上引起严重症状.
    • 陈毓娜; Manuel Sebastian Fiallos; 李静; 李云清; 祁建民; 徐建堂; 方平平; 林荔辉; 张立武; 陶爱芬
    • 摘要: 利用黄麻与水稻、拟南芥和大豆等的HD-ZIPⅠ和LEA14蛋白的相似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并以耐盐性不同的两个黄麻品种福农1号(较耐盐)和中黄麻1号(较敏感)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盐胁迫下HDZ4和LEA1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黄麻中鉴定到10个与其他作物具有同源性的HD-ZIPⅠ编码蛋白,其与大豆、拟南芥(双子叶)的蛋白序列相似度高于与水稻(单子叶)的相似度,与拟南芥的进化分歧时间明显短于与水稻的进化分歧时间,表明HD-ZIPⅠ家族基因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存在功能分化;鉴定到1个与其他作物同源性较高的LEA14编码蛋白,其与棉花的进化关系最近.在盐胁迫处理下,HDZ4在不同黄麻品种及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而LEA14在中黄麻1号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呈先下调再上调最后下调的趋势,在福农1号中的表达量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同时,在福农1号中的表达量整体高于在中黄麻1号中的表达量;LEA14在两个黄麻品种叶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在根部的表达量,并且在两个品种叶片和根部的表达量均在盐处理48 h时达到高峰.
    • 杨昕; 李玉; 刘传兵; 张力岚; 何青垚; 祁建民; 张立武
    • 摘要: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校正和标准化,既能提高实时定量荧光PCR的准确性,也为分析黄麻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常用的内参基因,结合课题组已有的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初步筛选出8个内参基因(CcTUBα、CcACT、CcDnaJ、CcTUBβ、CcUBQ、CcEF1α、CcUBC和CcUBI)。为验证这些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以优良品种‘黄麻179’为材料,对种子萌发后14 d的根、茎、叶进行qRT-PCR分析。经Ct值的变异系数、软件geNorm和NormFinder的综合分析,确定表达最稳定内参基因为CcDnaJ,最佳内参基因组合方式为CcDnaJ+CcUBQ+CcUBI。通过种子萌发后10 d下胚轴、60 d和90 d茎皮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木质素合成基因Cc4CL1、CcCCoAOMT1的表达量在种子萌发后60 d茎皮最高,而种子萌发后90 d茎皮表现为下降;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4、CcCesA7、CcesA8和木聚糖合成基因CcIRX8、CcIRX9、CcFRA8的表达量在种子萌发后10 d下胚轴最高,而种子萌发后60 d、90 d茎皮的表达量均有下降,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黄麻纤维发育。以CcDnaJ+CcUBQ+CcUBI作为内参基因组合,qRT-PCR分析5个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即Cc4CL1、CcCCoAOMT1、CcCesA4、CcCesA7、CcesA8,在种子萌发后7 d下胚轴和14 d茎的表达模式,发现这5个基因在种子萌发期后14 d茎的表达量均高于种子萌发期后7 d下胚轴,暗示着黄麻纤维的形成开始于7~14 d之间,同时表明CcDnaJ+CcUBQ+CcUBI的内参基因组合具有实用性。
    • 林文忠; 李景远; 彭诗山; 韩星; 翟盈盈; 杜振国; 张洁; 吴祖建
    • 摘要: 黄麻黄脉病毒(Corchorus yellow vein virus, CoYVV)属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含有DNA-A和DNA-B两个组分.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法和酶切连接法分别对该病毒DNA-A和DNA-B进行了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接种法将其接种于黄麻植株,可产生花叶、黄脉等典型症状,并且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均检测到了病毒DNA组分.以上结果表明CoYVV侵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也验证了黄麻黄脉病的病原是CoYVV.CoYV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可为病毒致病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
    • 邹婷; 宋雪旸; 王萍
    • 摘要: 为了探索紫外照射对PLA/黄麻层压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延长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寿命,采用模压成型法和薄膜堆叠法制备PLA/黄麻层压复合材料,研究紫外老化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在老化48 h后达到最大,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未老化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约19.29%、17.73%、23.49%和24.97%。这可能是由于在老化时间较短时,PLA分子链交联占据主导作用,提高了界面粘结性。随着老化时间进一步延长,拉伸和弯曲性能开始不断下降,这可能是由于PLA分子链的老化断裂开始起主导作用,导致界面粘结性下降。
    • 方平平; 王建勇; 祁建民; 陶爱芬; 徐建堂; 张立武
    • 摘要: 研究以4份黄麻(圆果种和长果种各2份)为试验材料,采用黄麻组培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利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培养基配制,圆果种黄麻愈伤组织诱导效果优于长果种黄麻,4个黄麻品种的排序为179>梅峰4号(M4)>尤溪长果(YC)>广巴矮(GBA)。4个黄麻品种的最佳培养基如下,179:MS+0.53mg/L2,4-D+2.0mg/L6-BA,愈伤组织诱导率100%;梅峰4号:MS+2.0mg/LTDZ+0.5mg/L2,4-D,诱导率100%;尤溪长果:MS+2.0mg/LTDZ+2.0mg/L6-BA,诱导率63%;广巴矮:MS+2.0mg/LTDZ+2.0mg/L2,4-D+2.0mg/L6-BA,诱导率52%。以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配制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分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诱导与再生能力差异显著,圆果种依然优于长果种,其诱导效果黄麻179>M4>YC>GBA。筛选出对4个品种都最佳的不定芽培养基9号,适合179的13号,适合M4和GBA的14号不定根培养基。黄麻179和M4获得再生植株,YC诱导出不定根,GBA只诱导出不定芽。
    • 张毅; 高金霞; 郁崇文
    • 摘要: 针对当前大麻/黄麻交织物粗糙刚硬,刺痒感明显及碱煮氯漂过程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焦磷酸钠和复合酶(漆酶/酸性木聚糖酶复配)联合工艺对大麻/黄麻交织物进行处理,以织物质量减少率、织物断裂强力(经向)、弯曲长度、芯吸高度为指标进行单因子和正交优化试验,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最佳处理工艺方案:焦磷酸钠质量浓度为9 g/L,处理时间为90 min,处理温度为80°C,漆酶质量浓度为7.5 g/L,酸性木聚糖酶质量浓度为6.0 g/L,处理时间90 min,处理液pH值5.0。此时织物质量减少率为18.26%,织物断裂强力(经向)为780 N,织物弯曲长度较未经处理下降了24.82%,芯吸高度提高了46.4%,该工艺可达到碱煮氯漂(或碱氧一浴)效果,生态环保。
    • 宋良益; 缪夏然; 黄宇营
    • 摘要: 为了探究纳米纤维素微纤(CNF)的长径比和质量分数对其作为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及形成的水包油型(O/W)Pickering乳液稳定性作用机制,采用黄麻纤维通过碱处理和TEMPO/NaBr/NaClO三元氧化反应制备相同晶型、不同尺寸和质量分数的纳米纤维素纤维,并对制备的不同水包油型(O/W)Pickering乳液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在CNF用量0.1%时,长径比更大的CNF虽然具备一定的乳化能力,但形成的乳液的稳定性很差,长径比较小的CNF则展现出更好的乳化能力,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更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在长径比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分数更高的CNF会使得乳液液滴粒径更小,使乳液获得更好的乳化稳定性。CNF乳化剂的形貌影响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促进其潜在应用的拓展。
    • 郭艳春; 张力岚; 陈思远; 祁建民; 方平平; 陶爱芬; 张列梅; 张立武
    • 摘要: 构建并研究黄麻应用核心种质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和挖掘优异基因的必要途径.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观察统计基础上,构建了黄麻应用核心种质,包含61份品种(系),可划分为高产、优质、抗病等16种应用类型.为准确鉴定这61份应用核心种质,以46对核心引物为基础,筛选出12对荧光核心引物,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分析这12对引物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40个多态性位点.将毛细管电泳得到的分子量数据以数字+英文字母方式编码,选取了12对荧光核心引物的组合,构建出该应用核心种质的字符串DNA分子身份证,进而构建了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可迅速被电子设备识别.这些结果可促进黄麻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快速分子鉴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