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斑出血

黄斑出血

黄斑出血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300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河南教育(上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中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等;黄斑出血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征、吴德正、庄曾渊等。

黄斑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4300 占比:97.71%

总计:4401篇

黄斑出血—发文趋势图

黄斑出血

-研究学者

  • 任征
  • 吴德正
  • 庄曾渊
  • 文峰
  • 陈国孝
  • 严良
  • 亢泽峰
  • 刘艳莉
  • 央珍
  • 孙立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詹邶; 薛敏; 姜丽丽; 乔灵飞
    • 摘要: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伴黄斑出血患者矫正视力、眼部睫状后动脉血流及眼底出血的影响。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和血明目片治疗,两组每个月注射一针,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LogmRNA视力)、眼睫状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两组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RI、EDV、PSV、CMT、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可调节眼部血流状态,在wAMD伴黄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能够促进眼底出血吸收,降低CMT,稳定新生血管面积提高矫正视力,安全可靠。
    • 朱晓红; 赵玥; 姚进
    • 摘要: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6-06/2020-12确诊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患者100例10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眼均行验光、眼轴、彩色眼底照相、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及O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黄斑出血,所有患者OCTA检查随访3mo以上。结果: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40例42眼,OCTA检查可见出血处脉络膜毛细血管反射被遮挡;出血吸收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图暴露出完整的漆样裂纹形态,呈线状或星状,联合B-scan图像可见色素上皮层(RPE)反射不连续、脉络膜变薄及后方声影。在所有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吸收后,OCTA随访模式发现原出血下方仅2眼(4.8%)未见漆样裂纹,漆样裂纹呈线状有28眼(66.7%),呈星状有12眼(28.6%)。随访过程中还发现有8例8眼(19.0%)再次复发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4例4眼(9.5%)患者继发CNV性黄斑出血。CNV性黄斑出血60例66眼,OCTA检查可见出血处脉络膜毛细血管反射被遮挡,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图可见出血周围CNV形态,联合B-scan图像可见CNV突破RPE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CNV病灶面积减小。在所有CNV性黄斑出血灶周围,OCTA发现48眼(72.7%)周围可见漆样裂纹,其中漆样裂纹呈线状有28眼(42.4%),漆样裂纹呈星状有20眼(30.3%)。结论:OCTA在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快捷无创是其最大优势,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图可清晰观察到出血灶、漆样裂纹及CNV的形态及位置,随访模式能够帮助直观了解病情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眼底血管造影直接判断分型,及时帮助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式。
    • 栾洁
    • 摘要: 老年人因易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身体器官老化等原因,是眼底病的高发人群。眼底病常会影响视力,甚至致盲。老年人常见眼底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底检查早期可见玻璃膜疣,晚期变化为黄斑出血;若不接受治疗,最终可导致失明。
    • 郑微微; 黄胜海; 郑燕; 左菁菁; 钱珊珊; 周挺业; 林冰
    • 摘要: 目的:通过高清断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DART-OCTA)观察累及黄斑区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对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06/12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的BRVO患者51例51眼,分别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和DART-OCTA检查观察BRVO黄斑区影像学特点,根据视网膜毛细血管灌注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组和非成像组,比较三种检查方法BRVO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检出结果,并对DART-OCTA图像中病变累及区与非累及区毛细血管血流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51眼中,FA、OCTA、DART-OCTA检查可对毛细血管灌注成像者分别为10、14、34眼,三种检测方法BRVO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检出结果比较,DART-OCTA较FA和OCTA对缺血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的敏感性更高。DART-OCTA检查中,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组和非成像组患者病变累及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低于非累及区(0.65±0.20/mm vs 1.16±0.31/mm, 0.41±0.16/mm vs 1.06±0.38/mm,均P<0.0001)。结论:DART-OCTA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断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灌注成像,采用其观察累及黄斑区的BRVO时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受黄斑出血的影响最小,对伴有明显视网膜出血的BRVO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 亢泽峰; 李海燕; 侯昕玥; 甄思圆
    • 摘要: 病理性近视是以眼轴进行性增长为特征并伴有眼底退行性改变的眼病。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理性近视常常引起玻璃体变性、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部漆裂纹、黄斑出血等多种并发症。亚洲人群病理性近视的发病率大约为1.0%~3.0%,其中0.2%~1.5%的人群因病理性近视出现视力受损甚至失明[1]。我国近视发病率有逐年增高、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央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10例视网膜大动脉瘤(RAM)伴黄斑出血患者应用577nm激光为主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0例RAM伴黄斑出血患者,均给予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施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治疗显效者9例,治疗有效者1例,9例患者均表现出出血吸收、瘤体萎缩、视力稳定,且未出现再次出血迹象.而1例患者仍存在黄斑出血症状,自觉有激光对应区域存在小片视物暗影,治疗疗效率为100.00%(10/10).未出现RPE改变、黄斑水肿、眼内压增高、视网膜裂孔、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视力提高患者9例,视力稳定患者1例,即>0.5患者保持稳定,无视力下降患者.实施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10例患者各项临床相关指标(BCVA、眼压、CMT、黄斑区血流密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577nm激光为主治疗方案应用于高原地区RAM伴黄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眼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央珍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10例视网膜大动脉瘤(RAM)伴黄斑出血患者应用577nm激光为主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0例RAM伴黄斑出血患者,均给予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施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治疗显效者9例,治疗有效者1例,9例患者均表现出出血吸收、瘤体萎缩、视力稳定,且未出现再次出血迹象。而1例患者仍存在黄斑出血症状,自觉有激光对应区域存在小片视物暗影,治疗疗效率为100.00%(10/10)。未出现RPE改变、黄斑水肿、眼内压增高、视网膜裂孔、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视力提高患者9例,视力稳定患者1例,即>0.5患者保持稳定,无视力下降患者。实施577nm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10例患者各项临床相关指标(BCVA、眼压、CMT、黄斑区血流密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577nm激光为主治疗方案应用于高原地区RAM伴黄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眼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沈峻
    • 摘要: 目的 分析单纯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采用加减驻景方治疗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罹患单纯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病患46例,以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羟笨磺酸钙分散片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减驻景方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症候积分、中心视网膜厚度及前后差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5),通过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症候表现评估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4、23.887、23.584、20.90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心视网膜厚度(272.34±10.13)mm明显小于对照组,前后差值(38.99±11.47)μ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0、6.618,P<0.05).结论 单纯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通过加减驻景方治疗效果确切.
    • 张建萍; 韦美荣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对儿童眼位及屈光等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6-01/2016-12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83例766眼于出生后4 d内进行RetCamIII眼底照像检查,并于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岁、2岁及3岁时进行眼位及屈光筛查,分析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对视功能发育的影响。结果:顺产的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高,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出血组的屈光随着年龄的发育均呈现出远视球镜度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且各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 0.05),而柱镜的绝对值则也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并在1岁左右趋于稳定,且各组之间也未见明显差异(P 0.05)。仅I度视网膜出血组6个月与1岁时的球镜与对照组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III度视网膜出血组在6个月的柱镜与对照组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III度视网膜出血尤其是玻璃体积血遮盖黄黄斑者斜视发生率远远大于其它组。结论:顺产是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新生儿出生后均表现为远视散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减低,散光度数也逐渐减低,一般在1岁左右散光度数趋于稳定,且与视网膜出血无明显的关系,即视网膜出血不影响儿童正常的屈光发育。但是重度的视网膜出血尤其是玻璃体积血长时间遮盖黄斑者可引起形觉剥夺性弱视及知觉性斜视,所以对于重度的玻璃体积血遮盖黄斑者超过3个月积血不吸收,因今早行玻璃体手术清除积血,避免知觉性斜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