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光眼,闭角型

青光眼,闭角型

青光眼,闭角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专利文献102568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等; 青光眼,闭角型的相关文献由6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宁利、梁远波、葛坚等。

青光眼,闭角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25680 占比:99.98%

总计:1025909篇

青光眼,闭角型—发文趋势图

青光眼,闭角型

-研究学者

  • 王宁利
  • 梁远波
  • 葛坚
  • 任泽钦
  • 刘杏
  • 韩瑶
  • 林明楷
  • 范肃洁
  • 边俊杰
  • 丁颖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冰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6例)。对2组均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联合小梁网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的眼压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视力、前房角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眼压均更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中央前房角深度深于术前(P<0.05);视力及前房角度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央前房角深度更深(P<0.05),视力及前房角度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汤伟; 张玉杰; 张亦农
    • 摘要: 目的 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前房角开放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末次随访时眼压(15.01±4.37)mmHg(1mmHg=0.133 kPa),较术前(28.58±11.14)mmHg明显下降(t = 8.353,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0.64±0.32较术前的1.02±0.36提高(t= 1.382,P = 0.074);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3.48±0.94)种降至(0.24±0.66)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6.372,P=0.008);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达270°者28只眼(84.85%),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495,P<0.001).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安全有效.
    • 张静文; 董敬民
    • 摘要: 目的 观察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不伴有白内障的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9例(3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均较术前下降(均P<0.05).随访期末:28只眼(90.32%)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10±0.06较术前0.12±0.07提高(t=2.115,P=0.043);中央前房深度(3.01±0.16)mm深于术前的(1.94±0.14)mm(t=-28.643,P<0.001);小梁虹膜夹角(31.58°±3.98°)大于术前的(16.11°±3.05°)(t=-28.300,P<0.001);周边前房深度深于术前(P<0.001).术后除5只眼(16.13%)轻度角膜水肿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有效的.
    • 林明玥; 林慧; 曲申; 周祁; 牛耘丽; 毕燕龙
    •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行前房穿刺所致眼压波动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者30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5例药物无法控制眼压而行前房穿刺(穿刺组);另15例经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药物组).两组患者眼压降至正常后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ECD、角膜厚度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穿刺组ECD为(1166.6±309.95)个/mm2,较药物组ECD(2034.7±261.23)个/mm2明显减少(t=-5.46,P<0.05).术后BCVA及角膜厚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3.21,-4.01;P<0.05).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间,反复前房穿刺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大量丢失.
    • 张文静; 祁颖; 黄雪桃
    • 摘要: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受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前房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视力(logMAR)与术前1.76±0.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6,P=0.983),术后眼压逐渐下降(F=85.903,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者10只眼(31.25%)、结膜充血者24只眼(75.00%)、一过性高眼压者2只眼(6.25%);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或眼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疗法.
    • 李正义; 苏婷婷; 陈宝伟; 华峰
    •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假性剥脱性青光眼(PX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巩膜筛板曲率(SLC)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PXG(PXG组)、POAG(POAG组)和CPACG患者(CPACG组)各30例,共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三组患者之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25,P=0.001);性别构成比(x2=2.158,P=0.276)、眼压(t=4.993,P=0.078)、眼轴长度(t=1.956,P=0.532)、角膜中央厚度(t=1.407,P=0.724)、视野平均缺损(t=2.725,P=0.496)、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t=2.185,P=0.49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深部增强成像(OCT EDI)技术测量患眼平均以及0°、30°、60°、90°、120°、150°SLC,并计算SLC指数(SLCI)、SLC深度(SLCD).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CT EDI检查结果显示,PXG、CPACG患眼SLC明显陡峭,POAG患眼SLC相对平坦.除150°这一角度外,PXG组、CPACG组患眼其余6个角度SLCI、SLCD均较POAG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XG组、CPACG组7个角度SLCI、SL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SLCI[比值比(OR)=1.498,95%可信区间(CI) 1.137~2.018,P=0.001]、年龄(OR=1.074,95%CI 1.019~1.143,P=0.016)与PXG发生显著相关;平均SLCI(OR=1.625,95%CI1.192~1.997,P=0.001)、眼压(OR=1.383,95%CI1.106~1.993,P=0.012)与CPACG发生显著相关.POAG组(β=0.143,95%CI 0.032~0.208,P=0.016)、CPACG组(β=0.132,95%CI 0.079~0.315,P=0.043)眼压与平均SLCI相关;PXG组所有因素与SLCI均无相关(P>0.05).结论 与POAG比较,PXG、CPACG患眼SLC更陡峭且与疾病发生相关.
    • 陈霞; 孙晓萍; 侯丽芳; 刘曦; 王媛
    •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缓解高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者37例(39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光凝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果 下降光凝术前眼压为(45.5±14.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明显下降(F=267.025,P<0.001),光凝术后所有患者角膜恢复透明且视力提高(χ2=5.837,P<0.001),随后行二次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光凝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无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临时降低眼压方法.
    • 许淑霞; 梁远波; 张绍丹; 胡晶晶; 陶妍; 解彦茜; 林海双; 周文哲; 林豪; 叶聪
    • 摘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房角周边虹膜前粘连(PAS)的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PACG的285例(406只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83例,年龄中位数为67岁(范围21~95岁).收集房角镜动态下的房角PAS范围,分别按顺时针统计12个钟点段PAS的频数分布,并统计PAS范围≤6个钟点等不同范围的房角PAS分布情况及房角PAS呈连续分布者PAS中间钟点位分布情况.结果 在全部病例中,右眼房角PAS集中于11:00至4:00方位5个钟点段[62.0%(129/208)~78.8%(164/208)];左眼房角PAS集中于7:00至1:00方位6个钟点段[50.0%(99/198) ~75.8%(150/198)].房角PAS范围≤6个钟点者中,右眼房角PAS集中于12:00至3:00方位3个钟点段[58.3%(74/127)~67.7%(86/127)],左眼集中于10:00至12:00方位2个钟点段[54.8%(68/124)、66.1%(82/124)].双眼均入选者共121例(242只眼),右眼房角PAS集中于11:00至5:00方位6个钟点段[52.1% (63/121)~79.3%(96/121)],左眼集中于8:00至1:00方位5个钟点段[50.4%(61/121)~76.9%(93/121)];其中,PAS范围≤6个钟点者的右眼房角PAS主要分布于12:00至4:00方位4个钟点段[53.2% (41/77) ~71.4% (55/77)],左眼主要分布于10:00至12:00方位2个钟点段[50.6% (39/77)、64.9% (50/77)].在所有病例中,房角PAS为连续性者右眼171只,左眼175只;右眼PAS中间钟点位主要位于11:00至3:00方位4个钟点段[15.2%(26只眼)~24.0%(41只眼)],左眼主要位于8:00至12:00方位4个钟点段[15.4%(27只眼)~20.6%(36只眼)].在双眼均入选者中,房角PAS为连续性者右眼98只,左眼104只;右眼PAS中间钟点位主要位于11:00至3:00方位4个钟点段[17.3%(17只眼)~26.5%(26只眼)],左眼主要位于8:00至12:00方位4个钟点段[13.5%(14只眼)~20.2%(21只眼)].结论 PACG患者双眼房角PAS分布主要位于上方及鼻侧,且越向颞侧靠近其PAS频数越小,呈逐渐下降趋势,双眼房角PAS分布呈明显镜面对称.
    • 梁之桥; 游舒棋; 张瑜; 杨康怡; 任泽钦; 侯宪如; 梁勇; 吴慧娟
    •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青光眼性损伤较轻眼的眼前节结构差异.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光眼门诊确诊为单眼急性发作的AACG患者的对侧眼(41只眼,F-AACG组)和不对称CACG患者损伤较轻眼(46只眼,F-CACG组)的临床资料.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上测量晶状体拱高(LV)、前房深度、虹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分析两组眼前节结构特征和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F-AACG组患者年龄为(65±10)岁,F-CACG组患者年龄为(67±1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ACG组的前房深度为(1.79±0.25)mm,距巩膜突750 μm处的虹膜厚度为(0.39±0.07)mm,距巩膜突500 μm处房角开放距离为(0.12±0.06)mm,距巩膜突500、750 μm处的小梁虹膜夹角分别为10.91°±5.23°、9.33°±5.02°,均低于F-CACG组[(1.99±0.34) mm、(0.43±0.05)mm、(0,15±0.07)mm、13.93°±6.33°、13.93°±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ACG组的LV为(0.99±0.44)mm,高于F-CACG组[(0.72±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距巩膜突750 μm处的小梁虹膜夹角每减少1°(比值比为0.872,95%置信区间:0.794~0.958,P<0.01),LV每增加1 mm(比值比为14.138,95%置信区间:2.348~85.130,P<0.01),AACG的发生显著增加.结论 与CACG损伤较轻眼相比,A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周边虹膜厚度较薄,房角较窄,前房深度较浅,LV较大.LV和距巩膜突750 μm处的小梁虹膜夹角可能是AACG区别于CACG的重要结构参数.
    • 谭心格
    • 摘要: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36眼).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7天、1、3、6月BCVA均低于术前,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7天、1月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6月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作为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术后BCVA和前房角宽度,降低眼压,增加远期中央前方深度,且术后并发症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