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78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船山学刊、求索、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海峡两岸辞赋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隐逸思想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忠猛、任文欣、刘功珍等。

隐逸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6.6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178 占比:93.28%

总计:3407篇

隐逸思想—发文趋势图

隐逸思想

-研究学者

  • 陈忠猛
  • 任文欣
  • 刘功珍
  • 史亦真
  • 吕国喜
  • 吴顺乐
  • 孔仲起
  • 宁松夫
  • 安然
  • 张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慧敏
    • 摘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出的隐逸思想,曾引起诸多文人雅士的共鸣,历代画家亦尤爱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宋代时,由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也呈现出繁荣局面。其中北宋画家李公麟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创作构图新颖,成为后世画家学习和创作的蓝本。本文从依据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所绘的《渊明归隐图》出发,从图示特征、立意与隐喻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李公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并通过考察后世画家同题材的作品,探讨李公麟作品的图式特征、创作范式及其影响。
    • 万力睿
    • 摘要: 乾隆三十六年,王昶随军入川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在川中结识了时为锦江书院山长的彭端淑,后作《寄彭观察乐斋端淑》一诗寄与彭端淑,于诗中记述了二人相交的种种情状。王昶与彭端淑于乾隆三十九年正式订交,品评诗文与委托校书构成了二人交游的主要内容。彭端淑于诗文观上吸收了唐代刘知几“三长”并立的观点,学、识、才三者并重。在掌教锦江书院之后,他的隐逸思想也在其文学创作上有所展现,具体表现为对自然冲淡之风的推崇与大量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 管旭文
    • 摘要: 道教是以道家学说为依托所产生的教派,依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而衍化形成的教派,因其将山水与对神仙的宗教崇拜杂糅,形成了道教对自然山水的独特认识观念。本文笔者从《葛稚川移居图》中道教对山水的独特情怀尝试探求对城市山水画创作中的影响。
    • 任文欣; 韩波
    • 摘要: 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士人的身心栖息之所,体现出园林主人的追求,寄托着园林主人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文化精神的有形载体。在园林的命名、观赏之中,园林将主体的审美意识赋予再造的园林山水,在园林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居所的命名,体现出个人的道德追求,寄托着隐居田园的高洁志向。文章以苏州园林为例,通过对园林名称的内涵探究,试析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 张康; 潘苏云
    • 摘要: 目前不少学者已经对王蒙的生卒年问题、画迹真伪和绘画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青卞隐居图》的个案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大多只是集中于画面所呈现的风格特点以及笔墨技法的层面,很少有学者去深究《青卞隐居图》的笔墨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隐逸特质.梳理前辈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体会王蒙的创作心境和画面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青卞隐居图》的隐逸性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王蒙的隐逸思想在《青卞隐居图》中的体现.
    • 关云
    • 摘要: 钱选作为南宋遗民画家,在经历了由宋入元的社会嬗变后选择归隐,成为具有隐逸思想的隐士.但是这种归隐,不是"劳其心志"而隐居山林,或位居朝堂而心系山林,而是介于"大隐"和"小隐"之间的"中隐".本文以钱选隐逸思想作为基点,讨论钱选隐逸思想的表现和特征,并以同为南宋遗民画家的郑思肖和龚开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隐逸情绪进行比较,同时也分析了钱选归隐后的生活方式.两方面结合论述,突出钱选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反映隐逸思想.另外,结合白居易对"中隐"的描述,参照钱选隐居之地的特点,说明钱选归隐之地既能远离闹市,又能与世俗生活环境保持某种联系,表明钱选隐逸思想有类似白居易"中隐"的特征.总之,本文以讨论钱选隐逸思想的表现和特征为核心,旨在对这种表现和特征进行论证并做出一定范围的界定.
    • 龙灿宇
    • 摘要: 本文一方面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考辨,指出当前被学界公认的西瑛《懒云窝》三首实际上只有一首,另一方面对《懒云窝》及其和曲中的隐逸思想进行分类和探因研究,认为导致以《懒云窝》为代表的元人隐逸思想形成的根源在于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及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思想.
    • 赵卓苑
    • 摘要: 明末清初,政坛变换诡谲,梅清作为明朝遗民在生存问题上面临艰难的抉择,他选择进入道家境界,并且把自己的艺术风格和道家美学思想融为一体,笔墨淋漓又不失筋道,他好作黄山石木,他的山水树木形态夸张,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影响了石涛等人。梅清经历了坎坷的一生,出世入世,又出世,中年之后的思想和道家隐逸思想融为一体,他晚年隐居山林,云游名山大川,作品风格独特,在明末清初的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和传统绘画大不相同,是黄山派巨子和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
    • 刘雯雯
    • 摘要: 南宋诗人裘万顷一生宦海沉浮,其独特的人生际遇加上受当时吏隐思想的影响,题画诗重在表达隐逸诗旨,同时裘万顷在与同时代诗人的往来唱和中,题画诗表现出尚俗、尚真的特点。
    • 任文欣; 韩波
    • 摘要: 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士人的身心栖息之所,体现出园林主人的追求,寄托着园林主人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文化精神的有形载体.在园林的命名、观赏之中,园林将主体的审美意识赋予再造的园林山水,在园林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居所的命名,体现出个人的道德追求,寄托着隐居田园的高浩志向.文章以苏州园林为例,通过对园林名称的内涵探究,试析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