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筌

黄筌

黄筌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12396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杂志、美术教育研究等; 黄筌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积寅、娅平、张勤等。

黄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90%

专利文献>

论文:12396 占比:99.10%

总计:12508篇

黄筌—发文趋势图

黄筌

-研究学者

  • 周积寅
  • 娅平
  • 张勤
  • 徐建融
  • 朱惠民
  • 纪太年
  • 聂鑫明
  • (清)恽寿平
  • 伊葆力
  • 何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小峰
    • 摘要: 黄筌《写生珍禽图》自清代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件教习绘画的画稿。本文通过重新思考画面所绘动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对这一旧有认知提出了怀疑。通过对宋代草虫绘画存世作品与文献记录的重新梳理,本文认为,《写生珍禽图》可能是宋人观念中的“草虫样”,即以呈现草虫与动物单体特征为主要目标的绘画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思考了宋代草虫动物画与宋代人知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画面中龟、鸟、虫的组合提出了解释。
    • 张欢欢; 吴锡军
    • 摘要: 工笔花鸟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十分重要的画种之一,其绘画成就十分辉煌,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黄筌作品《写生珍禽图》是五代时期意义重大的工笔花鸟作品,此作品不仅对五代时期的画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此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分析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具体研究此幅作品用到的绘画技巧。
    • 王敏; 裴文斌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花鸟画开始萌芽,从唐代至五代,花鸟画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花鸟画的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黄筌和徐熙确立了完整的花鸟画体系,两派花鸟画风有“徐熙野逸,黄筌富贵”之说。黄筌以工笔为主,又称“黄家富贵”,他在作画时先勾勒出物象的形态,再用墨色由浅及深顺次渲染,并赋以色彩。这种风格的花鸟画深得上层贵族的喜爱,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后来成为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尺度,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摘要: 五代十国虽然时间不长,却是绘画走向兴盛并形成传统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西蜀黄筌和南唐徐熙风格上的分野,史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标志着花鸟画开始走向成熟。五代时期涌现出许多花鸟画高手,以黄筌和徐熙为代表的画风是花鸟画史上最早的两种风格流派。黄筌是正宗的翰林画院派代表,所以黄筌的花鸟画多取材于宫廷园囿中的珍禽异鸟、奇花怪石,他继承和发展了边鸾描写活禽、花卉的传统,倾向于栩栩如生的写实画法,作品中各种花卉、鸟雀等造型准确、形象动人、几能乱真。在表现技法上,黄筌善于融汇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种“钩填法”,即以细挺的墨线钩出轮廓,来塑造动植物的形态,然后以浓丽的色彩赋色大自然中的生灵,整个作品显得“富贵华丽”。故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评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遂得“黄家富贵”之称,这从黄筌的《丹荔幽禽图》(见图一)上可以直接体会。
    • (清)恽寿平
    • 摘要: 画卷描绘了多种花卉,生动传神,群芳竞秀,活色生香,曲尽造物之妙,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使观者应接不暇,诚为其生平最得意之笔。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也不以墨打底,而是直接用色渲染,点染并施,用笔工整,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恽寿平所创的『没骨法』绘画风格异于黄筌富贵式花鸟,也不同于徐熙『野逸』,更有别于孙龙的写意没骨所呈现的泼辣,而是开创了一种清丽的体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植物微妙的生命情态。故恽寿平的花鸟画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风靡于常州一带,最终开创了花鸟画表现的新形式。
    • 薛以平
    • 摘要: 花鸟画历经五代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宋代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首屈一指。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的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 396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花鸟画。两宋时期,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画坛主要分为“精细工丽”的工笔画和“粗简拙朴”的写意画两种画风,可这两种画风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且处于不断碰撞与交流之中,以致有些花鸟画家对两种风格都很擅长并分别有作品存世。
    • 林东灵
    • 摘要: 高校鉴赏课程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鉴赏经典的古代国画作品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课本内容为本,加之搜集课外资料,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把欣赏优秀传统艺术作为提高大学生鉴赏水平及培养其良好品格的教学手段。文章以黄筌《写生珍禽图》为例,通过对其进行鉴赏教学,从以直观欣赏提升审美认知、内涵分析加强观察理解、情感态度促进创作素质三个方面分析鉴赏《写生珍禽图》,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杨兵
    • 摘要: 公元940年前后,后蜀画师黄筌信手勾画了一些动物图形,交予儿子黄居宝,作临习之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鸟兽大小各异,互相没有关联,且排列无序,显然,这不是公开示人的完整作品,而只是一幅居家习作。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流传至今的唐宋名品大都被认为是后人所仿。而《写生珍禽图》是被公认为五代画家黄筌的传世真迹。
    • 小尘
    • 摘要: 清初至乾隆年间,花鸟画风格多样,有以八大山人和石涛为代表的水墨写意派、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恽派、以高其佩为代表的指头画派、以郎世宁为代表的新体画派等。沈铨与上述诸家画风均不同,远宗五代时期黄筌写生法,近取吕纪画法,善绘花卉禽兽,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
    • 王宏亮
    • 摘要: 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由故宫博物院珍藏,纵41.5厘米,横70.8厘米,是黄筌“付子居宝”,也就是为其子学习工笔花鸟所做的教科书,画面中有麻雀、鸠、腊嘴等十只鸟,还有两只乌龟,以及蚱蜢、蝉、蜜蜂、千牛等若干昆虫。画面中珍禽大小间杂,不受章法的限制,而且画家对动物的观察细致,形态逼真、生动形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