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专利文献784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党课、北方论丛、思想战线等; 靖难之役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如功、孟凡松、胡凡等。

靖难之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22.45%

专利文献>

论文:784 占比:77.55%

总计:1011篇

靖难之役—发文趋势图

靖难之役

-研究学者

  • 吴如功
  • 孟凡松
  • 胡凡
  • 于致远
  • 何孝荣
  • 余显斌
  • 佚名
  • 全仁经
  • 冷东
  • 卫永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裕明
    • 摘要: 徽州村落大多在两宋时期已经形成,至明代前期一些村落为多姓多族聚居。多姓聚居村落中,各姓各族势力不等且不断分化。徽州宗族组织化并非始于明代中后期,而在明代前期已经出现,并设置了族长。明代基层组织经费由基层社会而非官府承担,各户在承担徭役时采取轮充制和津贴制,此种情况在明代前期徽州已经存在。立契卖产原由为“攒运粮储盘缠”或“攒运粮储盘缠津贴”的数件建文三年七月或八月汪猷买田契,应有其特殊政治背景,当与靖难之役有关。岩井茂树对数件建文三年汪猷买田契背后含义没有深入剖析,周绍泉认为渠口朱氏迁自双溪口、渠口汪氏迁自珰坑街的见解不符合历史事实。
    • 章豪
    • 摘要: 太庙配享变动是国家政治和礼制的重要事件。明嘉靖朝,靖难功臣姚广孝被移出太庙从祀之列,开国功臣刘基配享太庙。《明世宗实录》的编纂者将姚广孝除祀于太庙归因于他的佛教徒身份。而以沈德符的“海内公论”说为线索,可以将姚广孝太庙除祀事件与靖难之役历史评价的转变联系起来。此外,嘉靖帝的“崇道”思想在此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太庙配享变动一事,朱厚熜不仅树立了自己在国家礼制体系中的权威地位,更证明自己此时已彻底实现驭权于柄。
    • 赵映林
    • 摘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71岁的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次年改年号建文。随即,朝廷开始了改革。对这场改革,史学界称之为建文新政。但这场新政仅仅只有四年,随着"靖难之役"的结束,建文新政戛然而止,呈昙花一现。虽然建文新政仅仅只有四年,其得失仍有值得总结之处。
    • 刘学刚
    • 摘要: 小时候,我听很多人讲过芝畔烧肉的来历,那是一个充满奇遇的民间故事。长大后,我发现它是一种智慧和指南,指引我们在向善的道路上感知生活的最美味。相传,一季姓男子,在逃难途中贫病交加,昏厥不起,被善良的芝畔人刘孟广收留,悉心调养。后来,季刘二人开一饭馆,生意极为红火。又三年,季某患病,告以实情,他乃京城御厨,并授以御膳烧肉秘方,刘依法烧制,肉味殊绝,芝畔烧肉自此闻名,永乐年间成为宫廷贡品。季某所罹之难就是明初靖难之役
    • 翟爱玲
    • 摘要: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与认识,对以往统治格局和体制进行了大幅调整,建立起明代皇权政治的根基,并明令后继子孙不得更改.朱元璋崩后,崇尚文治的建文帝即位后就实行"新政",力图对太祖之制进行调整,因此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间的政治冲突,并为"靖难之役"埋下火种.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有着相近的政治追求与实践基础,面临建文帝"削藩"造成的危境,便以维护祖制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即位后的朱棣在恢复祖制过程中承继甚至发展了建文时期的"文治".从太祖立制到建文更化,再到朱棣时的融合祖制与"建文新政",显示出明代前期政治调整演进的历史轨迹,而"靖难之役"则成为实现这种政治演进必要的转换环节.
    • 论古说今
    • 摘要: 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说来命运有些曲折。21岁那年,他幸运地从爷爷朱元璋手中接过了皇位,然而上位仅四年,就在其叔叔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被赶下了台。其实,在这场叔侄较量中,身为大明皇帝的建文帝本来占有压倒性优势,可到最后输得一塌糊涂,简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典型。
    • 戎畋松
    • 摘要: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是载入世界文明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据史载,郑和,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昆明)人,回族,本姓马,曾侍从燕王朱棣,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一说因其小字三保,故世称三保太监。从明成祖永乐三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05~1424年),郑和作为正使太监曾六次奉使命统领远洋船队通航西洋。洪熙元年(1425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
    • 赵卫峰
    • 摘要: 一贵阳西部有个地名叫太慈桥,也叫太子桥,缘于一座长近8米宽约4米的单孔大石桥。1993年夏天,我经过它时停下打量了一阵,由于本能的好奇。那时没手机,也就没立此存照。此桥据说最初系过路僧人出资助修,竣工之日僧人消失,原来此僧乃明初靖难之役逃来黔地的建文帝,为纪念其功德遂以“太子”为桥名,又为掩蔽其踪,故意讹称为“太慈桥”沿袭至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