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84979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北京市神经外科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山东省第十五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相关文献由749位作者贡献,包括傅瑜、归来、江宏兵等。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2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4979 占比:99.90%

总计:285267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发文趋势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研究学者

  • 傅瑜
  • 归来
  • 江宏兵
  • 邱爽
  • 伏思倩
  • 何宝龙
  • 何祥
  • 兰启辉
  • 刘剑锋
  • 刘吉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辰龙; 谢友舟; 傅窈窈; 朱雅颖; 张天宇
    • 摘要: 目的明确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外耳道狭窄的手术策略,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2年9月~2020年12月因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外耳道狭窄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8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26.8±12.3)岁(9~48岁)。手术方式主要为耳内耳甲切口外耳道成形术,即扩大狭窄外耳道并尽可能保留原外耳道皮肤,同时根据情况行鼓室成形及听力重建。术后随访,对听力、影像学检查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5±3.1)年(1~11年)。1例患者因外耳道狭窄继发胆脂瘤破坏中耳,术后听力无明显改善;其余17例患者均获得实用听力(气骨导差<30 dB)。1例患者术后发生外耳道骨性增生并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余17例患者外耳道上皮健康,耳道干洁。结论早期开展外耳道成形术是治疗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外耳道狭窄的理想手术策略,患者术后可以获得健康外耳道和实用听力且长期结果稳定。
    • 刘江锋
    • 摘要: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性,被广泛用于临床骨折愈合、脊柱融合等的骨修复.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填充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病变均位于股骨,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16-58岁,均接受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填充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8-40个月,影像学X射线片和CT检查骨愈合情况,使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术后即刻移植骨和周围宿主骨存在明显边界,术后3个月时移植骨即出现爬行替代,6个月时出现明显的新骨生成,9-12个月出现完全的新骨生成,移植骨基本分解代谢,18个月后新生骨与周围骨质完全骨整合,新生骨与宿主骨边界消失,通过骨小梁直接连接;②末次随访CT检查显示局部病变消除,无复发及转移,植骨完全骨愈合,不透放射线密度比为0.78+0.09;③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疼痛均消失,MSTS评分为28.1+0.7,髋关节Harris评分94.3,恢复了日常体力活动;④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对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病灶切除后形成的骨缺损具有明显的促成骨作用,锁定钢板固定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术后功能.
    • 刘江锋
    • 摘要: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性,被广泛用于临床骨折愈合、脊柱融合等的骨修复。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填充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病变均位于股骨,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16-58岁,均接受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填充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8-40个月,影像学X射线片和CT检查骨愈合情况,使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术后即刻移植骨和周围宿主骨存在明显边界,术后3个月时移植骨即出现爬行替代,6个月时出现明显的新骨生成,9-12个月出现完全的新骨生成,移植骨基本分解代谢,18个月后新生骨与周围骨质完全骨整合,新生骨与宿主骨边界消失,通过骨小梁直接连接;②末次随访CT检查显示局部病变消除,无复发及转移,植骨完全骨愈合,不透放射线密度比为0.78±0.09;③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疼痛均消失,MSTS评分为28.1±0.7,髋关节Harris评分94.3,恢复了日常体力活动;④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对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病灶切除后形成的骨缺损具有明显的促成骨作用,锁定钢板固定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术后功能。
    • 王楠; 杜国庆; 汤辰明; 杨华; 蔡雨卫
    • 摘要: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s,FDB)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纤维瘤,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以骨局限性突出、正常骨松质被增殖的异常骨纤维所替代为特征的良性骨病。本病最早在1922年被Wiel报道发现,其后在1937年及1938年Albright连续报道了7例相似病例。1942年,Lichten-stein和Jaffe[1]首次将该病命名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王楠; 杜国庆; 汤辰明; 杨华; 蔡雨卫
    • 摘要: cqvip: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s,FDB)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纤维瘤,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以骨局限性突出、正常骨松质被增殖的异常骨纤维所替代为特征的良性骨病。本病最早在1922年被Wiel报道发现,其后在1937年及1938年Albright连续报道了7例相似病例。1942年,Lichten-stein和Jaffe[1]首次将该病命名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邓凤君; 崔丽萍; 丁思悦
    • 摘要: 目的 对16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自2007年9月至2020年9月,对16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采用专科护理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选取自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6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本组16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效果较满意.结论 对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的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细致的综合护理方法,不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利于患者面部功能及外形的恢复,值得临床上参考.
    • 李绍平; 周建伟; 潘奕欣; 靳佳欣; 汪玉良
    • 摘要: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病变,患者常因疼痛、跛行、畸形和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就诊,大多需实施手术,对病变部位进行彻底清除、植骨及内固定等治疗.然而,术中是否使用植入物、使用何种植入物及如何应用植入物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该文就可用于治疗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术中植入物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冯瑾; 张连娜; 高璇; 陈瑞玲; 杨芳
    • 摘要: 目的 研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OFD)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122例经病理证实为OFD的患者,男61例,女61例,年龄4~69岁,平均28±14.1岁,分析这些患者全身骨显像的影像特征.结果 、单骨型OFD患者占46.7%(57/122),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股骨29例(50.1%),胫骨16例(28.1%),肋骨5例(0.9%).多骨型OFD占53.3%(65/122),单侧骨骼受累38例(58.5%),双侧骨骼受累27例(41.5%).多骨型患者共发现病灶472处,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肋骨94处(19.9%),股骨64处(13.6%),胫骨45处(9.5%).单骨型OFD全身骨显像表现为轻度到高度异常放射性增高,病变特征不明显.多骨型O FD在四肢长骨多表现为沿骨长轴走行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放射性增高可见截段样分布,股骨上段受累,可见"羊拐征"表现;肋骨受累表现为沿肋骨长轴分布的条状放射性增高,多肋骨受累呈连续分布特征;颅面骨、骨盆、脊柱多表现为块状放射性浓聚;多骨受累有单侧骨骼受累趋势,若双侧受累表现为一侧病灶多于对侧,或表现为一侧骨病变放射性浓集程度高于对侧.结论 全身骨显像是诊断O FD的一种重要的影像手段,可评价骨骼受累范围,多骨型典型影像表现,有助于O F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刘永泽; 陈峰; 张思思; 麻晓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颅底或眼眶的手术治疗与经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3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颅底或眼眶的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受累颅底或眼眶病变组织彻底切除,无眼球功能障碍及脑脊液鼻漏.随访6~4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对于累及颅底或眼眶的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患者,鼻内镜结合导航及等离子技术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以达到功能重建的效果.
    • 李楠; 孙伟; 李雪亚
    • 摘要: 目的 总结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行局部骨骼切削塑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为临床规范护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 对2016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局部骨骼切削塑形术的72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营养评估、术前准备及呼吸放松训练、术中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创面观察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局部骨骼切削塑形术,面部不对称、眼球移位、视力减退、张口困难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发生局部出血3例,应用止血药物控制;1例出现面部软组织下垂,经面部悬吊术后纠正;所有患者手术创面均为甲级愈合,无明显瘢痕及色素沉,面部对称良好,患者对塑形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 局部骨骼切削塑形术是治疗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首选手段,系统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颌面部塑形效果的重要保障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