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警示药品

高警示药品

高警示药品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77087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家庭保健、中国卫生产业、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2016年全国临床药师高峰论坛暨江西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一届全国临床用药风险监测与防控学术研讨会等;高警示药品的相关文献由2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芳、魏彩、江颖等。

高警示药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7087 占比:99.98%

总计:377168篇

高警示药品—发文趋势图

高警示药品

-研究学者

  • 刘芳
  • 魏彩
  • 江颖
  • 王怡苹
  • 王敏
  • 王绚
  • 甄健存
  • 秦侃
  • 肖东英
  • 肖明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鑫; 刘雅娟
    • 摘要: 目的:调查高警示药品说明书中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标注情况,为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收集我院有使用记录的高警示药品说明书146份,对说明书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标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份高警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标注信息情况在A、B、C三级高警示药品中均为最低。除"特殊人群用药"项,儿童用药标注最高为"用法用量",占24.66%;妊娠及哺乳期用药标注最高为"禁忌证",分别为39.04%和29.45%;老年用药标注最高为"注意事项",占15.75%。四类人群未标注情况哺乳期人群占比最高为10.27%。结论:高警示药品说明书的标注信息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应从法律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药品生产企业应完善临床试验,补充说明书中特殊人群高警示药品数据及标注。临床药师应对特殊人群使用高警示药品给予特殊的用药指导,规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蒋薇; 席文立; 陈正; 李园丽
    • 摘要: 目的:调查57所医疗机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管理与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7所医疗机构(26所二级医院、31所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师于2021年2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的组织与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储存、使用与监护共5个环节,收集调查问卷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的管理及监护环节,57所医疗机构均建立了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与使用规范、设置了合理的警示标识,52所(91.23%)医疗机构具备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或高警示药品使用的相关培训。在系统信息完善、药品储存及临床使用方面,仅有28所(49.12%)医疗机构设置了默认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或泵入,19所(33.33%)医疗机构设置了含稀释溶媒的成组药品供医师选择;9所(15.79%)医疗机构在病区未存放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38所(66.67%)医疗机构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或病区内存在拼用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的情况;27所(47.37%)医疗机构在发放时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二、三级医院在具备适合本机构的标准化使用流程、信息系统设置拦截功能、自动关联患者的检查结果、药物给药浓度与速度的知晓率以及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临床教育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7所医疗机构在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的组织与制度管理、监护方面的设置基本合理,但在信息系统完善、储存、使用方面仍有不足。二级医院不足之处更为明显,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张培培
    •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高警示药品(HAM)使用情况,为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药剂科ADR监测小组使用医院信息系统获取某院附设儿童医院2019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18岁以下的患者处方99885张(患者<18岁),其中门诊急诊72060张(72.1%),住院医嘱27825张(27.9%)。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问卷调查法收集处方中患儿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疾病、使用药物、不良事件及表现。采用回顾分析方法统计HAM情况。统计使用频次前3的药物类别及排名前10的HAM药物。结果住院医嘱中儿内科72.45%、儿外科27.55%;男36.89%、女63.11%;婴儿期30.45%、幼儿期15.25%、学龄前13.02%、学龄期26.12%、青春期17.97%;呼吸道感染7.74%、胃炎11.83%、鼻炎10.80%、肺炎39.39%、其他30.24%。门诊急诊中内科57.69%、外科42.31%;男44.27%、女55.73%;婴儿期14.24%、幼儿期14.18%、学龄前18.91%、学龄期36.29%、青春期16.39%;呼吸道感染17.56%、胃炎14.84%、鼻炎1.27%、肺炎50.30%、其他16.02%。高警示药品使用频次排名前3的药物种类是肠外营养液、酸碱平衡电解质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HAM情况分别是小儿复方氨基酸、氯化钾注射液、浓NaCl、赖氨匹林、注射用苯巴比妥、灭菌注射用水、阿托品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因患儿HAM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共有5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HAM在临床上使用较多见,建议临床药师密切关注儿童HAM,加强管理,减少不良事件。
    • 郭梦林; 信凡雪; 李飞娥; 杨光洁; 王璐楠; 陈国松; 李娟
    • 摘要: 目的:针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年来医疗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建立与我院实际医疗工作契合的高警示药品目录及警示内容,加强高警示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根据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推荐使用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目录等资料,查阅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结合文献记载的高警示药品用药风险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高警示药品相关案例,编写高警示药品目录及其警示内容。根据已发表的高警示药品调查问卷相关文献,制定以警示内容为导向的高警示药品目录。结果:将二百余种药品列入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并将其分为特殊警示级高警示药品和一般警示级高警示药品。特殊警示药品分为11类、6种,一般警示药品分为16类。制定《高警示药品速查手册》,供医务工作者学习,相关内容通过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复审。结论:药师通过有效途径建立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整理警示内容,解临床之惑,把对不良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前馈控制,从源头上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应用。
    • 尹代琴; 李各芳; 孙彤彤; 吴宇雪
    • 摘要: 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的安全使用是药事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强调的重要内容。高警示药品是指少数特定的、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药物具有药理作用显著、毒性大、治疗窗窄、风险性高等特点。高警示药品用药错误虽然较普通药物用药错误少见,但一旦发生其危害性远大于一般药品^([1-2])。1968年Schochet S S等^([3])报道了1例2.5岁的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患儿,因长春新碱被误注入鞘内导致死亡。2015年李英等^([4])报道1例出生25天的男性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前因口服过量10%水合氯醛镇静,导致呼吸暂停。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本研究拟从病区管理角度综述高警示药品的定义、安全分级、分类、使用风险、影响因素、干预防范措施等,为临床安全使用高警示药品提供借鉴和参考。
    • 韦磊; 王绚
    •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规范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45名临床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形式评价其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得分情况、培训情况及相关知识调查,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认知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245例研究对象中,60.61%的医师、72.00%的护士和87.79%的药师明确高警示药品概念,但对高警示药品的品种能够准确辨别的医师仅为6.70%,护士为21.24%,药师为25.38%;仅87人(35.51%)接受定期的高警示药品专题培训;受访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知识的需求途径最广泛的为通过网络(35.51%).结论 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基本知识及认知情况较匮乏.建议加强医务人员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认知程度和警惕意识,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保障.
    • 江贺春; 倪伟健; 伍章保
    • 摘要: 目的:探索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为医疗机构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9版)制订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及风险点,对全院医师、药师、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以临床科室、药学部门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格率为检查指标,比较优化前后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的效果.结果:我院通过建立检查督导小组、药师宣教、信息化管理、处方审核及个体化给药、用药指导、处方点评及用药错误上报等措施对高警示药品进行风险控制和持续优化.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临床科室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理率由37.3%提高至80.1%(P<0.01),药学部门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理率由59.2%提高至85.0%(P<0.01);但仍存在高警示药品账物不符、用药错误未全部及时上报、审方软件规则建立不完善、用药指导不充分、个体化给药药品品种较少等问题.结论:通过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及优化,有效提高了我院临床科室及药学部门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水平.
    • 洪晓鹏
    • 摘要: 目的:分析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这段时间内,总结西药房在管理高警示药品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常规的手段加以管理;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这段时间内,根据总结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手段来对本院西药房的高警示药品进行分级管理.对比这两段时间某院西药房出现高警示药品管理问题的情况,比较管理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进行安全管理以后,实施后的用药安全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对高警示药品进行分级管理,注重用药的安全性,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为患者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江军飞; 高悦
    • 摘要: 目的:实现高警示药品的安全有效管理,减少用药错误,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采用浙江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线电子标签系统对我院住院药房高警示药品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与配发.结果:无线电子标签系统符合中国高警示药品管理规范的要求,可以有效管理高警示药品,减少给药差错,提高病区医嘱的发药效率.结论:无线电子标签系统在住院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与配发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药师配发药品的准确性,减少用药错误,避免医疗纠纷,提升了用药安全.
    • 秦靖; 马静
    • 摘要: 目的 对药学干预在临床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上的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临床科室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FMEA)分析药学干预前我院临床科室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存在的风险,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各风险点的发生频度、医嘱执行错误率、医师处方不合格率及非滞销原因近效期率分析药学干预成效.结果 经药学干预后临床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过程中原风险点发生频度大幅度减少,其中超过50%的风险点发生频度下降为1.0(即三个月内所有科室皆没有发生该风险点对应问题),药学干预后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环节各项差错率均有下降.结论 药学干预对规范我院临床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的成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