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04540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一届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五届中国西部介入放射学术大会等;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相关文献由611位作者贡献,包括符伟国、郭大乔、赵志青等。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4540 占比:99.95%

总计:404731篇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发文趋势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研究学者

  • 符伟国
  • 郭大乔
  • 赵志青
  • 邹英华
  • 余波
  • 唐骁
  • 孙羽东
  • 郭连瑞
  • 倪秀石
  • 刘一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世文; 李超英; 梁素敏; 刘冬英; 黄焕章
    • 摘要: 目的评价脑侧支循环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侧支循环情况分为脑侧支循环良好组(n=49)和脑侧支循环不良组(n=54)。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年脑梗死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后1周、6个月及1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mRS评分。结果脑侧支循环不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0%,脑侧支循环良好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侧支循环不良组1年脑梗死复发率(16.67%)高于脑侧支循环良好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侧支循环良好组术后1年NIHSS评分变化高于脑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侧支循环良好组术后1年mRS评分低于脑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侧支循环良好组术后6个月及1年Barthel指数均高于脑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可以降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提高患者远期临床预后。
    • 屈娟娟; 郭怡萍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给予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CEA组(46例)与CAS组(46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TCCD)联合检查,比较两组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周平均血流速(MV)、狭窄段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并发症发生率(21.74%)与CAS组(6.52%)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再狭窄发生率(2.17%)与CAS组(13.04%)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或CAS均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措施,CEA安全性不及CAS,但术后不易发生再狭窄。
    • 李野; 雷小晶; 赵国; 张勇
    • 摘要: 目的:探讨颈段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自膨式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颈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相关资料,采用门诊、电话、查阅再次住院病历的方法进行中长期随访,记录支架成形术后发生脑梗死的情况。数据变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数据的比较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计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判断颈段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平均年龄66.34 ±6.85岁,男性166例(81.4%),女性38例(18.6%),其中植入开环支架127例,闭环支架41例,混合支架36例。随访时间60个月,其中1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5.39%),26例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12.7%),手术同侧脑梗死9例(4.41)%,非同侧脑梗死17例(8.46)%。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支架置入术中支架内球囊后扩张、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支架置入术中支架内球囊后扩张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段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支架类型和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吸烟和支架置入术中支架内球囊后扩张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毛晶; 薛晋峰; 王斌; 赵丰丽
    • 摘要: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CAS组(n=102)与CEA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脑部血流情况[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CA-PSV)、阻力指数(ICA-RI)、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搏动指数(MCA-PI)、脑血管反映性(CVR)]及神经功能[血清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术后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治疗期间及术后30 d内两组均无死亡患者。术后,CAS组患者ICA-PSV、MCA-PSV、CVR、5-HT水平、GABA水平、MMSE评分均高于CEA组,MCA-PI、ICA-RI及NIHSS均低于C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低于CEA组患者的2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CAS与CEA在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CAS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灌注、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 余波; 谭晋韵
    • 摘要: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预是脑卒中三级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经数十年的实践积累,颅外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与理念均有显著地提升,在此期间,全球相关指南经历过几次重大更新,对本领域的规范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洲与北美发布了最新版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处理指南,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观点,或预示着未来十年该领域在技术上将出现的重要突破。本文就新版指南中主要观点的发展脉络与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谭晋韵; 余波
    • 摘要: 颈动脉外科干预技术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使大量患者受益于手术而避免了卒中的发生。颈动脉外科干预技术作为一项以降低卒中发生率为主要目的的预防性手术,学界始终对其每一次变革中的焦点问题都不乏争议,促进了该学科在新技术的推动、新药物的进展,以及基于对相关临床证据的辨析而产生的新理念下不断走向成熟。本文就颈动脉外科存在的诸多焦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 党利; 王长爽
    • 摘要: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观察组患者行CAS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尿语言流畅性测验(VFT)、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VRT)、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MoCA、MMSE、VFT、BVRT、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6 %)低于对照组(15.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手术耗时短、创伤性小,可迅速疏通颈动脉,增加脑部血氧量,改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并发症少。
    • 徐鹏; 马珂; 岳永强
    •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球囊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再狭窄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银杏叶组、银杏叶+佛波酯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行假手术,设为假手术组。银杏叶+佛波酯组灌胃银杏叶提取物(100 mg/kg),皮下注射佛波酯(1μg/只);银杏叶组灌胃银杏叶提取物(100 mg/kg),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干预14 d。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血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阳性率;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颈总动脉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大鼠血清TNF-α、IL-6、MCP-1水平、PCNA阳性率、内膜增生率、颈总动脉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p-ERK1/2/ERK1/2降低,血清NO水平及管腔狭窄指数升高(P<0.05);与银杏叶组比较,银杏叶+佛波酯组大鼠血清TNF-α、IL-6、MCP-1水平、PCNA阳性率、内膜增生率、颈总动脉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p-ERK1/2/ERK1/2升高,血清NO水平及管腔狭窄指数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内膜增生,治疗球囊损伤后颈动脉再狭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ER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 何涛; 孔德强; 韩雪飞; 索志超; 高倩兰; 吕金梅
    •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成功行CAS的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CAS术前血清CCR5和SDF-1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水平,根据CAS后一年有无ISR将患者分为ISR组(n=30)和非ISR组(n=128)。比较ISR组和非ISR组临床资料、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CR5,SDF-1 mRNA表达水平与管腔直径缩小率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血清CCR5,SDF-1 mRNA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糖尿病比例(63.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2.57±0.46 mmol/L)、血清CCR5(1.24±0.22)和SDF-1 mRNA(1.32±0.22)表达水平高于非ISR组(42.97%,2.15±0.34 mmol/L,0.97±0.15,1.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8,t=5.668,8.233,10.786,均P<0.05);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均与术后一年管腔直径缩小率呈正相关(r=0.516,0.583,P=0.014,0.008);糖尿病、CCR5和SDF-1 mRNA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CAS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Waldχ^(2)=7.057,5.702,6.265,P=0.008,0.017,0.012);血清CCR5和SDF-1 mRNA二者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912,0.956;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CR5和SDF-1 mRNA单独预测(Z=2.192,2.494,P=0.028,0.013)。结论术前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ISR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对IS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 张志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本院45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率,并对比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率为4.44%;4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MMSE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对于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并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