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韶乐

韶乐

韶乐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80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管子学刊、文史知识、紫禁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韶乐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会群、王福银、盖青等。

韶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8.2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80 占比:91.75%

总计:1940篇

韶乐—发文趋势图

韶乐

-研究学者

  • 宋会群
  • 王福银
  • 盖青
  • 蒋河
  • 何婧
  • 李雷东
  • 武霄
  • 江帆
  • 艾春华
  • 一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殿玉
    • 摘要: 韶州的命名来源于韶石,但关于韶石名称的来源,并无明确的记载。在唐宋以来,以“韶”字为中心,构建了舜登韶石奏韶乐的故事。舜作为上古之帝,后世文献记载其曾南巡至今天的南岭地区,死亡并葬于这一地区,当地流传着与舜有关的传说。在唐宋时期,伴随着岭南的开发,当地士人构建了舜登韶石奏韶乐的传说,反映了当地人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一种价值选择。
    • 罗俊敏; 菅阳
    •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人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需求。毛家食品作为湘菜的代表企业之一,拥有一种深厚的湘菜情结。然而,当前毛家食品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并不如意,因此开拓年轻市场,提高其在年轻群体中的认可度愈发重要。通过研究调查毛家食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年轻受众群体在食品包装设计上的喜好风格倾向、功能需求等因素,通过将韶乐文化与毛家食品包装相结合,进行设计创新,在包装设计上达到对食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宣扬目的。
    • 摘要: 译文孔子评论《韶》乐,"曲调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周武王时的《武》乐,"曲调是完美的,但内容还不够好。"解读孔子认为,音乐应该以"和谐"为美,除了曲调优美,内容也应该积极高尚。《韶》乐为反映舜的仁德而制作,故尽善又尽美,被后世称为"中华第一乐章"。而《武》乐是表现周武王讨伐商纣的乐曲,尽管形式是正义的,却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鲜血和暴力。因此,即使乐声铿锵雄壮,称得上"尽美",却没有做到"尽善"。
    • 王腾腾
    • 摘要: "尽善尽美"是孔子对韶乐的经典评价,也是孔子在美善关系上提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论述.孔子首次看到"美"和"善"的差异,认为美不同于善,充分肯定了形式之美的独立存在性.同时将美善并举,强调既要关注形式之"美",也要注重内容之"善"."温润以和"的韶乐与孔子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相吻合,"尽善尽美"彰明了圣人美善并重的音乐审美倾向和以乐化民的政治理想.
    • 冯伟林1
    • 摘要: 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一百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
    • 陈四雨
    • 摘要: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本文从孔子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礼乐兴邦仁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和礼崩乐坏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对此句进行理解和阐述.
    • 鹿建柱
    • 摘要: 先秦时期的齐国,就以雅俗共赏的宫廷音乐和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闻名于世。本文主要对先秦齐地宫廷音乐礼乐、燕乐、韶乐的艺术特点、价值趋向及社会功能进行的阐释,为了解宫廷音乐艺术恢弘灵变、和美温婉、高超技艺、尽善尽美提供赏析素材。
    • 王老虎
    • 摘要: 五花。三层。用蒲草,让玉环的肥夹着飞燕的瘦。砂锅。一只。用酱油,以最小的火和最大的耐心。等待。等候。用时间,等袅袅的肉香塞满了空气。环肥。燕瘦。用味蕾,感受一块把子肉的高潮迭起。夜来无事,老虎挑灯夜读,于一本破旧残书中读得传说中茅山妖道曾作《思肉赋》一篇,看到其中精妙滋味,吞咽口水无数。由《思肉赋》想到把子肉,饥肠更饿,
    • 林亮
    • 摘要: 在荆楚之地吃香喝辣了二十多年,突然移民到了江南水乡,舌头难免有些水土不服。孔子听了韶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我没有圣贤那样的好修养,只要三日不食辣味,就像酒鬼断了酒、烟枪戒了烟一般难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