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法制与社会、人民论坛、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第十三届流行病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专题学术研讨会、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等;隔代抚养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蕾、郭婵媛、吴祁等。

隔代抚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90.0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3.46%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6.49%

总计:231篇

隔代抚养—发文趋势图

隔代抚养

-研究学者

  • 王晓蕾
  • 郭婵媛
  • 吴祁
  • 赵双红
  • 陈静
  • 万叶
  • 傅宏
  • 兰海亚
  • 刘丽娜
  • 刘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玲; 杨杭; 史秋霞
    • 摘要: 本文对30个农村隔代抚养家庭进行深度访谈,以期了解成长过程中儿童的实际需求及其支持系统功能的发挥.研究发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安全、情感、人格发展、行为引导这四方面需求比较强烈,但家庭、学校、同辈及社区组成的支持系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回应.因此,可以从社会工作角度鼓励父母回归、加强家校合作、引导积极同辈关系、吸纳社会力量,构建"优势互补,多方合一"支持体系.
    • 杨春霞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年轻农村人口外流,从而抚育儿童的责任落到祖辈肩上。抚养模式由传统的亲子教育转变为隔代抚养,对祖辈和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但社会公众大多都聚焦于留守儿童,忽略了祖辈在进行隔代抚养时面临的困境。因此隔代抚养对祖辈在生活、生理、心理上产生的影响也是值得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去关注的。
    • 郭婵媛; 程靖; 王晓蕾
    • 摘要: 目的了解杭州市隔代抚养祖辈抚养情况、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杭州市220名隔代抚养祖辈,92名非隔代抚养祖辈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活满意度调查表(SWLS)、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及自行设计的隔代抚养祖辈抚养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非隔代抚养祖辈生活质量总体得分(78.66±14.52)分,生理水平得分(78.45±16.87)分,心理水平得分(78.86±15.26)分;隔代抚养祖辈生活质量总体得分(77.06±12.27)分,生理水平得分(76.95±14.93)分,心理水平得分(77.04±13.84)分。非隔代抚养祖辈与隔代抚养祖辈在各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祖辈的年龄、是否患慢性病、是否长期体育锻炼、所抚养孙辈是否调皮、祖辈的就医行为、生活满意度与隔代抚养祖辈的生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祖辈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所抚养孙辈是否调皮、朋友聚会是否减少及生活满意度与隔代抚养祖辈的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人口学资料中祖辈患病情况、长期体育锻炼情况,抚养情况中所抚养孙辈的调皮情况及生活满意度对隔代抚养祖辈生理健康水平有影响;抚养情况中所抚养孙辈的调皮情况及生活满意度对隔代培养祖辈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结论应充分考虑祖辈患病情况、体育锻炼情况、所抚养孙辈的调皮情况及生活满意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高隔代抚养祖辈的生活质量。
    • 戈静怡; 覃子怡; 史秋霞
    • 摘要: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质性分析,本文尝试总结归纳祖辈教养方式的类型及与父辈间的冲突。研究发现,从教养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考量,可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祖辈教养方式分为乐观引导型、担忧保护型、高盼管控型、消极放任型四种。此外,祖辈不同的应对方式能够调节与父辈间的冲突,其中有效的沟通是消解教养冲突的重要方式。
    • 王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中老年祖父母隔代抚养孙辈的现象在农村日趋普遍。然而关于祖父母隔代抚养动因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基于田野观察和四十八份访谈资料,本研究阐明了农村祖父母的隔代抚养动机是“伦理为表,经济为里”。在伦理因素的包装下,农村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实质动机是多代直系家庭的经济发展和家庭城镇化目标,而这一经济动机通过与伦理动机挂钩的方式获得其应然和必然性。遵循“经济为里”的运行逻辑,农村隔代抚养呈现“大家庭小个人”的特性,祖父母和孙辈的生活质量与个人幸福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亦被极大压制。
    • 张玺
    • 摘要: 现在人们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定居在城市的许多年轻父母由于时间、工作等原因无法亲自抚养孩子,家中的老人正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承担抚养孙辈的责任,隔代抚养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在抚养过程中老年人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影响。本研究基于苏州市 S 社区的个案调研,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首先探究隔代抚养形成的原因,其次了解隔代抚养的内容,然后分析隔代抚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加强对隔代抚养的关注和对老年人的支持。
    • 徐铁飞; 鞠梅; 何劲威; 张杰兰; 赖先婷; 王瑜; 高云飞
    •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随迁老年人参与隔代抚养的感受,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为参与隔代抚养的老年人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选取13名参与子代育儿的农村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主题5个,即家庭责任,社会适应(迁移障碍、适应良好),负担和苦恼(角色冲突、负性情绪与身体不适),缺乏照护信息,自我认同。结论参与隔代抚养的农村随迁老年人存在负性感受,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家庭及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负面感受,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挖掘积极因素,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 谭雪梅; 颜敏; 罗静; 张艳; 唐雪林; 官计
    • 摘要: 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贫血、龋齿、佝偻病检出率仍较高,祖辈、亲辈、儿童、家庭、学校等都是其影响因素。建议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育儿支持方案;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倡三代共同居住,改善儿童家庭抚养投入不足现状;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农村儿童健康监管等方面进行改善,最终提高我国人口质量,保障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 闫雯; 余隋怀; 叶心茹
    • 摘要: 为缓解隔代抚养家庭代际矛盾,以祖辈老人面临的角色冲突为切入点,以社会学角色理论溯源隔代抚养家庭代际矛盾产生机理,将矛盾根源转嫁为设计问题。通过二元用户特征及需求研究,重构社区健身空间和健身方式,探索社区健身产品的代际融合设计。以兼具安全性、互动性、趣味性及社会参与性的,地面互动健身项目和多人共用互动健身产品设计,缓解隔代抚养老人面临的困境,促进代际人群协同、健康发展。
    • 曹宇; 干静; 朱春晓
    • 摘要: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国家实施“三胎政策”的时代背景下,“隔代抚养”现象日益增多。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游乐设施在形式上缺乏创新,在功能上无法满足代际互动的需求,隔代抚养背景下的社区游乐设施亟待改善。旨在探究社区公共游乐设施的包容性设计方法,提出满足隔代互动需求的社区公共游乐设施设计策略,使其符合祖孙两代人的使用需求与情感需求。方法 通过对我国合肥市部分社区公共游乐设施的现状,以及老人、儿童在游乐设施中的行为模态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社区公共游乐设施在互动性、包容性及情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老年人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取隔代抚养背景下的游乐设施设计需求,以包容性设计理论为指导,从安全性、功能性和情感性3个方面,提出隔代抚养背景下的游乐设施设计策略,打破成人活动区和幼儿娱乐区的物理区隔,打造祖孙共享的、可实现行为和情感互动的新型游乐设施。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结论 在社区公共游乐设施建设中融入互动和共情理念,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有利于促进代际和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