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革命话语

革命话语

革命话语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97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现代哲学、江汉论坛、求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工作坊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等;革命话语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先明、唐爱军、孟令蓉等。

革命话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6 占比:33.9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497 占比:65.83%

总计:755篇

革命话语—发文趋势图

革命话语

-研究学者

  • 王先明
  • 唐爱军
  • 孟令蓉
  • 张瑞兰
  • 焦兰周
  • 丁智才
  • 于忠元
  • 何雨灿
  • 侯德泉
  • 吴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瑞; 蔡胜
    • 摘要: “反动”一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关键一环,在中国早期革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反动”一词古已有之,其由字面含义的“反作用”转化为政治含义的“逆潮流而动”,是时代变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复杂,革命力量和革命对象问题是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首先要思考和明确的问题。中共在明确这一问题时,引入“反动”一词对革命对象进行形象塑造。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中共不断塑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反动”话语,并将“反动”运用于政治斗争之中,借助“反动”话语划分敌我阵营。中共对“反动”话语的建构历程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 摘要: 《人文杂志》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期刊,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2022年,本刊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栏目重点关注以下选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与发展研究、价值哲学的当代发展与创新研究、近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关学学人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西方文学与文论研究、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学术史研究、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研究、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国革命话语研究、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制度史研究、史学文化与史学理论研究、医疗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经济史研究、县域经济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问题研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风险问题研究、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反垄断治理研究、营商环境构建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健康经济与人口老龄化研究、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社会建设与共同富裕研究、人工智能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人口老龄化应对研究、应急管理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等。
    • 张志强
    •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封建”政治术语急剧变化、快速普及的主要推动力。恽代英使用“封建”概念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共早期“封建”观蝶变的基本进程。在近代中国政治术语急剧转变的大环境中,尤其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影响下,恽代英逐渐从政治制度层面深化为从社会形态层面理解“封建”概念。恽代英对“封建军阀”和“封建资产阶级”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抨击,充分展现出反封建的立场,但也存在“封建”话语泛化的倾向。话语变迁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封建”概念的蝶变既是革命家的主观选择,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途径。
    • 王建国; 田娜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推动“革命”话语和“现代化”话语的同向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现代化而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中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革命推动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革命与现代化融合”的发展阶段,体现出“分殊—交汇—合流—融合”的发展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呈现出了“革命”话语和“现代化”话语融合的独特逻辑,即中国的“现代化”话语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质,而中国的“革命”话语具有明确的现代化目标指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与“现代化”话语的深度融合中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 卜祥记; 朱利兵
    • 摘要: 基于马克思辩证法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理论性质的审视,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知性反思的观点执著于外在性与碎片化的对比分析,致力于探寻马克思辩证法与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相似处和相悖点,并据此呈现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在这种研究路径中,阿多诺辩证法的总体性质却消失不见了。只有从辩证法的总体性观点出发,直面阿多诺面置身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由此生成的阿多诺的理论总问题,才能恰当地看待“否定辩证法”的理论贡献、理论局限及其内在关联,才能把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看作一个完整的理论总体,并据此呈现其总体性质。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通常理解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局限性也许恰恰就是它的思想创新之所在。
    • 张苏涵; 汪许莹
    • 摘要: 1941年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为纪念新华制片厂成立8周年,推出了第一个电影版本的《家》,这是在当时进步电影文化工作受到极大摧残的环境下,出现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影片之一。1956年版的《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也受到了颇多关注。两部电影虽都以巴金的《家》为底本,但制作背景、目的多有不同,一部是电影厂的周年纪念,一部是为新中国献礼。因此一部明星云集,多有炫技;一部围绕政治目的,充满阶级对立。
    • 何满英
    • 摘要: 《我在霞村的时候》中革命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借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丁玲并非在以女性身份去关照女性个体命运或是全体妇女权利,她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即用阶级问题遮蔽女性问题;其次,革命促使贞贞这样一个农村姑娘拥有了类似都市女性的性解放意识,但并没有对这种性解放予以传统伦理的保护;文本“光明的尾巴”通过贞贞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拒绝,表明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即另一层更大的借用在于用“女性”作为“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社会身份的隐喻而获得表述。
    • 吕列霞; 陈锡喜
    • 摘要: 革命话语是表征百年党史的精神特质和伟大实践的主流政治话语,其在政治舞台中历经出场、隐退到重新出场的演进历程。新时代遵循“把革命带回来”的理念重构革命话语,是破解革命话语研究困境、凸显新时代伟大革命意蕴以及革命理论自身创新发展的逻辑使然。革命话语的时代性重构,要在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真理性与价值性、斗争性与和谐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基础上,秉持战略思维厘定革命话语重构的边界,在推动革命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视域融合以及破除西方政治学话语的藩篱中,打造出面向新时代“革命问题和革命实践”的创新性话语。
    • 陈颖颖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时代的变化以及观众群体审美趣味的改变让早期中国电影不自觉地寻求新的出路。在摒弃了怪力乱神的武侠片和苦情煽情的家庭婚恋片后,左翼电影以一种新的“政治”的眼光介入,将五四文学与20世纪30年代电影接轨,展示对上海这座罪恶与摩登并存的现代性都市的想象,并在一系列的电影叙事策略中突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以达到昭告民众救亡图存的目的。而女性对于电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左翼电影运动把女性纳入叙述的中心来表现其新派特质,诉说革命话语--“让我们看到这些女性的命运如何服务于关于现代都市社会境遇的政治批评”。
    • 周江平; 裴成相
    • 摘要: 话语及话语权是政党政治权力的突出表现形式,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尤为重要。中央苏区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深刻揭露反动阶级腐朽统治、抨击官僚主义、加强政权建设、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通过《红色中华》主动发展革命话语,构建革命话语体系,充分动员苏区干部群众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