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枯菌

青枯菌

青枯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1908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植物科学学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等;青枯菌的相关文献由69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进、王军、冯洁等。

青枯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1908 占比:99.76%

总计:92125篇

青枯菌—发文趋势图

青枯菌

-研究学者

  • 徐进
  • 王军
  • 冯洁
  • 蔡刘体
  • 许景升
  • 张昊
  • 石俊雄
  • 林志坚
  • 刘琼光
  • 黎妍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建磊; 熊自立; 苏世闻; 王克磊; 宰文珊
    • 摘要: 为了挖掘番茄青枯病抗性基因,对青枯菌侵染前后的不同番茄自交系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发现,在12个样本中共获得75.02 Gb的高质量数据,以差异倍数(FC)≥2且错误发现率(FDR)<0.01为标准,在抗、感番茄中分别获得970,69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共计1312个,占基因总数的3.71%。其中,上调基因数目分别为457,450个,共计693个;下调基因数目分别为513,245个,共计621个。这些DEGs中,有836个材料特异DEGs。通过GO和KEGG注释,这些DEGs主要分为代谢、调控、响应、结合和催化等47个功能组和DNA复制、次生物质合成、植物-病原物互作、信号转导等88个代谢通路,涉及4个NBS类抗病基因、6个植病互作基因、11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22个防御反应基因、32个蛋白激酶、65个转录因子和多个其他重要功能基因,表明这些基因在响应Rs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启动子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含有多个防御与胁迫响应相关元件。选取50个代表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发现超过1/2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Solyc02g086980.3和Solyc04g011670.3可能参与抗病反应,Solyc01g073985.1、Solyc09g092580.4、Solyc09g098100.4和Solyc10g081300.1可能参与感病反应。这些基因表达谱有助于认识番茄青枯病抗性分子基础,进而加快基因改良和分子育种应用。
    • 谢祯璐; 杨梦婕; 顾康蝶; 赵雨欣; 周成希; 赖先军; 颜朗
    • 摘要: [目的]准确测定青枯雷尔氏菌的菌液浓度。[方法]选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和生理盐水为稀释液稀释青枯雷尔氏菌RsA(烟草分离源)和RsB(番茄分离源)菌悬液,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悬液浓度,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悬液在600 nm处的吸光度值,建立青枯雷尔氏菌菌悬液浓度与吸光度值间的线性关系。[结果]线性回归方程表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和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测定菌悬液浓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A和RsB菌悬液的吸光度值具有差异,回归方程分别为y=6.5784x+0.15828(r^(2)=0.99899)和y=5.1627x-0.12582(r^(2)=0.99899),回归方程间斜率和截距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的青枯雷尔氏菌的菌液浓度标准曲线可用于测定吸光度值后快速计算不同分离源青枯雷尔氏菌菌悬液浓度,且无需将菌悬液培养基置换为生理盐水进行吸光度测定,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 周大祥; 杨俊年; 龙泉洲; 殷幼平; 熊书
    • 摘要: 为探究青枯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HrcN在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分别克隆青枯菌CBM613菌株的hrcN基因并连接至pET30a和pRI-eGFP载体,转化寄主细胞,开展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HrcN蛋白是T3SS的结构组分之一,具有ATP酶活性,可在胞内水解ATP酶为效应蛋白的分泌过程提供能量。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青枯菌HrcN蛋白定位于细胞内膜和细胞质,激光共聚焦定位结果显示,HrcN蛋白部分在叶绿体表达,部分在细胞内膜和细胞质表达,与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据此推测HrcN是一种定位于细胞内膜上的外周蛋白,该结论为后续研究青枯菌T3SS的功能及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 张鸿; 林志坚; 林赵淼; 李国良; 许泳清; 刘中华; 邱永祥; 邱思鑫
    • 摘要: 为建立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甘薯抗甘薯瘟病的鉴定方法,研究建立了水体通气水培法和多孔定植块水培法2种鉴定技术,均能有效鉴定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性.通过探索不同通气时间、接菌浓度对甘薯瘟病发生的影响,确定1×10^(7) CFU/mL菌体悬浮液和全时段通气为通气水培法进行甘薯抗甘薯瘟病鉴定的最佳条件.另外,采用1×10^(8) CFU/mL菌液接种后,使用透气保湿性佳的基质块进行定植,完成鉴定仅需7~10 d,比用土壤基质定植鉴定时间(14~21 d)缩短一半.建立的水培法丰富了甘薯抗甘薯瘟病鉴定的方法,有利于批量快速筛选抗甘薯瘟病的甘薯品种(系).
    • 戴小秋; 陈婷; 吴雨霜; 杨冬; 万小荣; 郑奕雄; 杨永; 谭晓丹
    • 摘要: 为了解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对广东省主栽花生品种近年来发生青枯病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64株分离菌株,其中31株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31株青枯菌菌株均为演化型I型.随机挑取不同分离地点的花生青枯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青枯菌致病力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湛江市的ZKRS126菌株致病力明显具有材料特异性,对花生A300致病力强而对花生A281致病力弱.此外,进化树分析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致病力也有明显差异,近缘菌株ZKRS126与ZKRS206对花生A300的致病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与研究,而且为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托材料.
    • 邹龙运; 张天翔; 林宗铿; 吕新放; 杨俊杰; 曹明华
    • 摘要: 由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导致的青枯病是世界性重要植物病害。该病原菌主要从根部侵染植物,并在根系中繁殖扩展,堵塞维管束,阻止水分向地上部运输而导致“青枯”症状的出现。综述青枯菌的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与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致病机理、基因组特征及分子标记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 邹龙运; 张天翔; 林宗铿; 郑涛; 曹明华; 杨俊杰
    • 摘要: 由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导致的辣椒青枯病在早期难以发现,为加强对辣椒青枯病的检测,用青枯菌供试菌株GMI1000接种辣椒,从发病植株中分离出辣椒青枯菌菌株,提取病菌DNA,以其为模板,对18对引物进行特异性筛选及灵敏度检测,建立病菌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GMI1000对辣椒具有较高的致病性,18对引物中有15对引物具有特异性检测效果,最佳退火温度为60°C,模板浓度最低至10^(-1) ng/μL时仍具有检测能力。
    • 刘刚
    • 摘要: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论文。该研究发现了青枯菌致病新机制,探索通过遗传改良作物抗病反应的潜力。植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免疫系统(PTI及ETI免疫)受到抑制而不发挥作用;然而一旦感知到病原菌侵染,免疫系统会立即开展快速而高效的工作。
    • 李军营; 赵琦琪; 杨超
    • 摘要: [背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在我国南方烟区普遍发生.生物防控是针对烟草青枯病的一种有效防治措施,但是相关的研究报道还较少.[目的]分离云南省烟植地的青枯病原菌,筛选其拮抗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云南感病烟草中分离获得青枯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青枯菌拮抗菌,筛选得到的拮抗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确定菌种类型,并在实验室和大田鉴定其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感病烟草茎中分离出一株强致病性青枯菌小种RS-22,该菌能侵染烟草和番茄并最终使植物死亡;筛选出12株RS-22拮抗菌,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是Y4;Y4被鉴定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菌体和分泌物都能抑制RS-22生长;Y4根部灌根处理能显 著提高烟草和番茄对青枯菌RS-22的抗性,Y4处理能使感病烟草部分恢复正常,在云南文山州烟草种植大田施加Y4菌剂和菌剂有机肥混合物也能显著降低烟草青枯病的感病率.[结论]青枯菌RS-22具有广谱的致病性,筛选的拮抗菌Y4能显著抑制青枯菌生长,而且对青枯菌侵染植物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曹景林; 孙艺文
    • 摘要: 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青枯病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而我国对青枯病的防治目前尚未发现十分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了解青枯菌与植物的互作模式,对开辟防治青枯病的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简单归纳了植物青枯菌的分类系统及发病特征,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了青枯菌在寄主植物根细胞间隙定植的侵染过程以及致病机理,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调控三个方面分析了植物对青枯菌的抗性机制,指出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青枯病措施的局限性,并简要介绍了抗青枯病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认为种植抗青枯病的多系品种和混合品种是控制青枯病危害的有效途径,据此提出挖掘多抗原抗性基因,进而培育抗青枯病新品种是防治青枯病的重要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