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痹

骨痹

骨痹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5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11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光明中医、广西中医药、河北中医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第三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经方论坛等;骨痹的相关文献由131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守永、郭永昌、刘进子等。

骨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5 占比:79.20%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3.04%

专利文献>

论文:111 占比:17.76%

总计:625篇

骨痹—发文趋势图

骨痹

-研究学者

  • 王守永
  • 郭永昌
  • 刘进子
  • 吴志成
  • 张春华
  • 彭江云
  • 徐建庭
  • 方永江
  • 施云霞
  • 李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威; 江渟
    • 摘要: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瘀接骨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患侧肩关节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肩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李正家; 赵风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浩; 盛炎炎
    • 摘要: 目的:探讨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1/30)。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 朱彦梅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硬膏热贴敷联合系统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硬膏热贴敷,干预4周后,对比2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结果 2组干预前HSS、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4周后HSS评分均提升,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硬膏热贴敷联合系统康复护理可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 黄莲珍
    • 摘要: 目的探析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实施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采取针刺联合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中药内服外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膝关节情况相比(P>0.05);干预后,2组膝关节情况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功能障碍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2组膝关节指标相比,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较高、行走时间较长、安全评分较高(P<0.05)。干预后,2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能够降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僵硬程度、日常功能障碍评分,延长患者行走时间,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安全评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丁晓东
    • 摘要: 目的探究加味益肾强骨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市广益德中医医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益肾强骨汤日1剂。2组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试验组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结论加味益肾强骨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玉霞
    • 摘要: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特色中医手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代谢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KOA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特色中医手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降钙素(CT)、骨保护素(OPG)]及膝关节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特色中医手法可提高KOA患者血清OPG、BGP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 王小宝; 黄海; 谢旻成
    • 摘要: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银质针导热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的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冷痛重着、关节肿胀、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积分及症状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5周,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5周,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其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西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 秦娟
    •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辅助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膝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评分及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JKOM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中IL-1、TNF-α水平。
    • 肖文仲; 王哲享; 冯帅华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将骨质疏松归入“骨痿”“骨痹”范畴,认为骨痿见于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痹见于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痿是骨痹的早期表现。结合中医古籍文献,建立“脑-肾-骨质疏松”“脑-脾-骨质疏松”“脑-髓-特发性骨质疏松”三个架构,阐述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