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业协同

产业协同

产业协同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519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9699篇;相关期刊386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河南社会科学、开发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2013(第四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等;产业协同的相关文献由68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丽华、朱道才、孙喜民等。

产业协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4 占比:1.2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9699 占比:98.71%

总计:40217篇

产业协同—发文趋势图

产业协同

-研究学者

  • 魏丽华
  • 朱道才
  • 孙喜民
  • 徐力行
  • 徐振东
  • 本刊编辑部
  • 贾新明
  • 赵双琳
  • 郭帅新
  • 万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平红; 王珍珠
    • 摘要: 以流通业和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产业协同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趋优的态势,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两者协同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协同发展有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且流通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不同。批发和零售业与制造业协同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作用最大,住宿和餐饮业的促进作用次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促进作用最小。
    • 摘要: 2021年,河北省坚决贯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以“减量化、资源化、集聚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导向,强化政策支撑,支持重点项目,打造典型示范,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 耿立艳; 翟晨莅; 张占福
    • 摘要: 在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基于农产品产业链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战略进行研究分析。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互补三方面描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从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对京津冀农产品产业链现状进行了分析;使用区位熵指标对京津冀产业及农产品优势进行比较;研究以批发交易模式、企业+农户模式以及龙头企业模式为主的三种农产品产业链模式;最后,从降低成本、协同发展和建立信息平台三个角度对京津冀农产品产业链优化整合。
    • 谭鑫; 黄其昱; 韩红领; 马云
    • 摘要: 2019年6月,以“国际合作,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加快海上风电项目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球海上风电项目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指出,工业4.0以清洁能源与工业智能相结合的智慧能源时代已经到来,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1]。《风电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底,中国海上风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6GW以上。
    • 刘跃
    • 摘要: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协同、交通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现阶段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增强三地创新产业链融合,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推进三地交通统筹,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现存问题,分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背景和现存问题,提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及交通一体化发展对策。
    • 陈芳英
    • 摘要: 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从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两个方面对南京都市圈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都市圈城市间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南京和镇江在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芜湖、滁州、马鞍山、常州的金坛和溧阳等地在制造业方面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宣城和滁州在农林牧渔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优势。基于此,从南京都市圈产业一体化视角提出以下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优势产业地区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在提升制造业附加值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共建产业园区,加强各地之间的合作;健全引导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对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
    • 张婷
    •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西部地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力源。当前成渝两地行政壁垒未完全破除,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亟须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但当前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主要制约因素有:产业协同意识和程度仍然较低;顶层设计不足,融合机制仍需健全;产业竞争力不足,制造业缺乏内生动力;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亟待认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通过探索建立新型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机构、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建设高端制造平台、强化产业政策激励、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措施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 严晓慧
    •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多元快速发展,智慧媒体应运而生,数字出版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出版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出版模式具备更加先进的技术,打破了传统出版的单一模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为人们进行数字化智能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各种电子设备和产品的不断更新,促使数字产业协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将传统出版产业与现代化数字出版产业相结合,不仅可以保证数字出版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提高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质量。在信息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的时效性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智慧媒体的影响下,借助各种电子设备,通过数字出版可以有效地将各种信息和内容传递给需要的人,从而实现信息数据的高质量传播,这为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奠定了一定基础。对现阶段智慧媒体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 雷朝阳
    • 摘要: 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内容。文章以制造业为例,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对萍乡与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萍乡与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的“同构”与“互补”并存,具有较大的产业协同发展空间。通过梳理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形势下萍乡与长株潭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模式。
    • 庞学升; 高子雯
    • 摘要: 新零售业态的发展需要现代零售与现代物流的协同促进,不仅需要现代零售打造一体化的零售场景,还要求现代物流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高效的配送服务。然而,现阶段物流企业与零售企业还无法做到协调一致,难以构筑高水平的协同态势,同时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索现代物流与零售协同态势,同时为新零售业态组织场域的构筑提供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新零售业态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整体而言,31个省市区2012-2020年现代物流与零售协同态势处于勉强协同状态,存在明显的自东向西依次降低的现象。东部地区整体处于中度协同状态,现代物流业综合评分较低且波动过大,导致两个子系统无法协同发展。中部地区一直处于勉强协同状态,2016年之前零售业综合评分较低,2016年之后现代物流业综合评分较低。西部地区一直处于勉强协同状态,2015年之前子系统处于波动状态,2015年之后零售业综合评分较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