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管早癌

食管早癌

食管早癌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专利文献1522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基层医学论坛等; 食管早癌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柴宁莉、令狐恩强、凌波等。

食管早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15226 占比:99.56%

总计:15294篇

食管早癌—发文趋势图

食管早癌

-研究学者

  • 柴宁莉
  • 令狐恩强
  • 凌波
  • 刘素英
  • 原红艳
  • 吴开玲
  • 吴浩
  • 周平红
  • 唐勇
  • 姚礼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雪(综述); 文保钢(审校)
    • 摘要: 随着全球食管癌发病率逐渐上升,提高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已刻不容缓。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和诊断。该文主要介绍蓝激光成像及碘染色技术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为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 李雪梅; 张超; 程兆令; 贺迎春; 吴卫东
    • 摘要: 目的分析在食管早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及癌前病变诊断治疗中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EEC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ESD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60例患者ESD手术全部成功,整块切除率为100%,完全切除率93.33%、治愈性切除率93.33%;纳入患者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仅有术后高热2例、狭窄1例、胸腔积液并肺部感染1例;对比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12%,一致性存在(Kappa=0.218,P<0.05);术后随访8个月内无复发,无局部残留、远处转移。结论予以EEC及癌前病变ESD诊疗较为安全,可以确保病灶完整切除,进而获得整体标本,有助于提升病理诊断准确性。
    • 李倩; 班志超
    • 摘要: 目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应用前景较好的治疗技术在食管早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rcinoma,ESEC)的临床治疗中已逐渐成熟,关于其术后延迟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国外有所涉猎,但国内全鲜有报道,且样本量小,故本文从临床预防的角度探析ESD治疗ESEC后延迟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ESEC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活检病理为ESEC患者88例(2 cm≤病变长度≤6 cm)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延迟性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SEC患者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组织类型(腺瘤)、切除病变的平均时间、病变大小(2.0~6.0 cm)、生长方式(隆起型病变)、病变部位、基础病变,其OR值分别为2.341、1.247、4.251、1.256、1.257、2.924。结论 ESEC患者ESD术后诱发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徐元亮; 徐华; 司岗贺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21-08罗山县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106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纳入非治愈性切除组,将ESD后治愈性切除的患者纳入治愈性切除组,每组53例。收集统计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可能导致老年食管早癌患者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影响因素。结果非治愈性切除组的肿瘤大小、病变层次、ESD标记前是否碘染与治愈性切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较大、黏膜下层病变、ESD标记前未碘染是老年食管早癌患者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食管早癌患者ESD后非治愈性切除与肿瘤较大、黏膜下层病变、ESD标记前未碘染等因素有关。
    • 于海恩; 高玉强
    • 摘要: 目的:观察食管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疗效,并对比分析血清指标水平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100例食管早癌患者,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选取同期100例食管良性病变及健康查体患者,对比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结果:100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5 ±1.65)天,平均手术时间为(57.28 ±15.40)天,有效切除率(89/100)%、无效切除率(11/100)%,术后出血13例,食管狭窄2例,食管穿孔0例。食管早癌组患者术前血清CA199、CA125、CEA、SCC、NLR水平明显高于食管良性病变组、健康组,而食管早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清CA199、CA125、CEA、SCC、NLR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通过随访检测血清指标,食管早癌无效切除患者ESD术后6个月的血清CA125、CEA、SCC、NLR水平明显高于有效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SD是治疗食管早癌的有效方法,食管早癌术后CA125、CEA、SCC、NLR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变化与疗效相关,临床可应用于食管早癌的术前评估及疗效预测。
    • 刘晓艳; 雷平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碘染色色素内镜在鉴别诊断食管早癌与异型增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20例疑似食管癌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病理学检查和碘染色检查,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及碘染色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食管早癌27例,慢性炎症48例,异型增生45例(包括轻度17例,中度19例,重度9例),食管早癌碘染色表现主要为不染色占88.89%,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碘染色表现主要为浅染色和不染色,各占88.24%、78.95%、77.78%;碘染色后阳性总检出率为97.22%,高于碘染色前阳性总检出率为51.39%(P<0.05).结论 食管早癌碘染色主要表现为不染色,异型增生碘染色主要表现为浅染色和不染色,碘染色色素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与异型增生中临床价值明显.
    • 丁强; 田德安
    • 摘要: cqvip:随着内窥镜切除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大面积食管病变的内镜切除变得越来越普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早期食管癌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ESD术后食管狭窄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食管环周病变切除者,术后狭窄发生率几乎达到100%。激素、支架、球囊扩张、组织工程方法、食管黏膜移植等预防方式已被部分证明有助于预防ESD术后狭窄^([1]),但是彻底防治ESD术后狭窄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综述了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各种预防方法,以期为今后的诊治工作提供帮助。
    • 胡红娜; 章礼久; 宋莎莎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食管早癌(EE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经普通内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EEC及癌前病变的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术前常规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及超声内镜检查(EUS)明确病变范围、深度,所有患者均采用ESD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特征、ESD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术,整块切除率达到100%,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达到92.06%,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5.08%,低估率为28.57%,高估率为6.35%,两者存在一致性(Kappa=0.221,P=0.010).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穿孔等相关并发症,仅2例(3.17%)患者出现术后狭窄情况,1例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后缓解,另1例轻度狭窄无需内镜干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常规复查胃镜,随访1例术后1年复发,二次ESD成功治疗、并再次随访1年未见复发.所有病例随访均未见局部残留及远处转移.结论 采用ESD诊治EEC及癌前病变,可一次性安全、有效地完整切除病灶,并获得整体标本,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 李佳; 郭佳奇; 李慧; 白玉贤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早癌患者100例(早癌组)、200例发生食管癌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的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i-Scan联合放大内镜下、白光内镜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指标.结果 i-Scan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88.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82.5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28.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9.00%;白光内镜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57.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6.0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6.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7.00%;i-Scan对上述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对100例食管早癌患者、200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诊断的IPCL分型与病理类型对比,结果显示:100例食管早癌患者中有12例诊断为A型、将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2例诊断为B1型,将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4例诊断为B1型;白光内镜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57.00%,特异性为56.00%;i-Scan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82.50%;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97.00%.结论 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 张苗苗; 张涵芷; 刘培楠; 任炳屹; 史爱华;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磁锚定技术的磁性水凝胶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鲜离体猪食管为模型,在黏膜下注射自行配置的海藻酸钠-四氧化三铁微粒溶液和交联剂,使两者发生反应形成磁性水凝胶.在食管外放置锚定磁体后,黏膜下的磁性水凝胶被吸引,连同病变黏膜一起被抬起,可辅助完成ESD.结果 在锚定磁体的磁场力作用下,磁性水凝胶被锚定磁体吸引,可充分显露黏膜剥离面术野并形成足够的组织张力,改善术者操作体验,提高整块黏膜切除率.结论 黏膜下注射磁性水凝胶在食管ESD中具有可行性,后续将进一步优化磁性水凝胶性能并进行验证.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