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鞍区

鞍区

鞍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2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全国医学影像(青岛)学术交流会、首届中国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论坛等;鞍区的相关文献由1353位作者贡献,包括袁贤瑞、漆松涛、潘亚文等。

鞍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96.4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71%

专利文献>

论文:12 占比:2.86%

总计:420篇

鞍区—发文趋势图

鞍区

-研究学者

  • 袁贤瑞
  • 漆松涛
  • 潘亚文
  • 王博
  • 徐国政
  • 秦尚振
  • 刘洪泉
  • 宋来君
  • 方加胜
  • 方陆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琯钊; 朱权; 赖文彬
    • 摘要: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中,MRI检查共检出42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45例病例中与垂体分界明显的有29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与垂体分界模糊的有11例,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楚。肿块宽基底,T_(1)WI上显示等信号,T_(2)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明显强化。邻近脑组织受压位移,合并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MRI可显示鞍区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张娇; 黄纯海; 徐凤成; 周立宇
    • 摘要: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主要特征是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视力下降、行走不稳,累及鞍区的SHML还可表现为垂体功能下降。影像学表现多为累及硬脑膜的实质性肿快,没有特异性,MRI常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该例患者MRI表现与SHML一致,存在甲状腺功能降低、皮质醇分泌不足,病变累及脑膜及周围组织,范围广,累及几乎整个静脉窦、鞍区、部分颅骨,既有结节状又有条索状硬膜强化。患者经过手术、激素与免疫治疗后,2个月随诊时患者的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及影像学表现均较治疗前好转。
    • 严宜飞; 朱美茹; 张明贵
    • 摘要: 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局灶性(非浸润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类中被列为I级星形细胞瘤^([1])。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眩晕、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及内分泌症状^([2]),单凭临床表现难以明确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易于显示肿瘤钙化、出血。磁共振成像(MRI)易于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
    • 刘梦秋; 曾飞雁; 吴娇艳; 刘影
    • 摘要: 患者女,32岁,因月经紊乱伴双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就诊。头颅CT提示垂体占位性病变。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素升高:165.77 nmol/L,皮质醇略高:624.53 nmol/L,泌乳素升高:47.65 ng/ml。头颅CT平扫显示:鞍区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尚均匀,直径约1.6 cm(图1)。头颅MRI显示病灶T 1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内部见条片状稍低信号(图2);增强扫描病灶中度强化,信号趋于均匀,正常垂体结构显示不清,冠状位观察病灶于鞍隔平面呈轻度“束腰征”(图3),与双侧海绵窦结构分界清晰,视交叉受压上抬。
    • 朱珍; 梁宗辉
    • 摘要: 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抽搐,近期体重无明显异常。头颅CT发现鞍区占位,急诊以“垂体肿瘤”收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一般,查体合作,语利,对答正确,双眼视力下降,左侧上睑下垂,左侧瞳孔运动受限,右侧眼球活动自如,余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刘腾; 申炜
    • 摘要: 我院放射科收治一例误诊为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的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s,MGCTs),MGCTs组织细胞成分复杂,影像及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且MGCTs为高度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及预后与其他鞍区占位病变截然不同。本文结合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MGCTs的认识。
    • 高竑; 李秋平; 林寰东; 齐飚; 杨晨; 胡凡
    • 摘要: 黄色肉芽肿(xanthogranuloma,XG)又称为胆固醇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脑肿瘤,通常位于中耳、乳突、鼻旁窦、脉络丛、侧脑室三角区,鞍区更为罕见[1]。组织学上以肉芽肿和黄色细胞瘤为主,有研究者[2]认为XG是一种原发性垂体炎症,表现为炎症和浸润混合,主要充满脂质组织细胞。鞍区XG首次报道出现在1988年[3]。其发病率低且术前诊断困难,本文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诊治鞍区XG 1例并对既往文献进行复习。
    • 王敏阳; 于灜; 颜林枫; 韩宇; 杨洋; 梁寿衡; 王玉瑶; 崔光彬
    • 摘要: 目的探索FOCUS(field of view optimized and constrained undistorted single-shot)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24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FOCUS DWI序列图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与未受累区ADC值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平均ADC值间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左、中、右三个区域间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比值(即rADC)的诊断效能。结果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区的ADC值小于邻近未受累垂体区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平均ADC值(P<0.001),且后两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中间部ADC值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部(P_(右)=0.001,P_(左)=0.012),而左右两侧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rADC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结论FOCUS DWI有助于鉴别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及单纯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组织,可以考虑应用其辅助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刘党奇; 王辉
    • 摘要: 目的 总结经鼻入路内镜微创手术和经单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临床异同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鞍区脑膜瘤和经鼻入路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异同点。结果 采用经单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中,8例获得SimpsonⅡ级切除,2例获得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中损伤两侧大脑前动脉,术中脑膨出,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最终死亡;2例术后出现脑叶散在挫伤,给以脱水治疗后好转;2例出现术后幻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和垂体后叶素后恢复。采用经鼻入路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获得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早期出现脑脊液漏,予以腰池引流和脱水治疗后好转。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适用于切除较小体积的鞍区脑膜瘤,但不适合瘤体完全包绕主要动脉的病例。经单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不适合需要同时处理颅底骨质的瘤体,经鼻入路内镜微创手术适用于瘤体两侧不超过颈内动脉的较小体积的鞍区脑膜瘤。
    • 涂圣旭; 王焕明
    • 摘要: 鞍区组织结构复杂,位置深在,多组重要血管及颅神经分布于此,鞍区肿瘤手术难度高,术中极易损伤局部重要结构,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肿瘤手术致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其形成原因,处理策略,治疗要点及经验,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鞍区脑膜瘤术后9年,头痛伴视力下降1月”于2020年8月12日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