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
青年工作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0年内共计1473篇,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7篇、会议论文16篇、相关期刊576种,包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年时代、青年探索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北京经济论坛、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等;青年工作的相关文献由12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良驯、陆士桢、吴庆等。
青年工作
-研究学者
- 张良驯
- 陆士桢
- 吴庆
- 谭建光
- 邓希泉
- 陈琳瑛
- 黄志坚
- 佘双好
- 佟亚洲
- 倪邦文
- 叶学丽
- 吴名蒙
- 孙爱军
- 张扬
- 本刊特约评论员
- 涂敏霞
- 王云
- 邓明强
- 丁晓宇
- 刘洁
- 张轶
- 彦齐
- 无1
- 本刊记者
- 李伟
- 李斌
- 李斌雄
- 李黎
- 沈涛
- 郑毅
- 郗杰英
- 钱子文
- 雷建峰
- 乔桥
- 于洋
- 任泽坤
- 任禹
- 何德超
- 余逸群
- 佟博
- 侯利平
- 傅祎男
- 刘一锋
- 刘兰宁
- 刘庆宇
- 刘庆帅
- 刘志明
- 刘欣怡
- 刘聪
- 刘芳
-
-
于昆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具有一定内在逻辑的思想体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理论,而且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明确的问题意识、以青年为本的价值取向、一以贯之的创新品质、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等理论品格.全面把握这些理论品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思想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
-
陆士桢;
刘庆帅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青年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战略全局.青年网络热词是当代青年发展的重要表达,通过分析发现青年发展需求具有主体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前者反映出人本需求的满足,后者是合格的“政治人”和“社会人”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因此,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要课题.在肯定青年工作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青年工作新格局.
-
-
佟亚洲
- 《当代青年研究》
| 2020年
-
摘要:
青年工作受到来自新媒体技术引发的“技术、市场、资本、社交、劳动、组织”等六个全新的且相互关联的挑战影响,面对着“系统性压力”,实践中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思量后疫情时代青年工作面对的严峻“形式和任务”,重新“定位和评估”新媒体对青年工作的影响.
-
-
-
-
徐先艳
- 《青年探索》
| 2020年
-
摘要:
党中央对青年及青年工作高度重视,极大地提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青年学科建设也进入到了重建阶段.对青年地位作用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既形成了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分领域研究,也形成了对青年地位作用变迁轨迹的纵向比较研究及青年社会地位跨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结合目前的研究情况,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拓展和深化青年地位作用的研究:第一,研究对象要有效覆盖新兴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第二,核心概念上需要厘清地位和作用各自的侧写维度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三,解释框架上我国青年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青年发展的经验和现实,进一步研究生产力发展和青年地位作用变迁的辩证关系;第四,研究视域上要置于现代性视域中研究我国青年地位和作用变迁相较于他国所呈现的共性与"个性";第五,跨文化比较研究上要增加与日本青年研究的交流互鉴.
-
-
-
-
-
刘庆帅
- 《青年探索》
| 2020年
-
摘要:
本文以世界青年运动与"青年危机"为切入点,探讨全球化下"被牺牲的一代"的发展境况,分析了青年危机的内因、青年生命历程的断裂与政策建构中将青年看作是"问题"还是"资源"的根本定位,指出对青年发展的承诺已经成为世界青年政策、区域性青年政策和国家青年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同时也都面临着从纸上承诺到政策实践的现实困境.在借鉴世界青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下我国青年政策建构需要参考世界经验,不断完善新时代国家青年政策体系;鼓励青年参与,强化青年政策中的青年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