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行健

高行健

高行健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098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华文文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球化与中文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行健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再复、庄园、吴戈等。

高行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6.4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098 占比:93.45%

总计:3315篇

高行健—发文趋势图

高行健

-研究学者

  • 刘再复
  • 庄园
  • 吴戈
  • 刘剑梅
  • 康建兵
  • 张赟
  • 李子敬
  • 林岗
  • 段承颖
  • 王孟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多艺
    • 摘要: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运动中,高行健的《绝对信号》与《车站》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两部作品演出之后所受到的评价却截然不同。《绝对信号》的成功使高行健在戏剧探索这条路上受到了极大的鼓励。于是,他决定将自己原先创作的第一部话剧《车站》搬上戏剧舞台。但无论时代背景还是政策影响,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车站》从排练到演出经历了异常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也使高行健在新时期对戏剧的探索之路布满荆棘。
    • 李曈
    • 摘要: 安托南·阿尔托,以残酷戏剧理论颠覆和构建西方戏剧史新形态的“精神导师”,他的残酷戏剧观构建起一种新的“整体戏剧”理念,并在此引导下,极大拓宽了戏剧语言艺术的概念。中国探索戏剧的先锋人物高行健,曾多次在文章中介绍并引进阿尔托,其实践创作和理论建设都深受阿尔托的影响,孙惠柱认为高行健是中国戏剧家中最接近阿尔托体系的一个代表。高行健与阿尔托两人在戏剧语言艺术概念层面的理论和实践扩展,实则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理论探索和不同戏剧文化的冲撞、交织与融合。文章亦由此角度入手,论证考察阿尔托追求的“整体的戏剧”理想与高行健的“全能的戏剧”在戏剧语言观上的相互关系,发现两者的共性与异性。
    • 李古川
    • 摘要: 2022年是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1982年9月,由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执导的《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舞台;同年12月,由殷惟慧编剧、胡伟民导演执导的《母亲的歌》首演于上海青年话剧团排练厅。一北一南首开新时期中国小剧场艺术的风气之先。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40年,从最初的零星散戏先锋试验田,到现在一年能有几十出不同风格的小剧场戏剧在不同的舞台轮番上演,小剧场戏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都市流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纪念上海小剧场戏剧4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溯一下这40年历程,探讨一下小剧场戏剧的经验与瓶颈,展望一下小剧场戏剧的新征程。
    • 施懿展
    • 摘要: 高行健非常热爱古典音乐,他曾多次表达过对于古典乐的热衷.高行健指出,音乐与他作品中的强烈音感的确具有直接的关系,对他的生活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也极其推崇将戏剧中的音乐加以利用,使之产生更强的叙事效果,相反的,他也试图将台词整合,产生音乐的效果.这个构想曾经是阿尔托对于台词一种新创造的构想.
    • 陈潇潇
    • 摘要: 高行健和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都为中国文学挣得了巨大的光荣。他们在同一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却在作品上呈现完全迥异的风格。高行健是从心灵出发,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理性的高冷的姿态创作。而莫言则是从生命出发,对生活有着热切的关怀,散发的是一种感性的热情。一个是“冷”的书写,一个是“热”的创作,这两者作品的撞击给读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和强烈的冲击力。本文试从高行健的代表作《灵山》和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进行比较,来感受这种“冷”与“热”的碰撞。
    • 夏镕
    • 摘要: 高行健的剧作以《彼岸》为分界点,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偏于形式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后期则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极力传达作者的人生感悟.后期剧本中所使用的人称也渐渐发生变化,不再以具体的姓名来指称人物,而是代之以"男人""女人",甚至是"你""我""她/他"这样的人称代词,同时也不是一种人称贯穿到底,而是频繁转换,甚至会涉及三种人称.人称转换不单是剧本文学方面的创新,也与剧作家的"表演的三重性"理论有关,更是剧作家借以强化剧本对人际关系、人的生存困境思考的手段,进而达到使读者、观众进行自我观审的目的.
    • 王雅琳
    • 摘要: "逃亡"与"自由"是高行健人生的关键词,空间上的身体逃亡是为获得精神上的永恒自由.本文从空间角度入手,聚焦于高行健剧作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地理空间的转变过程,由此探讨高行健剧作想象界与现实界的互文.以1987年为界,高行健及其剧作的空间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剧作的物理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其二,剧作的心理空间由动荡走向安定;其三,剧作家在地理空间的逃亡之中追寻自由;最终三者皆在禅宗世界里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可以说,高行健的身体逃亡与精神自由永远在路上.
    • 苏妹
    •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高行健跨越二十年的戏剧创作中出现了大量"水"意象以及"水"的变体,如雨雾雪,融入了他对人的生命本身及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而这种生命意识又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本文将围绕高行健的《躲雨》《喀巴拉山口》《山海经传》《彼岸》《声声慢变奏》《逃亡》《叩问死亡》《野人》《八月雪》等主要戏剧作品,紧扣不同形态的"水"的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而探讨高行健剧作的生命意识及其流变.
    • 庄园
    • 摘要: 1989年之后,刘再复漂泊异国,开始他的“第二人生”.他远离文学潮流,却依然不倦地思索与写作,成为一个普世的文学思想家.2000年之后,刘再复从中国禅宗思想中提炼并明确出“悟证”、“明心见性”、“心性本体论”、“自性”等概念,对中国文艺批评被西方理论裹挟的潮流进行了醒观与清理.他进行中国古典的“转化性创造”,与挚友高行健对他的启悟密切相关.本文总结刘再复对高行健的评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