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髓细胞学

骨髓细胞学

骨髓细胞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104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医学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年天津市检验医学学术年会、全国血液学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等;骨髓细胞学的相关文献由366位作者贡献,包括续薇、丁飞、薛燕等。

骨髓细胞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1045 占比:99.88%

总计:121196篇

骨髓细胞学—发文趋势图

骨髓细胞学

-研究学者

  • 续薇
  • 丁飞
  • 薛燕
  • 佘燕妮
  • 刘萍
  • 吴源斌
  • 唐艺
  • 孙晓霞
  • 张曼
  • 张艳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萍; 佘燕妮; 雷婷园
    • 摘要: 目的 研究并解析基层医院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贫血检测患者15例,对其临床骨髓细胞学检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贫血患者由骨髓细胞学诊断,13例已明确贫血缘由,占比86.67%,其中缺铁性贫血4例,占比26.67%;急性白血病1例,占比6.67%;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占比13.33%;巨幼细胞型贫血3例,占比20.00%;溶血性贫血1例,占比6.67%;骨髓增生异常1例,占比6.67%;感染性贫血1例,占比6.67%.由此可知,较为多见的贫血原因是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也是导致贫血患者生活质量下滑,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高危贫血种类.结论 贫血原因未明确的患者于初期筛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条件上,依旧还要对其利用另外的有关辅助检测进行更深入的诊断,以便查询并判明贫血患者最终的患病缘由.贫血诊断中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于贫血的类型以及贫血病因板块的诊断上具有较大的价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王凤云; 李成发; 孔凡良; 蒋英俊; 缪华纬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血液学指标及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7例初诊MDS患者(MDS组)和18例MA患者(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及骨髓涂片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及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乳酸脱氢酶高于MDS组,MDS组患者血清铁蛋白高于M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9例(52.94%)患者发生红系巨幼变,3例(17.64%)发生粒系巨幼变,14例(82.35%)红系出现其他病态造血,13例(76.47%)粒系出现其他的病态造血,8例(47.06%)患者出现淋巴样小巨核,13例(76.47%)患者的原始细胞增多,与M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液学指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 宋楠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PS)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骨髓细胞学特点.方法 选取40例EBV-HP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外周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指标水平及骨髓细胞学特点.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4.5±1.3)×109/L、(73.4±8.1)g/L、(82.9±14.2)×109/L、(1.4±0.4)g/L,均低于对照组的(8.3±2.1)×109/L、(108.3±9.3)g/L、(241.6±63.7)×109/L、(3.4±0.6)g/L,甘油三酯(TG)(3.2±0.8)mmol/L高于对照组的(1.8±0.5)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21.2±2.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4.3±10.6)s均长于对照组的(12.7±1.9)、(29.1±7.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幼粒细胞、早幼红细胞占比分别为30.00%、6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10.00%,淋巴细胞、成熟单核细胞占比分别为5.00%、7.50%,均低于对照组的22.5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HPS的诊断应联合患者的外周血检查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证据.
    • 金芳; 王蕊; 刘叶; 董彩丽; 赵云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全血细胞减少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本院确诊的104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均开展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共80例,占比为76.92%(80/104),确诊骨髓象特征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上有58例,占比为72.50%(58/80),骨髓增生Ⅳ级以下有22例,占比为27.5%(22/80),骨髓形态大多存在异常,巨幼红细胞以及白细胞存在程度不一的病态造血.非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有24例,占比为23.08%(24/104),确诊骨髓象特征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上有13例,占比为54.16%(13/24),骨髓增生Ⅳ级以下有11例,占比为45.83%(11/24),巨核系几乎无明显变化,骨髓细胞形态存在骨髓象征象.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主要由造血系统疾病引发,需要骨髓细胞学检查辅助判断.
    • 刘萍; 佘燕妮; 雷婷园
    • 摘要: 目的研究并解析基层医院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贫血检测患者15例,对其临床骨髓细胞学检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贫血患者由骨髓细胞学诊断,13例已明确贫血缘由,占比86.67%,其中缺铁性贫血4例,占比26.67%;急性白血病1例,占比6.67%;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占比13.33%;巨幼细胞型贫血3例,占比20.00%;溶血性贫血1例,占比6.67%;骨髓增生异常1例,占比6.67%;感染性贫血1例,占比6.67%。由此可知,较为多见的贫血原因是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也是导致贫血患者生活质量下滑,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高危贫血种类。结论贫血原因未明确的患者于初期筛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条件上,依旧还要对其利用另外的有关辅助检测进行更深入的诊断,以便查询并判明贫血患者最终的患病缘由。贫血诊断中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于贫血的类型以及贫血病因板块的诊断上具有较大的价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余祖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学、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查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6月该院诊治的9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1例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WBC及血清铁蛋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血清铁蛋白和细胞内铁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WBC、血清铁蛋白水平、细胞内铁明显减少,而细胞外铁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血清铁蛋白和细胞内铁联合检测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WBC、血清铁蛋白水平、细胞内铁下降,而细胞外铁升高,WBC、血清铁蛋白和细胞内铁联合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许振宗; 李云; 刘洁; 王丕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学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小儿淋巴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35例小儿淋巴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即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接受体检的3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髓浸润的患儿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骨髓浸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细胞学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对小儿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予以探究.
    • 王仁杰
    • 摘要: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学检验应用于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20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骨髓细胞学检验,并以血常规结合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骨髓细胞学检验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同病因贫血的细胞学特点.结果:骨髓细胞学检验中确诊贫血病因97例,诊断准确率为97.00%,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贫血的骨髓细胞学形态不同.结论:骨髓细胞学检验应用于贫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比较高,能通过不同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对贫血的病因进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 王蕊; 金芳; 孟伟; 董彩丽; 赵云婷; 刘娜; 王艳
    • 摘要: 目的 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患者骨髓细胞学表现.结果 20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92例(96.00%),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8例(4.00%).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造血性疾病(P<0.05);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活跃,骨髓形态学多见异常;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特征为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系细胞无特殊变化,部分骨髓细胞形态呈感染骨髓象特征.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病种繁多,主要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不同病因疾病骨髓细胞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疾病的误诊及漏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