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隐伏岩体

隐伏岩体

隐伏岩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5467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地球、地质找矿论丛、资源环境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隐伏岩体的相关文献由5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旗、杨倩、路利春等。

隐伏岩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4670 占比:99.97%

总计:554848篇

隐伏岩体—发文趋势图

隐伏岩体

-研究学者

  • 张旗
  • 杨倩
  • 路利春
  • 刘伟
  • 周明霞
  • 喻翔
  • 姜鸿
  • 张佩
  • 张林
  • 梁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旺林; 王艳红; 李士祥; 胡丽芳
    • 摘要: 小秦岭、熊耳山和崤山地区处于同一大地构造位置,具有极为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其中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已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而崤山地区却一直未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如何在崤山地区的深部与覆盖区实现找矿突破,是崤山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崤山地区覆盖层较厚,采用常规的物探方法,找矿效果不理想。通过开展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试验研究,在崤山地区中深部发现了有利的低阻构造单元,再结合地质资料,实现了重大找矿突破。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试验中,通过研究短偏移距装置参数及技术指标特点,并结合已知地质物化探资料,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反演,借助已知钻孔资料进行层位标定,从而总结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技术方法规律;然后根据已知剖面上的研究规律,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在未知区开展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崤山薄脉型矿床的找矿新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物探方法的局限性,在推广应用到整个崤山地区的地质找矿之后,实现了区域找矿重大突破。
    • 吴成平; 于长春; 周明磊; 张迪硕; 于洪涛; 汝亮; 朱裕振
    • 摘要: 山东齐河地区被大面积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覆盖,但富铁矿资源潜力大,隐伏岩体的圈定对于提高厚覆盖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航空重磁数据处理提高解释的准确性,利用航磁△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航空重力剩余异常等实现隐伏岩体范围圈定,在研究区共圈定6处中基性岩体,并利用航磁切线法、航空重磁剖面联合反演,结合地面电法、钻孔等资料,获取隐伏岩体的顶面埋深,编制了李屯、潘店、大张岩体的顶面深度三维立体图。在厚覆盖区利用航空重磁并结合地面物探和钻探进行综合研究、圈定隐伏岩体,为今后该地区继续开展地质研究、找矿、钻探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 于炳飞; 罗恒; 李端; 徐江嬿; 陈松林; 李连支
    • 摘要: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带,其南端是鄂东南矿集区,该区作为我国重要铁铜矿产地,集中分布了若干富铁富铜矿床;金牛火山岩盆地处在鄂东南矿集区西南区域,与成矿带中多个矿区的成矿条件相似,具有铁、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但金牛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厚的岩浆岩和沉积岩盖层,增加了找矿工作的困难,需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找矿预测效果。相邻矿集区开展的以重磁数据为主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工作,为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与指导找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证明利用高精度重磁数据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可提取研究区构造格架特征、隐伏岩体和物性分布等信息,从而推断盆地及其基底构造特征并提出找矿预测。本研究针对金牛火山岩盆地虽有找矿潜力但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及迫切需求,基于实测和收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开展以重磁资料为主联合大地电磁(MT)数据的综合分析解释工作,利用重磁异常线性信号提取、重磁异常数据多尺度分析、重磁异常反演和物性界面反演、以及电阻率成像等,估算盆地基底深度,圈定火山机构和隐伏岩体,推测断裂分布、盆地边界及找矿远景区,对于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 农刚; 梁标志; 韦安伟
    • 摘要: 文章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等入手,根据前人已开展的工作和数据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内揭露了钨锡多金属矿(化)体2个,结合研究区附近有长营岭大型钨锡矿床及工作区内矿化蚀变现象等成矿地质背景,预测研究区具备形成中型矿床的潜力,可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 张长征
    • 摘要: 金厂沟梁金矿田是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地区著名的金矿田,其内金矿床为典型的薄脉型金矿床,矿体具有成群分布的特点,多受北西向、近南北向等构造控制,矿体类型以多金属硫化物型、蚀变岩型为主。结合多年的生产勘探成果,深入分析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作用,构建了金厂沟梁金矿田“三位一体”成矿模式,推测该矿田成矿地质体不单一,深部及边缘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也可能存在新的成矿类型,可作为进一步找矿方向。
    • 王文杰; 雷聪聪; 薄海军; 王振义; 杨彪; 徐浩清; 赵鑫; 杨凯
    • 摘要: 浅覆盖区地表地质露头少,岩体、地层、构造以及矿产(化)等重要地质无法通过地表露头直接观察,而地球物理方法对覆盖层之下的地质体具有较好的穿透探测能力,已成为在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手段。这里结合额济纳旗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岩石地层的物性特征,综合分析各类物探方法的技术优势,提出了“重磁测量先行覆盖,电法剖面重点解剖”的技术方案,实例分析了地面高精度磁法、CSAMT法,在解决该地区隐伏岩体圈定、隐伏断裂推测、深部地质特征揭示等关键地质问题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在内蒙古中西部浅覆盖区(荒漠性草原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蒋忠祥; 何跃; 屈李华; 孟盛向
    • 摘要: 近年来,新疆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地区发现的苏云河钼矿、加曼铁列克得铜矿、石屋铜金矿等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巴尔喀什斑岩型成矿带是否延伸至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苏云河钼矿是该区最大的斑岩型矿床,赋矿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目前对于该含矿斑岩体的空间形态及规模认识不足。本文以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一带区域重力为研究对象,针对苏云河钼矿含矿岩体开展重力三维反演,从构造环境、含矿岩体、成矿年龄等方面对比分析苏云河钼矿与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铜矿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苏云河含矿斑岩体深部最长约9.4 km,最宽约3 km,垂向延伸超过2.2 km,直观展示了苏云河含矿岩体的规模及空间形态,巨型岩体的存在表明深部仍有广阔的找矿空间。此外,巴尔鲁克山一带的重力场反映了西准噶尔洋残余盆地的特征,证实该区在晚石炭世处于俯冲拉伸相关的岛弧环境,为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向东延伸到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
    • 彭冲; 刘海燕
    • 摘要: 连山关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辽吉活动带,矿产资源丰富,但连山关地区的隐伏断裂及岩体的展布情况,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利用欧拉反褶积法,对重力和磁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了潜在的隐伏断层的地下延伸,根据断裂的深部及分布范围,对其进行了分级;推断了侵入岩的空间展布特征.最终绘制了隐伏断裂和岩体分布图,研究结果突出了研究区的重要隐伏断裂和岩体,表明重力和磁法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现隐伏断裂及岩体提供可靠线索.
    • 王斌峰
    • 摘要: 离石大断裂作为吕梁造山隆起带与鄂尔多斯盆地两大不同性质构造单元的分界构造,其形成较早,并具多期活动及复杂的演化史.本文通过对断裂带中段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与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认为构造带西侧磁异常指示的深部岩体对今后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潜力.
    • 符平礼
    • 摘要: 为了研究广西某勘探区隐伏岩体的顶界面起伏形态,提出找矿有利地段.在1:20万区域重力推断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在勘探区开展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进一步圈定重力异常,同时布设1:1万重磁电剖面进行联合反演,较好地推断了隐伏岩体的起伏形态,为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