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沙区

风沙区

风沙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0046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水土保持、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第六届线路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高层研讨会等;风沙区的相关文献由70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超、曾凡江、胡振琪等。

风沙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0046 占比:99.41%

总计:40282篇

风沙区—发文趋势图

风沙区

-研究学者

  • 陈超
  • 曾凡江
  • 胡振琪
  • 丁国栋
  • 雷加强
  • 高永
  • 刘祖贵
  • 孙景生
  • 段爱旺
  • 赵国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时统宇
    • 摘要: 最近,我到沈阳参加"辽宁最美人物2021"的年度盛典,担任点评嘉宾。这个节目原名叫《辽宁好人》,这些年在"星光奖"的评选中曾多次相遇。最让我感动的是彰武的治沙团队。彰武这个地方我早就听说过,好多年前沙化特别严重,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最糟糕的时候沙化面积高达96%。说到彰武的治沙,让我想到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这样的奇迹西北有,东北也有。
    • 高岩; 党晓宏; 汪季; 高琴; 翟波; 刘博
    • 摘要: [目的]探究矿区采煤沉陷对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根系的损伤程度,为后期小叶杨人工林治理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测记录李家塔采煤沉陷区不同坡位处不同裂缝间小叶杨根系的损伤状况,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根系损伤率、损伤类型与坡位、裂缝类型、错位差、裂缝宽和根距裂缝水平距离间的关系等反映小叶杨根系损伤特性。[结果](1)小叶杨水平根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内,0—10 cm土层内根数最多,占40.1%~43.2%,50—60 cm内根数最少,占0.63%~3.71%。根系数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2)塌陷型和滑动型裂缝处伤根类型有扯断、扭曲、皮裂和拉出,其数量表现为:扯断>皮裂>扭曲>拉出,而拉伸型裂缝处无拉出损伤根系,表现为:皮裂>扭曲>扯断,塌陷型裂缝处根系损伤最严重。(3)根系损伤数量随着根系径级增粗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根径5 mm以皮裂为主,扯断次之。根越粗扯断越少,皮裂越多。当根径>11 mm时皮裂根数急促地增多。(4)根据相关性由大到小,造成根系损伤的主导因素依次是:裂缝宽、错位差和根裂距。裂缝越宽,错位差越大,小叶杨根系损伤越严重。根裂距越小,根系损伤数量越多。根裂距<1 m时根系损伤最为严重。[结论]不同类型裂缝下根系损伤程度亦不相同。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治理过程中,不同塌陷地应根据不同裂缝类型制定适宜的治理措施。
    • 孟婷婷; 武丹
    • 摘要: 为探明靖边县北部风沙区低效林地土壤全氮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靖边县北部风沙区5个镇0~40cm土层土壤全氮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红墩界镇、海则滩镇、黄蒿界镇、柠条梁镇、东坑镇和风沙区土壤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层的平均值分别为0.259g·kg^(-1)、0.224g·kg^(-1)、0.242g·kg^(-1)、0.248g·kg^(-1)、0.431g·kg^(-1)和0.275g·kg^(-1),东坑镇土壤全氮含量较高于其他镇,其他各区域差异不大。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239g·kg^(-1)、0.285g·kg^(-1)、0.113g·kg^(-1)、0.262g·kg^(-1)、0.349g·kg^(-1)和0.241g·kg^(-1),黄蒿界镇土壤全氮含量较其他镇略低,东坑镇含量较高。研究区土壤全氮变异系数均大于30%,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大,即5个镇以及风沙区土壤全氮含量在0~20cm和20~40cm无显著性差异,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处于缺乏等级。
    • 耿国彪
    • 摘要: 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是华北地区沙尘来源区域之一。纵观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可谓彪炳史册的一项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毛乌素沙地治理,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曾经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 吴志华
    • 摘要: 2022年7月12日,应九江市水利局,中共都昌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和县水利局邀请,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张利超博士为“九江都昌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授课,共200余人参加。张利超博士以《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着重讲解了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张利超博士明确讲述了江西省加强全省范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水土保持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分析了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强调了普查与动态监测的常态性,总结了水土保持成效与主要经验,提出了江西省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着重举例讲解了“南方沿河环湖风沙区沙地风力侵蚀监测与防治技术”的应用及其显著成效,以及万狮、蔡大、汪苏项目区连续三期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整个授课语言生动,事例丰富,数据详实,论点明确,思考中肯,实用性强,并采取放映水保警示片等创新方式,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本次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党校活动,对水土保持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贯、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 张金辉
    • 摘要: 研制一种能够实现灭茬、深耕、深松、保墒及防尘功能的防尘保墒耕整地复合作业机具。介绍该机总体架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设计,开展田间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液态地膜喷洒均匀、厚度适中,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及防风固沙效果,兼具灭茬、深耕、深松、保墒及防尘功能。
    • 尹雪峰
    • 摘要: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主要措施之一,松树生长速度快、材质好、适应性强、根系较发达,适合种植在西部沙区.主要分析了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植松造林的要求,并根据风沙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风沙区植松造林技术的要点.
    • 李欣卓
    • 摘要: 为推进陕北风沙区水保治理工作,以榆阳区大河塔小流域节水灌溉工程为例,对风沙区基本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用水量平衡法对灌溉水量供需平衡进行探讨,提出滴灌节水方案进行灌溉,满足作物用水需求,可为风沙区植物生长提供重要保障.
    • 闫朝
    • 摘要: 榆阳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了推进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在分析了大河塔小流域基本概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防风固沙的角度提出机修梯田、谷坊建设和植物治理措施,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陕北风沙区治理提供了借鉴.
    • 王强民; 董书宁; 王皓; 杨建; 王晓东; 赵春虎; 张溪彧
    • 摘要: 浅埋煤层开采经常诱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浅埋煤层开采区地面塌陷影响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方法,以西部风沙区浅埋煤矿为研究对象,将采煤塌陷对包气带结构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开采前,包气带较薄,土壤颗粒相对均一;开采中,水位明显下降,包气带厚度急剧增加,裂缝发育且土壤颗粒均一性变差;开采后,风沙区大多数地裂缝自然弥合,但土壤中的黏性颗粒减少,砂性颗粒增多,出现明显的粗化现象.以此为物理背景,构建了不同裂缝宽度二维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结果显示:无裂缝时湿润锋平行向下运移,同一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基本相同,裂缝存在时湿润锋沿着裂缝快速运移,优势渗流现象明显;土壤含水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含水率影响范围随裂缝宽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当包气带厚度大于极限蒸发深度(300 cm)时,入渗补给量和包气带厚度基本无关,仅会延长土壤水分通过包气带运移到潜水面的时间,对地下水的潜在补给量影响较小.现场调查了塌陷区和非塌陷区沙蒿的生长状况:受塌陷区土壤水分匮缺(吸水水源不足,含水率小于0.1 cm3/cm3)和塌陷诱发的植被根系密度降低(吸水通道降低,根系总干质量减小21.7%)2种因素影响,塌陷区沙蒿平均地上生物量相对非塌陷区减小22.2%.提出了地面塌陷影响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调控方法:煤层开采中,通过调整工作面宽度和开采厚度,减小地面塌陷的发育程度,从而减小塌陷区土壤含水率的损失量;开采后,开展塌陷区土壤重构时,考虑不同植被的耗水特征,在植被根系土壤层下衬垫10~ 30 cm的黄土,可明显提升植被根系层的土壤含水率,加速矿区植被恢复进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