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4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174992篇;相关期刊413种,包括人人健康(医学导刊)、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药品评价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2013年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与创新药物研究交流研讨会等;降糖药物的相关文献由195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希平、王建华、陈光亮等。

降糖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4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74992 占比:99.39%

总计:176062篇

降糖药物—发文趋势图

降糖药物

-研究学者

  • 徐希平
  • 王建华
  • 陈光亮
  • 于多
  • 王文艳
  • 苗明三
  • 田敏卿
  • 李长玉
  • 赵志刚
  • 戴成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雨婷; 向姣姣; 杨通艳; 李国娟
    • 摘要: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与非糖尿病的MAFLD患者相比,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的MAFLD患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脏晚期纤维化的风险更高。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的特异性药物,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连接MAFLD与T2DM的中心环节。不同类别降糖药物作用机制既有区别也有重叠,本文就不同降糖药物对MAFLD合并T2DM患者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以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 关艳春; 唐旖阳; 马骁; 方美云
    • 摘要: 由于强大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风湿免疫病和血液系统等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诱导高血糖及糖尿病是糖皮质激素最常见副作用之一。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原发病控制不佳,增加感染风险,导致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死亡率等。对于需要接受中高剂量GCs治疗或已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进行血糖筛查及更严格的血糖控制。GCs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复杂,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肝糖异生和诱导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升高。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应用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本文对GCs诱导的高血糖及糖尿病相关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李彩云; 黄立峰; 江翊国; 韩松; 张晓兰
    •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心血管内科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取出2018年~2020年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病历,统计降糖药物的使用频次,与相关指南或共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421例使用降糖药物的病历中,二甲双胍使用占比最高,其次是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2020年SGLT2i使用占比飙升,跃居第三,在心衰患者中使用排名与胰岛素并列第一,但是占比仍较低。在2020年HF患者中,无人使用吡格列酮,仅1例使用沙格列汀。结论:本院心内科选用的降糖药物与指南或共识的推荐还有一定距离,但是2018到2020年总体使用已趋逐步接近,有待提升的空间或可考虑从逐步替代对心血管获益中性的降糖药物着手。
    • 刘天洋
    • 摘要: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2021年4月已成功获批在我国上市,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以利用突破性技术将其半衰期延长至7 d,每周一次的用药方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本文就司美格鲁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朱启磊; 王英丽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现状。方法140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降糖药物使用种类、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14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药品种类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双胍类、预混胰岛素、磺脲类。慢性肾脏病1~3a期患者以口服降糖药物为主,慢性肾脏病3b~5期患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仅40例患者在近6个月内持续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占比为28.6%。40例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仅50.0%。140例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3例患者均为慢性肾脏病5期,经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方案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且住院期间仅出现1次低血糖。140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19例,其中遴选的药品不适宜15例,未调整剂量4例。结论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应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范文淑; 张晓娜; 郭伟红(综述); 何庆(审校)
    • 摘要: 糖尿病肾小管病(DT)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也是糖尿病肾脏病(DKD)重要的一部分。因为DT的病变在DKD的疾病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DT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阐述DT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 张蓉; 陆丽; 王亚昕; 董文倩; 张宇; 周健
    • 摘要: 糖尿病不仅可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还会加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增加罹患痴呆的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升高及血糖波动异常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脑血管病变、炎症损伤、脑细胞凋亡以及β淀粉样蛋白聚集等有关。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有研究发现部分降糖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可改善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该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血糖波动异常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和相关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不同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进行综述。
    • 王莹; 周静威; 王珍; 杨迎霞; 王耀献
    • 摘要: 糖尿病肾病(DKD)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公共卫生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近颁布的多项指南更新了有关DKD治疗与管理的建议,新型降糖药物为DK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医药干预DKD历史悠久,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增加,中医药干预DKD在缓解患者乏力、水肿、腰酸等症状,减少尿蛋白水平和保护肾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风险,改善疾病长期预后等方面的疗效逐渐被认可和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有关DKD的治疗进展和优势进行总结及分析。
    • 陈婷芬
    • 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处方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的4261张处方,分析患者的处方降糖药物的情况,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降糖药物的选择和联用情况,用法用量,给药方式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相关用药。结果186例2型糖尿病,男性占比58.60%,女性占比41.40%;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有5种给药方式,双药口服最高(41.94%),单用非胰岛素降糖药物占比16.67%,双联非胰岛素降糖药物占比42.47%;186例患者中有18例选择胰岛素(9.68%),其中选择最多的是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口服胰岛素包括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以及磺脲类促泌剂等,共12个品种。所有处方中,共22例处方不合理(11.83%),包括2例用药与诊断不符合、4例给药剂量不合理、16例用药频次不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应当对降糖药物的种类选择进行监督与管理,强化患者健康教育和用药宣教。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糖尿病防治工作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也是全科/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首次将糖尿病防治列入专项行动并提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为此,《中国全科医学》近期拟围绕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进行系列专题报道,主要研究方向如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综合管理”“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如何正确选择降糖药物”“降糖药物与心血管获益”“重视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