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鲍氏不动杆菌

鲍氏不动杆菌

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7364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耗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等;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文献由165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志东、俞云松、糜祖煌等。

鲍氏不动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9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7364 占比:98.87%

总计:47906篇

鲍氏不动杆菌—发文趋势图

鲍氏不动杆菌

-研究学者

  • 胡志东
  • 俞云松
  • 糜祖煌
  • 于亮
  • 向军
  • 周华
  • 姜梅杰
  • 王梅
  • 田彬
  • 罗燕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培瑾; 李书阅; 蒋云书; 董亮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指标和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3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基线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VAP的预测因素。通过革兰染色涂片及镜检,并对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进行微生物学诊断。结果 COPD持续时间、住院前恶化持续时间、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VAP病人分别为10.38(8.50,12.27)年、(8.65±2.69)d、(21.24±2.57)分、(7.55±2.33)分,非VAP病人分别为3.90(2.40,8.40)年、(5.22±2.16)d、(16.26±2.46)分、(4.34±1.50)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VAP病人比较,VAP病人因COPD多次住院、肺结核病史、糖尿病、入院后再次插管、入院时使用血管加压药、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因COPD多次住院、糖尿病、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后再次插管、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是COPD急性加重期VAP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67.128、12.996、2.352、2.054、7.253、3.546)。57(100%)例VAP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气管内抽吸(ETA)标本中均存在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27例,47.3%),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8例,31.6%),铜绿假单胞菌(3例,5.3%)和肠杆菌属(3例,5.3%)。所有病原体均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因COPD多次住院、糖尿病、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后再次插管、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是COPD急性加重期VA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VAP的抗菌治疗应覆盖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革兰阴性杆菌。
    • 成诚; 潘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进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7 d后评价患者效果,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感染症状改善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1、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能缩短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马耀; 张学军
    •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接受胰岛素泵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均等划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OMA-β(76.14±9.24)高于对照组,HOMA-IR(1.89±0.5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3.016,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82±1.03)mmol/L、餐后2 h血糖(7.12±0.77)mmol/L、睡前血糖(6.14±1.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1±0.5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2.631、2.899、3.035,P<0.05);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7.1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联合替加环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其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 李均凤; 唐帆; 沈锋; 吴柔; 罗尚荣
    • 摘要: 目的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收录的ICU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8.R3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928篇,中文文献2194篇,中文文献发文量从2008年之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从2014年后快速增长。聚类分析发现,中文文献形成ICU、重症肺炎、抗药性、细菌、耐药性、耐药率、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抗菌药物10个聚类,研究热点为替加环素、耐药基因及影响因素等;英文文献形成gene(基因)、colistin(粘菌素)、Gram negative bacteria(革兰氏阴性菌)、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cinetobacter baumanii(鲍曼不动杆菌)、contamination(污染)、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antibiotic-resistance(抗生素耐药)、bacteria(细菌)9个聚类。研究热点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与管理。高被引文献主要内容为鲍曼不动杆菌概念界定及其相关介绍。结论近年来关于ICU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文献数量持续增长,研究热点聚焦于对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耐药机制、防控及护理措施的探讨。由于目前暂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佳治疗方案,未来可针对院感管理及防控措施开展更多护理研究。
    • 叶春江; 王菊梅
    •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36例严重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鉴定病原微生物。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严重烧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6例中,培养阳性64例,感染率47.06%。检出革兰阴性菌304株,占38.73%,革兰阳性菌411株,占52.36%,真菌70株,占8.92%。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18.34%),革兰阴性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占比最高(12.23%),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比最高(5.22%)。64例感染者中4例患者检出1种病原菌(6.25%),9例检出2种病原菌(14.06%),14例检出3种病原菌(21.88%),10例检出4种病原菌(15.63%),12例检出5种病原菌(8.75%),15例检出6种病原菌(23.44%)。不同年龄、烧伤面积、住院时间、入住ICU、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使用天数、联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种类、中心静脉置管、尿路插管、气管切开和吸入性损伤情况患者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烧伤面积及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烧伤感染分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年龄、烧伤面积及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对合并危险因素患者的干预,以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严重烧伤患者预后。
    • 史政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天津市医科大学滨海医院收治的86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治疗1个月后随访,收集血液样本,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治疗前,两组CRP、PCT、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与对照组(6.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中炎症介质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黄慕超; 吴利秋; 姚淑芳
    • 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 6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RICU患者进行研究,均进行鲍氏不动杆菌样本培养,对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检验出病原菌,共有68株.包括真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41株、25株、2株,占比分别为60.29%、36.76%、2.94%.免疫球蛋白G(IgG)下降、多人病房、危重症监护时间>2周、抗菌药物更换次数>3次为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等属于高耐药性,左氧氟星沙、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等属于低耐药性.结论 在RICU中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最多,其中免疫功能指标IgG、隔离措施等原因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
    • 郗斌; 柯海顺
    • 摘要: 目的:观察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对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 B肺炎患者154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研究组使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检测血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病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症指标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AB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肖秋生; 马明远; 张云海; 梁奕好; 郭丽华
    • 摘要: cqvip: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i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重要的致病菌,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死亡率高^([1])。鲍氏不动杆菌极其容易诱导耐药性,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常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费用昂贵、副作用大。
    • 许彩芳; 许巍
    •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患儿临床分离的311株菌株耐药性,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组和非CRAB组;选取与CRAB密切相关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11株菌株对应166例患儿(男101例、女65例),年龄范围为1月龄至14岁.重症支气管肺炎[66例(39.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例(16.9%)]、外伤[17例(10.2%)]是常见的原发病.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提示,AB对替加环素敏感度最高(280/311,90:0%),阿米卡星(250/311,80.4%)及头孢哌酮舒巴坦(193/311,62.1%)随后.但多数AB对环丙沙星(247/311,79.4%)、氨苄西林(244/311,78.5%)和头孢他啶(245/311,78.8%)具有耐药性.311株菌株中有82.6%(257/311)为CRAB,65.9%(205/311)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CRAB组培养AB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率、三代头孢使用≥7d、其他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率及介入性操作概率均高于非CRAB组[26.2%(34/130)比8.3%(3/36)、43.8%(57/130)比 22.2%(8/36)、47.7%(62/130)比 13.9%(5/36)、46.9%(61/130)比 22.2%(8/36)、75.4%(98/130)比50.0%(18/36),x2=5.169、5.533、13.383、7.082、8.631,P=0.023、0.019、<0.01、0.008、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培养AB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OR=3.179,95%CI 1.247~8.107,P=0.015)和介入性操作(OR=5.107,95%CI1.446~18.042,P=0.011)为CRAB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PM、OXA-24基因在CRAB和非CRAB中均有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9.2%(116/130)和86.1%(31/36)、77.7%(101/130)和72.2%(26/36),均 P>0.05];而 VIM 及OXA-58基因在两组中未检测到.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OXA-23、OXA-51及外排泵相关基因AdeA、B、C、F、G、H在CRAB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CRAB(均P<0.01).结论 在PICU临床总检出AB中,CRAB和MDRAB所占比例高;仅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较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及介入性操作是CRAB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CRAB相比CRAB存在高表达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OXA-23和OXA-51及外排泵相关基因AdeA、B、C、F、G、H.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