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年脑卒中

青年脑卒中

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专利文献207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当代护士(专科版)、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婧、韩静、冯玉梅等。

青年脑卒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4.81%

专利文献>

论文:2077 占比:95.19%

总计:2182篇

青年脑卒中—发文趋势图

青年脑卒中

-研究学者

  • 吴婧
  • 韩静
  • 冯玉梅
  • 刘永胜
  • 庞伟
  • 张佳
  • 徐运
  • 朱玉玲
  • 潘明蓉
  • 王海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积宝; 夏明万; 龙志鹏; 雷源标; 姚晓喜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的病因、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 分析1例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双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完善双侧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双侧颈动脉夹层致重度狭窄;在规范抗凝治疗10 d后仍有反复缺血性事件发生,因此予以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CAD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少见病因,却是青年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在规范抗凝治疗无效情况下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行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血管内治疗.
    • 于梅青; 朱建国; 任浩; 王雪静; 尹海潮; 闫海燕; 郗红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09例纳入研究,最终失访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卒中单元组40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入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普通康复治疗项目;卒中单元组入住卒中单元,病情稳定后全程介入卒中单元综合管理治疗;联合组在卒中单元组的基础上给予TOT,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3组的NI-HSS评分、HAMD和OH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低于卒中单元组(P<0.05);FMA、MBI和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结合TOT能更好地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 王朝斌; 赵宇; 卜志平; 韩文芹
    • 摘要: 目的:评析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9/12/1-2020/11/30期间治疗的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使用常规治疗;另外观察组45例,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平衡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做评价.结果:治疗前患者BBS平衡能力量表得分与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差(P>0.05),治疗后发现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Berg的效果更显著,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早期康复治疗更满意(P<0.05).结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与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 宋小丽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首次住院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以期待能为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90名因为脑卒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研究采取对照法进行,将90名入组的青年脑卒中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45名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LB、PA、IgG、Hb、IgM、IgA各项指标数据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接受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前在ALB、PA、IgG等指标上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经过护理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较对照组的理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首次住院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使用并推广.
    • 刘淑静; 孙嘉潞; 王玉飞; 李斯文; 周金; 谷愉愉; 司学众; 张国军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小板参数,探究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青年脑卒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青年脑卒中患者78例(青年脑卒中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138例(老年脑卒中组)及体检健康者411例(对照组)的M T H FR基因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小板参数和血栓弹力图结果,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指标在青年脑卒中组、老年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 青年脑卒中组M T HFR基因677T T纯合突变型比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高于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明显低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和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存在差异,青年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和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低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对研究青年脑卒中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 李庭; 徐国辉; 周英琼
    • 摘要: 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以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最常见.本文通过对一例椎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并青年脑卒中死亡的法医病理学鉴定进行分析,探讨此类案件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广大法医工作者提供借鉴.
    • 李君; 关宏锏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存在青年脑卒中高危发病因素者开展预防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纳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共计88例开展研究.均发放《脑卒中健康知识调查表》对患者一般状况进行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开展针对性预防指导.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后,入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显著降低,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结论:针对存在青年脑卒中高危发病因素者,早期开展预防指导,于疾病防治有显著增益效果.
    • 衣丽华; 董岩; 李曼; 白小娟; 董梦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Sema7A、脂蛋白(a)[Lp(a)]与青年卒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0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价,将NIHSS评分>15分的35例患者分为中重度脑卒中组,将NIHSS≤15分的65例患者分为轻度脑卒中组,另取50例同期于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体检的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Sema7A和Lp(a)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Sema7A、Lp(a)与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将mRS评分≥3分或由脑梗死疾病或并发症导致死亡的21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将mRS评分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心房颤动、血清Sema7A和Lp(a)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a7A≥36.31 mg/mL和Lp(a)≥306.34 mg/L为青年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ema7A、Lp(a)的表达水平与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青年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两者水平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因此可以考虑应用血清Sema7A、Lp(a)水平评价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 张彩霞; 徐玉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青年脑卒中患者连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青年脑卒中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研究组在连续护理中实施出院计划模式.结果:研究组出院后3、6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1年内疾病加重次数、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年脑卒中患者连续护理过程当中,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