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陈巨来

陈巨来

陈巨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中国文学、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2688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收藏.拍卖、名作欣赏、书画世界等; 陈巨来的相关文献由73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丽军、姜钦峰、张奕辰等。

陈巨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3.00%

专利文献>

论文:2688 占比:97.00%

总计:2771篇

陈巨来—发文趋势图

陈巨来

-研究学者

  • 吕丽军
  • 姜钦峰
  • 张奕辰
  • 于宏
  • 佚名
  • 冯宝麟
  • 刘才
  • 刘新惠
  • 吴若增
  • 周子渝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博
    • 摘要: 肖博创作感想自学篆刻以来,我一直热衷于工稳印风。初学白文印,仿汉官印、私印和玉印,同时取法陈巨来,取其印制规矩、线条浑厚,以得宽博雄浑之感;朱文印主要取法陈巨来一脉,涉其章法从容、圆润流转,以得安稳之姿态。临摹中,我时常与古人“对话”,思考古人在创作时对字法和章法的微妙处理,体会其潇洒自如的创作状态。时遇妙语佳句,我便激起创作冲动,将印稿反复推敲,而后上石奏刀,或能偶得佳作一二。
    • 钱思衡
    • 摘要: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此语,深得吾心,吾亦有吾癖一篆刻。篆刻之时,吾心雀跃。偶遇巨来,踏上碰初识印章,是见到陈巨来作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玻璃展柜内,圆润典雅的印章,棱角分明的四边,暗含天圆地方之意。印面雕刻苍松翠柏,仿佛置身山岳之中,树下仙鹤展翅欲飞,昂头鹤唳,声振寰宇。印文圆润方正,刀法遒劲。方寸之间,每一刀控制与配合,竟构造出天人合一之感。
    • 潘真
    • 摘要: 民国元年,38岁的赵叔孺来到上海。此前十年.他当过几任小官.虽“所至有政声”.但淡泊的性情。对金石书画的挚爱使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大隐隐于市,隐于艺。父亲赵佑宸是咸丰年间的翰林,曾为同治帝蒙师,官至太常寺卿。“官二代”赵叔孺天赋高、出道早,金石书画、翎毛虫草无不擅,其时已步人艺术的黄金期。
    • 茅子良
    • 摘要: 篆刻大师陈巨来(1905-1984),浙江平湖人,斋名安持精舍。治印生涯长达六十余年。35岁时,业师赵叔孺已作评价:“刻印浑厚,元朱文印为近代第一”,秀挺绰约、圆转流美;且工诗,善书法,以“篆书醇雅”著称,蜚声海内外。留下的文字有《安持人物琐忆》,27万字。他与方介堪、叶潞渊、陶寿伯,人称“赵叔孺门下印人四杰”。
    • 施之昊(文/图)
    • 摘要: 身边的许多朋友一直觉得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品评往往见仁见智,只要自己喜欢便是最好的。我要说的是,中国书画其实有着自身的审美体系与品评标准,学习书画鉴赏就是学习这套体系与标准。拍卖市场上那些价格破亿元的"精品" 一般都是大家公认的,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占为己有",比如张大千的作品从几十万元一直到几亿元都有,似乎前者往往是"一般"的东西,后者肯定是"精品"。对于"精品"的标准往往是题材有趣、笔墨精彩、尺幅较大,是书画家"艺术高峰"时的作品等等。笔者近见袁克文书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给我们提供了书画精品的另一种定义。
    • 张瑞田
    • 摘要: 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一书中写道:"谷孙乃其正室所出之长子也,少受熏陶,故于宋元善本,到手便知真赝,更于宋拓汉唐之碑帖最为精鉴,古器物及书画,亦善鉴赏。所以,中年后(时其父已经商失败没落矣)遂以一高等纨绔子,而变成为一高级古董市侩了。"说得有点狠。
    • 彭作飚
    • 摘要: 学艺感言:晚清赵之谦在秦汉印以外广采博收,旁参隋、唐、宋、元官私印及皖派,另取秦诏版、汉画像、古泉币、汉镜铭、汉碑额、汉刻石等碑版文字等入印,自谓:"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摹印家立一门户。"今人作印好盲从,近亲繁殖现象极其严重,如今古玺一路与陈巨来圆朱文一路最为常见,其病也在此。当代篆刻相较于悲盦时代,金石文字参考资料之丰富堪称海量,如何理解、深入实践"印外求印"的艺术主张,要比盲目跟风要好得多。这些新发现的古文字变化何止千万,每一个文字独特的写法都可以启发一条刻印的思路。如何跟上古文字研究的发展,将学术研究成果用到篆刻上,这是摆在当代篆刻家面前的一个课题。
    • 摘要: 7月2日,陆镜清先生将一枚“铭心绝品”田黄印捐献给渐博,此印由篆刻大家陈巨来所刻,风格工致典雅,曾被吴湖帆铃印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等多件名迹之上。此次入藏,使得《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铭心绝品品”印得以在浙博重聚。
    • 陈含素
    • 摘要: 吴子建,1947年生于上海,名起,室名长屋、从因楼,祖籍福建福州。当代金石名家。曾问业于吴湖帆、张伯驹、叶恭绰、王世襄、容庚、顾廷龙、沈尹默、潘伯鹰、谢稚柳、陈佩秋、钱瘦铁、来楚生、方介堪、方去疾、陈巨来、王壮弘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