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降温增湿

降温增湿

降温增湿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54659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生态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降温增湿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韩群艳、潘路通、李海梅等。

降温增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4659 占比:99.95%

总计:154743篇

降温增湿—发文趋势图

降温增湿

-研究学者

  • 韩群艳
  • 潘路通
  • 李海梅
  • 童俊
  • 邓永成
  • 何定萍
  • 何绍平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冯义龙
  • 刘海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逸; 张言进; 付海明
    • 摘要: 为研究植物层传热特性,选取校园内十种常见园林植物测定其叶片导热系数、叶片与周边空气对流换热系数,拟合导热系数与叶片含水量的近似关系式,对比实验测定对流换热系数与通过经验公式理论计算所得对流换热系数,比较与叶片接触前后空气的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叶片存在降温增湿作用,在5~25°C下叶片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小;叶温20°C时,叶片导热系数随叶片含水量降低而减小;实验测试对流换热系数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
    • 陈立
    • 摘要: 为研究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JL处理)构建技术及其绿量和降温增湿效应,选择杉木用材林(YS处理)和林外空地(CK处理)作为对照,采用JL-17型温湿度测定了仪测定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6年生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绿量可达到13393.1 m^(3)/hm^(2),比常规营造的杉木用材林绿量(13171.4m^(3)/hm^(2))略高。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与空地对照点比在夏季(7~9月)10:00~16:00时段,平均降温率达30.5%,平均增湿率为45.9%。降温增湿效应优于杉木用材林,可以提高人体舒适度。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不仅具有集群美感,而且是人们休闲和康养的有益场所。
    • 张海滨; 张琳; 孙佳奇
    • 摘要: 旱喷作为一种城市中常见的小型水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还能较好地调节城市局地热环境。以重庆礼嘉智慧公园旱喷广场为研究对象,根据距离、下垫面、启闭状态的不同,选取16个测点,对其周围的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等气象因子进行旱喷降温增湿效应的实测分析。结果显示,夏季旱喷对周围环境12 m范围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果,其平均干球温度最大降5.94兀,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增10.34%,黑球温度最大降9.49°C。距离旱喷越近,越靠近下风向区域,旱喷的降温增湿效果越明显。不同的下垫面和环境配置对旱喷降温增湿的效果不同,辅助旱喷降温能力由强到弱为:草坪+乔木>花岗石铺地>煤矸石+花坛;提升旱喷周围增湿能力由强到弱为:草坪+乔木>煤矸石+花坛>花岗石铺地。旱喷关闭后105 min内,对周围的温湿度仍有较大影响,降温增湿速度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探究夏季旱喷降温增湿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城市中旱喷的相关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殷亦佳; 陈启航; 赵芮; 孙苗; 陈莉祺; 李飞; 于晓南
    • 摘要: 研究了12种北京市居住区常见绿化树种蒸腾特性,并以此估量其对于周围环境降温增湿的能力,旨在量化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效益,为城市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2个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多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基本呈现出早晚低、午间前后高的特点,单日内平均蒸腾速率值最高的为旱柳;除个别树种外,供试树种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温度、气温等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的降温增湿能力最强的树种为旱柳,榆叶梅和一球悬铃木在12个树种中居于前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为金银木、紫丁香.
    • 燕海南; 曹雅男
    • 摘要: 量化分析公园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有助于优化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文章以苏州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的8个公园绿地为例,在对其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进行实地观测的基础上,研究公园面积及形状、乔木覆盖率和水体面积占比等因素对公园绿地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各公园绿地在测量时段(6:00—18:00)内的降温增湿效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其中方洲公园表现出最大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南施公园表现出最小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2)公园绿地面积与降温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占比与公园绿地的增湿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在保持绿地面积规模的同时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占比对公园绿地夏季温湿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强昕; 刘海荣; 孙艺; 齐立海; 刘培辉
    • 摘要: 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在调查农村坑塘沟渠优势植物的基础上,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3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CIRAS-2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在此基础上,着重选取3种优势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开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芦苇>水蓼>香蒲;单位叶面积的日降温增湿能力表现为水蓼>芦苇>香蒲;日固碳释氧能力和日降温增湿效果最弱的均为香蒲.该项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坑塘沟渠中植物物种人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张小凤; 姚文飞; 刘森; 公琦
    • 摘要: 城市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对缓解城市环境压力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生态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城市园林植物生态效益逐渐成为了植物生态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与分析,从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滞尘以及降噪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归纳城市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研究的方法及应用,以期为城市森林后续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城市绿地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对国内相关城市绿化发展提供借鉴.
    • 陈宇; 宋双双; 侯雅楠
    • 摘要: 为探究南京垂直绿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于降温增湿效应较为明显的夏季对南京万荣立体绿化研发中心办公楼垂直绿化进行研究,通过测量温度、湿度等客观环境数据,以PMV-PPD作为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影响因子对温湿度变化趋势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实施垂直绿化的测量点外墙降温3.72°C,室内降温7.45°C;使用模块式垂直绿化比网架式垂直绿化降温增湿效果更明显,而使用网架式垂直绿化的室内外温差更大,温差可达4.18°C;研究区域内木屋东北面墙体温度略高于西北面,办公楼东南面温度高于西南面,且南向墙体温度整体较高;无垂直绿化建筑PMV>2、PPD接近100%,而办公楼和木屋的PPD相对较低,人体舒适度较为理想.表明垂直绿化具有显著降温增湿效应,在设计时可从垂直绿化的形式和朝向等方面人手,从而提高人体舒适度.
    • 邓永成; 史红文; 李苗; 孟莹
    • 摘要: 为促进武汉城区行道树种规划,以武汉市汉阳区江城大道绿化带中3种常见绿化树种法桐(Platanus acerifoli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 lor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进行连续定点观测,对比分析各时段试验点和对照点的温湿度数据,研究不同树种的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长势相近的3种行道树均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与道路对照点相比平均降温率为4.3% ~5.6%,平均增湿率为3.7% ~7.9%,且降温增湿效果香樟>法桐>广玉兰;3种行道树下气温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10:00-12:00时段降温效应最大;大气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刚好相反,12:00-14:00时段增湿效应达到最大.3种行道树降温增湿效应大小的不同可能与树冠面积、叶片密度和叶片有无蜡质相关.
    • 段瑞君; 谢意; 宋词; 王坤宇; 马青露; 王月红; 邓国书
    • 摘要: 为了解不同植物群落对青海大学小环境气候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大学校园内两种常见植物群落,行道树和林区为样本,探讨其降温增湿作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两种植物群落与对照点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相似,均呈现单峰型变化,综合比较后发现行道树区植物群落降温作用更明显,而林区植物群落较弱。(2)两种植物群落与对照点的平均湿度日变化曲线均呈明显“U”形,多重比较后发现两种植物群落与对照点之间平均相对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3)两种植物群落对周边气候的显著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14:00~20:00)这一时段。总体来说,两种植物群落均呈现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但相对比行道树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率略优于林区植物群落。本研究可为青海大学的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