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土建筑

风土建筑

风土建筑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理、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41765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天津社会科学、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华中建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第十七次建筑与文化国际讨论会 、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暨第五届学部学术年会等;风土建筑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常青、潘玥、刘涤宇等。

风土建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1765 占比:99.98%

总计:341839篇

风土建筑—发文趋势图

风土建筑

-研究学者

  • 常青
  • 潘玥
  • 刘涤宇
  • 吕忠正
  • 唐建
  • 吴晓东
  • 王金平
  • 何兵
  • 侯帅
  • 周易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星星; 肖灿; 罗金阁
    • 摘要: 本文从“如画”美学与风土建筑的关联性角度出发,解析风土建筑的“如画”价值,探索当代语境下“如画”美学对地域风土建筑的重建策略以及适应性再生路径。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建造为例,从风土建筑意象要素提取、原型衍化、“如画”式转译、建筑意境生成4个方面,构建地域风土建筑的“如画”式再造框架,意在对当今乡建热潮的反思下,为我国地域风土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一种再生思路与借鉴。
    • 江攀
    • 摘要: 明末清初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对巴蜀地区的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首先以方言为线索区分巴蜀土著与移民之别,结合历史图像和田野调查找到巴蜀土著风土宅院的原型,并发现移民在巴蜀地区的营建带有原乡风土建筑的特征,据此文章尝试对巴蜀地区的宅院进行分类,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基型,分别与土著、两湖移民和客家移民相对应;这三种基型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衍化过程,反映了不同方言片区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土著与移民的交流,以及移民对巴蜀地方条件的适应。文章最后以重庆江津陈宅为例,经过分析发现过廊这一关键空间是由陈氏原乡湘中地区游亭空间衍化而形成的,可作为移民文化对巴蜀地区原有建筑产生影响的有力证据。
    • 江攀
    • 摘要: 风土建筑史研究注重文献和实物的二重证据,对于一些保存状况堪忧、民间文献欠缺的风土宅院,口述史方法在研究建造背景、再现建筑场景和复原建筑形式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访谈重庆江津陈宅的后人陈洪佑为例,就以上三方面作用展开:首先,结合口述信息和地方志材料,梳理陈宅的修建过程和建造背景;其次,结合平面布局和关于各空间功能仪式的口述内容,分析其空间形制特征;最后,结合口述史和周边风土建筑特征对陈宅进行修复探索。
    • 郭建伟
    • 摘要: 文章从傣语入手,针对匠作术语这一傣族风土建筑的基本问题,通过考释柱、穿、梁、檩、椽、人字架几类大木构件的命名,发现两种基本的构件命名方式:柱类构件和穿类构件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来命名;梁类构件根据其长短命名。而柱类构件中,除中柱外的其它几种柱都被赋予了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研究表明傣族风土建筑作为以“柱-穿”为主体的穿斗结构体系,柱类构件在文化上的重要性远大于梁类和穿类构件。与此同时,屋架空间被赋予了“孕育”的特殊文化观念。由此可知,语言人类学与建筑学相互融贯的研究方法,在文献资料极度缺乏的民族地区建筑研究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李翔宁
    • 摘要: 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两组辩证关系为线索,剖析了常青在其学术研究与实践作品中呈现的思想谱系。文章从历史语境中的建筑学实验、建成遗产再生的方法论探索、文化景观与身份认同的重塑、风格与现代性的反思4个递进的层面阐释了该谱系的内容与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常青多年来立足于建筑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语境,反思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探求其在当代建筑中的表现与化解方式,并以此开拓出一条使中国风土建筑与西方建成遗产价值体系相互观照与对话的研究路径。
    • 于冰清
    • 摘要: 在对风土建筑墙体营造技术及其蕴含的遗产价值和当代需求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保护修复原则及方法,进行综合的权衡与取舍,分析适宜传统墙体的改良策略,提出装配式龙骨薄板外墙内保温技术;对改良墙体与传统墙体进行性能与价值方面的对比与分析.
    • 叶芊蔚; 巨凯夫
    • 摘要: 文章首先概述了风土与风土建筑的含义,再通过研究山西的风土环境特征,对合院式、窑洞式、窑房并构式三种山西具有代表性的风土建筑形制进行阐述,探求风土环境与风土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之后山西风土建筑形制研究提供参考.
    • 王金平; 汤丽蓉
    • 摘要: 晋语是不同于北方官话的方言语系,晋语方言区以山西为自然地理中心向其周边的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四省区辐射;晋系风土建筑与晋语方言区相关联,呈地域性分布,是风土环境的外在表现.晋系风土建筑是依据民族、民系的语支划分的中国风土建筑谱系的重要分支.研究发现,在同一语言谱系的区域中,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殊异,技艺传承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形态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风土特征.依据历史地理、农耕区划、语言谱系、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的不同,文章将山西境内的晋系风土建筑划分为5个风土区域.通过分析不同区域风土建筑的空间、构造及视觉形态,揭示形成晋系风土建筑独特风土个性的规律和机制,为真实传承遗产的文化基因,奠定理性的认知基础.
    • 陈璐; 刘涤宇
    • 摘要: 对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的研究以古徽州地区成果最为卓著.1957年出版的《徽州明代住宅》在塑造那个时代的民居研究范式上起到了自己的作用.1981年后,古徽州风土建筑研究在如风土/乡土建筑研究范式的确立、聚落形态及空间意象研究、风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等诸多方面,对中国风土建筑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对古徽州以外的其他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成果较少,对古徽州风土建筑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以及其风土区系范围仍有较多争议.文章在对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后,指出此课题今后可拓展的若干研究领域,其中除了前述风土谱系外,另有对中国传统社会空间运作过程的揭示、对量化工具的更有效运用,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聚落保护和开发的再思考等.
    • 潘玥
    • 摘要: 本文从风土建筑与早期现代运动的关系入手,以德意志制造联盟的重要成员穆特修斯的理论为切口,考察了"客观性"中风土建筑的英国来源.随后,追溯了这一出色概念在早期现代运动中的引领作用,以及此后结合社会新语境的演化.最后,文章将"客观性"的历史演变结果与最初的风土线索再作比较,提出"客观性"包含修正性的建筑思维方式,对现代性的完整理解和风土建筑的价值认知都能起到启迪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