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院前延迟

院前延迟

院前延迟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3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1232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国际老年医学杂志、护理管理杂志、护理学杂志等; 院前延迟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秋利、吴燕妮、朱雪梅等。

院前延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64%

专利文献>

论文:12325 占比:99.36%

总计:12405篇

院前延迟—发文趋势图

院前延迟

-研究学者

  • 赵秋利
  • 吴燕妮
  • 朱雪梅
  • 李明慧
  • 李金秀
  • 杨柳
  • 郭金成
  • 高伟
  • 刘东霞
  • 刘晓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芬; 张绮珊; 孙兴兰; 秦凤银; 黄奕敏; 韩郭茵; 赖锦佳; 张小培; 谭益冰
    • 摘要: 背景 信息框架(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理论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在公众脑卒中认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基于“中风120”的收益与损失框架信息对居民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方法 2021年1—9月,通过脚本撰写、视频制作、视频评价3个步骤,形成基于“中风120”的收益框架视频和损失框架视频。于2021年10—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1例广东省广州市35~8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n=40)和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n=41),邀请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收益框架视频,邀请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损失框架视频。在观看视频前后,采用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和应对调查问卷、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量表(SPDBI)对居民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居民干预前后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与应对情况,以及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最终共纳入75例居民,其中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37例,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38例。干预前,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除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维度外的其他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除口角歪斜外的其他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的SPDBI总得分及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症状归因、习惯反应样式维度得分低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倡导居民出现卒中先兆症状后及时就医方面,损失框架的信息比收益框架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更有助于降低其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由此,可重点采用损失框架作为脑卒中院前延迟健康教育信息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脑卒中先兆症状与触发急救系统的关系,着重阐述快速就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黎晓艳; 华先妹; 陈爱英; 蔡亚秀; 邹继华; 高井全; 陶然; 王钰; 李玉双
    •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知识问卷对社区325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总分为(55.07±8.87)分,知识得分为8.99(4.00,10.00)分。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其他疾病史是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较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总体水平中等,应重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知识缺乏、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患有多种疾病的高危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及管理,降低院前延迟就医行为意向水平。
    • 郭志冉; 黄素芳; 王荃; 肖亚茹; 李咪琪; 周荃; 郎晓荣; 冯丹妮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为临床实施院前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88例,收集患者首发症状、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及院前时间,分析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结果患者院前时间为135.5(48.3,1735.5)min,其中院前时间≤150 min 253例(51.8%),>150 min(即院前延迟)235例(48.2%);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146例(29.9%)],其次为胸前痛124例(25.4%)、腹痛121例(24.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胸背痛是院前延迟的保护因素(P<0.01),腹痛、四肢麻木/疼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常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腹痛与四肢麻木/疼痛非典型症状是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院前延迟的主要因素。需对公众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早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积极就医,缩短院前时间。
    • 邹琦; 段慧茹; 万鑫柯; 臧舒婷
    • 摘要: 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前延迟(pre-hospital delay time,PDT)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MI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n=300)和验证组(n=120)。筛选影响建模组PDT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AMI患者发生PDT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年龄(OR=1.327)、文化水平(OR=1.141)、独居(OR=2.167)、消化系统疾病史(OR=1.628)、Killip分级(OR=1.088)等是AMI患者出现PDT的独立风险因素。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3,灵敏度为84.29%,特异度为86.43%,约登指数为0.736。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其AUC为0.902,灵敏度为82.97%,特异度为88.78%。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AMI患者PDT发生风险,有利于AMI患者PDT的高效筛查和诊断。
    • 黄丽华; 袁嘉文; 郭清
    •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院前延迟时间(PDT)≥6h者纳入延迟组(26例),PDT60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有糖尿病史、独居、居住于农村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P均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糖尿病史、独居、居住于农村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建议临床采取科学和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救治有效率。
    • 张伯煜; 郭玉成; 崔玉霞; 李英丽; 吕雨梅
    • 摘要: 院前延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错过再灌注治疗时机的主要原因,常因患者不合理的就医行为决策导致。既往研究多探讨就医延迟、转运延迟等外在影响因素,较少从患者自身决策的角度进行院前延迟的分析。本文从缺血性卒中患者就医行为决策的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这3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就医行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认知、环境、心理等因素对患者就医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原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吴康飞; 孙毅; 王昊; 纪亚晨; 郭亚鹏; 杨科; 许向军; 周志明; 黄显军; 杨倩(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
    • 摘要: 目的 探讨“工作时间效应”对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EVT)流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根据入组患者到院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工作日的08∶00—17∶00)组和非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组,并对非工作时间组患者进行夜间(22∶00至次日07∶59)入院与非夜间(08∶00—21∶59)入院的亚组分析。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各流程时间间隔、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并对影响诊治流程和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90 d mR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 共纳入303例患者,平均年龄(69±10)岁,非工作时间组205例(67.7%),工作时间组98例(32.3%)。非工作时间组与工作时间组术后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5),且发病至入院时间(P=0.823)、入院至置鞘时间(P=0.244)、置鞘至再通时间(P=0.8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非工作时间组中,夜间组患者49例(23.9%),非夜间组患者156例(76.1%),两亚组的术后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2),但夜间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显著延长[中位时间为284(180,371) min比220(150,290) min,Z=-2.438,P=0.015],而入院至置鞘时间、置鞘至再通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0、0.236)。结论 在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并未发现“工作时间效应”对EVT流程及预后的影响,但夜间入院患者存在显著的院前延迟
    • 李娜; 黄雅莲; 方艳春; 邓阳; 王佳佳; 肖苏琴
    • 摘要: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前就医过程的内心体验,明确病人就医决策障碍的影响因素,为缩短病人院前延迟(PHD)时间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3例AMI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受访者PHD时间M(P25,P75)为15.5(7.5,23.0)h,提炼出感知、犹豫2个应对阶段和认知不足、心理困扰及社会支持不足3个要素.结论:AMI病人就医决策障碍亟待解决,以提高认知为前提,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应对方式为关键,以提高社会支持力度为保障,对AMI高危者、康复者及其家属等重点对象开展健康教育,促使AMI病人及时做出就医决策,缩短PHD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 刘东霞; 高鹏; 段亚伟; 王燕庆; 尹娜娜; 韩玉平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方法 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地区STEMI患者285例,采用统一在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根据患者症状出现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分为早期组(≤3 h)和延迟组(>3 h),分析其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发病后第一反应、发病1 h内重视程度、梗死前48 h心绞痛情况、是否应用急救医疗系统等院前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S-to-FMC相关危险因素.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 本研究中显示患者S-to-FMC为115.5(58.5,223.0)min,早期组占67.0%,延迟组占33.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48 h前心绞痛、胸痛症状典型、症状进展、家中发病、发病1 h重视程度、怀疑心脏疾患、否知晓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S-to-FMC延长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8 h前心绞痛、症状进展、发病1 h重视反应、家中发病与患者S-to-FMC有明显相关性(P<0.05).发病1 h重视反应、症状进展与S-to-FMC呈负相关(P<0.05),老年、48 h前心绞痛、家中发病与S-to-FM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发病1 h内重视自身症状及症状进展缩短S-to-FMC时间,而老年、发病48 h前心绞痛、家中发病延长S-to-FMC时间,应要加强高危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识别教育,强化胸痛症状的正确处理方式,进一步缩短院前延迟时间.
    • 武华; 安建华; 杜慧杰;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 调查2017年—2019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情况,并分析病人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019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0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静脉溶栓使用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院前延迟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40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率仅为3.48%,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原因主要是院前延迟(80.6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教育程度、发病地与医院距离、是否独居、对急性脑梗死知识知晓情况、转运方式、医保类型、发病时间、是否担心医疗费用、是否转诊与病人院前延迟有关(P20 km、缺乏脑梗死知识、自行就诊、转诊.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率较低,主要因为院前延迟,影响因素是发病地与医院距离远、缺乏脑梗死知识、自行就诊及转诊,故建议加大对脑梗死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以缩短就诊时间,避免错失溶栓治疗的时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