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电活动

雷电活动

雷电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电工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4949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灾害学、浙江气象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等;雷电活动的相关文献由52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然、张义军、胡颖等。

雷电活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9498 占比:99.57%

总计:49713篇

雷电活动—发文趋势图

雷电活动

-研究学者

  • 黄然
  • 张义军
  • 胡颖
  • 周仿荣
  • 周清倩
  • 文刚
  • 殷娴
  • 潘浩
  • 钱国超
  • 马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海龙; 霍美屹; 庞松岭
    • 摘要: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雷电活动频繁,海南岛年均雷暴日数平均在130天左右,雷电是造成电网故障的重要原因。研究分析雷电活动特性对电网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11年~2020年这10年时间理监测的雷电数据,统计分析出海南岛的雷电活动特征。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雷电流强度分布和极性分布,分析得出了海南岛雷电活动年际变化、月际变化、空间分布以及雷电强度变化特征。海南岛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北部和西部地区较南部和东部地区更为活跃,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活跃,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0~20 kA的低幅值区间。
    • 胡亚男; 陶世银; 龚梅竹; 马海玲
    • 摘要: 雷电活动参数作为反映区域雷电活动特征的重要指标,地形对其影响不容忽视。利用2014—2018年青海省地闪数据、数字地形高程数据以及HWSD土壤数据集,定量分析海拔、坡度、坡向以及土壤电阻率对青海省地闪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闪主要集中在海拔3150~4850 m、坡度0~35°的地区,其中东北坡向地闪次数最多,东南坡向地闪次数最少,地闪对应的土壤电阻率主要集中于100Ω·m。(2)地闪密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地闪平均强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3)选取92°27′00″~97°44′24″E、31°40′48″~34°16′48″N地闪活跃区域,对其1 km×1 km网格内地闪数据与地理参量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所选区域内地闪密度与平均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坡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地闪强度与平均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与平均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 陈小尘; 吴容; 张伟
    • 摘要: 基于案例的数据分析,阐述雷电活动特征分析,包括雷电总体情况、闪电月分布、闪电时分布、闪电强度分布、闪电密度分布、雷暴日分布,探讨雷击灾害的风险。
    • 张伟; 欧阳伟
    • 摘要: “武汉鲁华泓锦新材料有限公司,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小时将有雷电活动,局部雨量10~30毫米,并伴有5~7级阵风,请你公司立即停止户外高空作业和动火作业,并采取措施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的风险。”8月29日上午7:09,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迅速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查看企业当天上报的特殊作业情况,点对点联系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迅速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 臧桐汝; 舒立福; 王明玉; 赵凤君; 同小娟; 司莉青; 陈锋
    • 摘要: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为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防控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1968-2010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以及雷电定位监测数据、植被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等,利用Arcmap和统计软件从雷电活动(雷电流强度、陡度、电流极性、能量)、气象因子(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气温)、林分类型(落叶松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和地形(坡度、坡向、海拔)等方面,分析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结果】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1968-2010年共发生508次雷击火,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其中6月份最为频繁;10:00-17:00是雷击火高发时段;阿木尔、塔河、呼中、新林和松岭是大兴安岭雷击火易发地区。雷电活动对雷击火发生有一定影响,引发雷击火的闪电多为负闪,雷电流强度和陡度分别为-10~-1 kA和-10~-1 kA/μs,雷电流释放的能量与雷击火的发生之间无明显规律性。气象因子中,气温与雷击火发生呈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与雷击火发生相关性不显著。雷击火的发生同样受林分类型和海拔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落叶松林中,0°~10°坡度雷击火发生较频繁,坡向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海拔300~900 m的地区为雷击火高发区。【结论】明确了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建议在夏季尤其是6月份对重点林区进行雷击火的监测和预防。
    • 摘要: 近期,因连续遭遇恶劣气象灾害天气,靖江市安委办、市应急局、市气象局等单位和部门强化政治担当,主动积极作为,开展了一系列灾害天气安全防范和应对工作。气象史害暨对提示单飞入4000余家企业“5月15日13时43分发布雷暴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我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雷电活动,并可能伴有9级以上的短时大风、30毫米/小时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和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
    • 赵晓松
    • 摘要: 5月8日,攀枝花市普威国有林保护局黑谷田国有林场巡山管护人员在夜间巡护时,及时发现并处置了一起雷击引发的林木着火,防止了一场森林火灾的发生。5月8日晚,天气突变,我局辖区多地发生较强的雷电活动。为防止雷击引发森林火灾,各林场巡山管护人员按照局作出的工作安排开展重点区域夜间巡护工作。
    • 刘静
    • 摘要: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雷达产品、卫星云图、气象观测资料,选取2013-2015年呼伦贝尔市28个典型雷电个例,研究呼伦贝尔市雷电活动发生时的环流分型.结果 表明,呼伦贝尔市雷电发生的环流背景场可分为3种流型,包括地面气旋前部或顶部型、地面冷锋过境型、切变线型.呼伦贝尔市雷电发生的红外云图和雷达特征为:自动气象站资料监测到地面风场切变线、辐合线和中气旋或中低压.卫星云图中监测到锋面气旋云系或暖湿切变云系中MCS和局地对流云团.上述云系中,冷云区或云团边缘TBB梯度最大处闪电活动时出现MCS移向的区域,基本径向速度存在风切变、逆风区,回波区顶高度高于12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于25 kg/m2的区域.基本径向速度监测到低空急流,风速和风向辐合,零等速度线为"S"型,组合反射率因子最大值高达50 dBZ,回波形态为带状、块状或弓形,形成"列车效应"区域.
    • 杨昱鑫; 李泉
    • 摘要: 高速铁路超强的运输能力和超快的运输速度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其频繁地通行于各种地貌条件下,因此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极为必要.针对在雷电活动下穿行于特殊地域的高速铁路,本文根据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建立了雷击牵引网模型,仿真分析了处在恶劣环境下的牵引网耐雷水平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牵引网耐雷水平受当地气温、土壤中的含水量、土壤的类型影响较大.当地处于高温区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高;当地处于低温区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低;当地土壤较湿润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高;当地土壤较干旱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低;当接地体置于砾土中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高;当接地体置于黄土中时,牵引网耐雷水平较低.
    • 殷娴; 胡颖; 尹丽云
    • 摘要: 为了研究短时强降水过程与雷电活动过程的相关性,统计了2012—2016年云南省126个国家级气象站的短时强降水次数和降水量,以及强降水时段内、强降水前1小时站点周边50公里、30公里、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地闪次数。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分析强降水过程发生时、过程前1小时周边不同尺度范围内地闪发生的概率。同时应用相关回归方法分析短时强降水过程降水量与地闪次数的相关性,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低纬高原地区春夏季节,80%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伴随有闪电活动发生,70%左右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前1小时,就有闪电活动发生。同时,短时强降水过程降水量与地闪次数存在函数对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地闪次数可作为区域强降水过程降水量的预测因子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