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难愈性创面

难愈性创面

难愈性创面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0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442726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再生科学学术报告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等;难愈性创面的相关文献由1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毅、廖明娟、张斌等。

难愈性创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0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2726 占比:99.91%

总计:443122篇

难愈性创面—发文趋势图

难愈性创面

-研究学者

  • 刘毅
  • 廖明娟
  • 张斌
  • 李琰
  • 王永灵
  • 蒉纲
  • 阙华发
  • 刘媛媛
  • 刘良
  • 张绪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晓春; 陈晓明; 王惠; 芮睿; 徐旭
    • 摘要: 目的:分析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4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清创术毕后常规放置引流条,无菌辅料包扎并定期换药,观察组接受VSD干预,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均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炎症指标、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清创距离手术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首次清创后3 d、7 d、11 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统计两组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7 d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WBC、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及肉芽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清创距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首次清创后3 d、7 d、11 d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常规干预,VSD技术用于穿支皮瓣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患者于创面愈合有益,值得临床推介。
    • 王彤(综述); 刘毅(审校)
    • 摘要: 皮肤的创面愈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此过程中需密切协调级联反应来恢复和修复损伤部位,包括细胞迁移和增殖、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和重塑。在愈合过程中,ADSCs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经过特殊处理后的ADSCs可大大加快创面愈合过程,特别是对类似于癌性创面、失神经创面、内分泌疾病等引发的难愈性溃疡创面等特殊创面的治疗,ADSCs的应用还有待开发。本文从ADSCs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经过特殊处理的ADSCs在创面尤其是在难愈性创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李向洲; 邢涛; 张应拴
    • 摘要: 难愈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国内外对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成为热点。基于国内外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现状,探讨“去腐生肌”理论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运用。首先,阐明了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综述了“去腐生肌”的理论渊源,为进一步探讨“去腐生肌”理论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奠定了根基。其次,系统阐述了阴阳气血脏腑失衡是难愈性创面的内在病机,其导致“腐”成为创面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影响创面愈合。结合难愈性创面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表明难愈性创面治疗与中医学“去腐生肌”理论高度契合。最后,结合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特点,分别从中、西医角度探讨基于“去腐生肌”理论指导下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通过研究得出:“去腐生肌”理论作为中医思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创面向愈规律,为临床治疗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指导。
    • 黄晓涛; 冯佳雄; 孙泽光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动力负压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液体伤口敷料和凡士林油纱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和液体伤口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疼痛程度(NR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水平、CRP水平、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WBC水平、CRP水平、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动力负压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许再杰
    • 摘要: 难愈性创面是指皮肤组织受伤后1个月内在外界或内在因素作用下,创面无法通过自身程序使皮肤组织达到解剖学和功能完整的皮肤状态[1,2]。难愈性创面会导致患者全身性感染、肢体坏死甚至死亡[3]。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7‰的住院患者出现难愈性创面,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4]。因此,如何寻找合理治疗方案以促进创面快速修复成为临床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是指从脂肪组织获得的一种成体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有很强的自我更新以及多项分化潜能,具有来源充足、容易获取、细胞活性强和排斥反应低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和再生领域[5]。因此,本研究对ADSCs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并探讨ADSCs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优化治疗方向,旨在为ADSC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可靠依据。
    • 郑若; 李志斌; 余谦; 曾荣洽
    •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难愈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VSD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换药次数、创面红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敷料维持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总费用、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红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敷料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及治疗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敷料利用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感,减少创面细菌、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 梁尔斌; 庞阮琴; 阮翰飞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VSD装置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5例。对照组1接受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2接受自制VSD治疗,治疗组接受自制VSD+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患者伤口面积缩小率情况、渗液及坏死发生率情况、肉芽组织占伤口面积比率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伤口面积缩小率与肉芽组织占伤口面积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渗液及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结论:自制VSD装置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郭孝菊; 戴莹; 林文华; 万值颖; 姚玲; 李军; 徐永清
    • 摘要: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因创伤、压疮、糖尿病等所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PRP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PRP组和常规组两组,其中PRP组32例,常规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门诊手术彻底清创,PRP组术后给予PRP凝胶覆盖创面,3 d更换1次凝胶,3次为1个疗程;常规组术后常规换药,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选择植皮或皮瓣转移加速创面愈合。1个月后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PRP组32例患者创面经过2~4次PRP凝胶治疗后,均获得痂下愈合,创面愈合时间(25.25±4.93)d,平均换药(5.09±3.21)次。常规组16例经常规换药后愈合,3例植皮后愈合,1例行带蒂皮瓣转移术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42.95±7.97)d,平均换药(24.70±5.70)次。PRP组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富血小板血浆能显著增加创面生长因子浓度,加速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 李冈栉; 郭忠梁; 赵瑾洁; 王国昌; 白冰; 徐敏; 罗长生
    •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难愈性创面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6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VS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对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 张舒曼
    • 摘要: 目的采取以负压封闭引流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间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修复整形外科就诊的5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取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配合病因治疗、支持营养、彻底清创、抗生素应用、直接缝合、皮片或皮瓣移植等综合措施治疗难愈性创面。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治愈率达83.93%,有效率达92.86%。结论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综合治疗难愈性创面,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为临床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