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3448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等;《韩熙载夜宴图》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窦忠如、周跃兵、刘曦林等。

《韩熙载夜宴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4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448 占比:99.67%

总计:93753篇

《韩熙载夜宴图》—发文趋势图

《韩熙载夜宴图》

-研究学者

  • 窦忠如
  • 周跃兵
  • 刘曦林
  • 张朋川
  • 李京进
  • 余辉
  • 刘凡
  • 孙培娜
  • 徐小兵
  • 李宇琦

《韩熙载夜宴图》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含含
    • 摘要: 一、教材分析《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所选12幅画涵盖了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与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由于内容较多,笔者以人物题材为主来进行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评述的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最终确定两幅作品作为教学精讲内容,即南唐画家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 罗宇鹤
    • 摘要: 图像学于 20 世纪上半叶开始发展,将视觉画面文本主题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以全新视角来分析艺术史发展和具体的艺术作品。图像学可以更加细致深入诠释艺术家的意图、信仰与精神,让研究者和观众可以了解作品内在的象征意义,并获得更加深入的美学思考。《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南唐时期著名艺术家顾闳中的代表作,该作品描绘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人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宴会全景,乐器演奏、舞蹈表演、宴席间歇、清吹、送客五个场景,体现了主人公在当时污浊的政治环境中寻求片刻清欢的态度与明哲保身的智慧。文章通过图像学视角分析,探讨《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价值。
    • 余后润
    • 摘要: 《韩熙载夜宴图》相传为南唐顾闳中所作,也是顾闳中唯一传世的作品。这一作品无论是画面的篇幅,还是画面的空间处理、人物表现甚至文化内涵,都是历代绘画的典范。然而,此作品的创作者往往被研究者忽视。《宣和画谱》对顾闳中其人描述不多。此画创作难度较高,画家需要将自己看到的表现出来,同时,夜晚观察事物存在局限性。该文作者从创作者角度解读《韩熙载夜宴图》,从画面内容出发,依次分析画面的描绘对象,空间处理、表现技巧,以让更多的人熟悉顾闳中的绘画特征,并为自己的人物画创作提供参考。
    • 石禛; 徐辉
    • 摘要: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原迹早已丢失,现存的只是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在家设宴、载歌行乐的场面。画面中记载的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由五段场景构成,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画面的整体层次在当时更是一种创新。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精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敷色丰富、和谐,使得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宿世前生及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及《韩熙载夜宴图》对艺术创作的意义,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画的发展。
    • 张浩然
    • 摘要: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过去长期被认为是南唐顾闳中所作,且因为该画中有注壶温碗等酒具出现,因此该画也常被错误地用作五代青白瓷发展面貌的佐证。本文在对考古出土的注壶温碗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画中出现的注壶温碗并非五代青白瓷,而是同时混合了北宋中晚期定窑注壶和南宋金银器注壶的特点,其绘制年代应在南宋时期。
    • 龚雅琪
    • 摘要: 韩熙载(902—970),五代十国南唐名臣,一生经历杨溥、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四代帝王,其一生博学多才且精通音律,以其不羁的性格与超前的政治见识对后世文人产生巨大影响。今人熟知的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逼真地描绘了韩熙载私人音乐生活中的率性与忧虑,同时也令其成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本文以现存笔记、墓志铭等史料为依据,对图中音乐场景及人物进行分析,尝试探讨在音乐场景的掩饰下,韩熙载政治态度和处境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 赵华杰
    • 摘要: 《韩熙载夜宴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幅传世名画,画家顾闳中通过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席等场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奢华的夜生活。画面上韩大人宴前洗手的“镜头”,从民俗学视角很有观赏价值,不仅折射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文明,也为宴前洗手提供了直观的佐证。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讲究洗手的方法和仪式感,在祭祀、宴饮、结婚等活动时,必须先洗手,否则视为失礼。洗手,古人称为“沃盥”。
    • 侯月
    • 摘要: 《韩熙载宴席图》为五代著名的画家顾闳中所画,它以南唐政治家韩熙载的几个场景为主体,描绘了韩熙载夜宴时的欢乐场景。本文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韩熙载的宴席形象进行分析,探寻其深层内涵。如今图像学已经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运用图像学原理,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的几个层面,进而深入探讨画中人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 张陆鑫
    • 摘要: 卷轴国画《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中无法避开的一幅传世名作,这幅作品充分体现其创作者顾闳中在传统工笔设色绘画领域的深厚功力,画家通过对全卷五个段落不同宴乐片段的描绘,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完整的宴饮行乐场景。借助画面情景的描绘,作品在人物形象、衣冠服饰、建筑家具、宴饮舞蹈等方面具有社会历史与艺术风格研究的双重价值。在此文中,从《韩熙载夜宴图》历史背景出发,分别对主人公韩熙载从画里的图像到画外的人物生平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画家的视角,力图还原出历史中韩熙载真实的人物形象,借以探讨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应有之义。
    • 祁文斌
    • 摘要: 951年夏,逗留香港的“人间散仙”张大千,决定迁居南美洲的阿根廷,为筹措费用,忍痛从行箧中取出了三幅盖有“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别时容易见时难”“ 大风堂珍玩”收藏章的名画,分别是:五代十国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时期董源的《潇湘图》和北宋时期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将它们交给了香港一位名叫徐伯郊的中间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