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环
阻尼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6245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投资与合作、钢铁译文集、大电机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2010年全国冶金热电专业年会等;阻尼环的相关文献由53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斌、王忠龙、江波等。
阻尼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6245篇
占比:99.96%
总计:206318篇
阻尼环
-研究学者
- 张斌
- 王忠龙
- 江波
- 邹强
- 刘建国
- 华宏星
- 周信
- 张振军
- 张良正
- 焦映厚
- 王志刚
- 王新华
- 解梅
- 陈照波
- 黄修长
- 付志刚
- 刁国鑫
- 刘继洲
- 叶森
- 张春辉
- 张登峰
- 张贵滨
- 彭冲
- 徐立敏
- 方剑
- 李俊亭
- 李海鹏
- 杨国伟
- 沈浩
- 王书枫
- 王俊青
- 王涛
- 王艳武
- 舒猛
- 苏荣华
- 董瑞国
- 谭珍贵
- 贺玉民
- 赵强
- 连军
- 金学松
- 钟波
- 陈建国
- 陈武强
- 陈润年
- 高杰
- 麻振东
- 黄光保
- F·克鲁格
- J·R·菲尔南德兹
-
-
刘一雄;
吴云伍;
徐可宁;
杜青;
陈育志;
丛佩红
-
-
摘要:
随着整体叶盘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广泛应用,其抗高周疲劳能力设计愈发重要。为了提高整体叶盘结构的减振能力,以风扇整体叶盘模型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种安装在缘板下方的阻尼环,阻尼环与槽道之间通过摩擦碰撞的方式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降低结构振动响应。通过谐波平衡法开展了阻尼减振效果分析,获得了在不安装阻尼环、安装长方形截面阻尼环和安装圆形截面阻尼环3种工况下的相对响应幅值。通过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法在不同叶片上进行敲击,测试获得3种工况下风扇叶盘前4阶模态对应的阻尼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励下,不安装阻尼环、安装长方形阻尼环和安装圆形阻尼环的相对响应幅值分别为0.126%、0.98%和0.168%,圆形阻尼环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在配合关系合理的情况下,阻尼环与配合槽道摩擦接触消耗能量,降低了风扇整体叶盘的响应,增大了叶盘的低阶阻尼比。研究结果对工程上整体叶盘结构减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马宝印;
李军伟;
张海龙;
赵桂琦;
张智慧;
席运志;
王宁飞
-
-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推进系统中热声压力振荡的危害问题,对热声压力振荡的抑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一种平面火焰圆柱形燃烧室实验装置,根据此实验系统,开展阻尼环及其安装位置对热声压力振荡抑制影响的实验,并通过理论计算对实验规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无阻尼环时燃烧室内激发出频率为115 Hz,振幅为119 dB的1阶压力振荡;安装阻尼环后使得1阶压力振荡幅值减小至81 dB,降低约32%,但同时也激发出较弱的高阶振荡;当阻尼环向燃烧室出口移动,1阶压力振荡幅值进一步减小,降低约13%,而高阶模态振荡幅值略有增加.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吻合较好,表明:阻尼环增加系统阻尼,从而有效抑制了热声压力振荡;且阻尼环靠近出口处阻尼更大,抑制效果更明显.
-
-
赵天环
-
-
摘要:
国内目前主流的连续酸洗轧机生产线,均使用的是同步电机,优点是速度响应快,速度控制精度高,功率因数高,发热量较小,温升低,缺点是是结构相对复杂,需要励磁电压、电流调节控制,电刷需要定期更换,维修量相对较大,对检维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酸轧线主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漏油和扫膛的故障原因,找出了故障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便于提前发现故障和免于事故再次发生.
-
-
杨普淼;
张银仙;
许岩;
杨布雷;
陈光雄
-
-
摘要:
提出采用阻尼环车轮来抑制地铁钢轨波磨现象的发生和延长轮轨使用寿命.基于小半径曲线轮对饱和蠕滑力引起摩擦自激振动产生波磨理论,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阻尼环、导向轮对、钢轨、轨枕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复特征值方法研究有无阻尼环、阻尼环阻尼系数(β)、阻尼环安装位置以及单侧阻尼环宽度D对钢轨波磨的影响.结果 表明:阻尼环车轮能有效抑制波磨产生;随着β的数量级增加,阻尼环抑制波磨能力加强,当β=1×10-3时,能完全抑制波磨;阻尼环安装位置对波磨抑制能力没有明显影响;阻尼环安装在轴侧时,其宽度变化对波磨抑制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而阻尼环安装在外侧时,随阻尼环宽度的增加其对波磨抑制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存在最优宽度,使得阻尼环车轮的波磨抑制能力最佳.
-
-
黄修长;
丁泉惠;
王勇;
王森;
华宏星
-
-
摘要:
飞轮在发射段由于受到安装界面的振动与冲击,会发生振动放大现象,为抑制该振动放大,工程界提出了采用阻尼环的抑制方式.但是针对阻尼环抑振机理的研究显见公开文献发表.针对此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理论模型,对发射段飞轮轮体振动放大机制和阻尼环抑振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了优化黏弹性阻尼参数,建立了飞轮-阻尼环的等效多自由度模型,给出了最优阻尼的表达式.结果 表明,飞轮结构的“拍动振型模态”是其在发射段的轴向共振放大模态,导致轮体结构发生挠性大变形;阻尼环能够有效减小飞轮挠性变形的机理主要有两个:一是阻尼环的某阶模态与飞轮结构“拍动振型模态”相互作用,阻尼环充当动力吸振器;二是通过黏弹性阻尼耗能.对安装阻尼环的飞轮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频响函数对比验证了所揭示的机理.
-
-
-
王逸龙;
曹登庆;
杨洋;
张立伟
-
-
摘要:
结合动力减振器与干摩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以研究减振为主要目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阻尼环.以某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了带阻尼环的转子-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数值求解系统的振动方程,并分析其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动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阻尼环的安装刚度、安装阻尼、摩擦力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阻尼环相比,新型阻尼环对转子-齿轮传动系统在高频范围内的弯扭耦合振动影响较明显;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阻尼环的结构参数,将对系统在高频范围内起到明显的减振效果,包括:转子的弯曲振动和齿轮的扭转振动;阻尼环的结构优化设计对转子-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
-
李华;
陈泓宇
-
-
摘要:
#3 unit of the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a overspeed test (120% of rated speed) appears the lower end of #1 magnetic pole damping ring unilateral removing groove and falling,and the connecting sheet deformation phenomenon.so,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damping ring removing groove,and puts forward the reliable solution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imilar new building power plant.%某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在进行过速试验(120%额定转速)后出现1号磁极下端部的阻尼环单侧脱槽下坠、连接片变形现象.对此,本文重点介绍了阻尼环脱槽原因分析、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对类似新建电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王海龙;
苗彩凤;
王书枫;
王艳武
-
-
摘要:
重点阐述这种新型的阻尼环拉片的结构以及其优点.水轮发电机阻尼环设置在磁极铁心上,相邻的阻尼环采用连接片连接.对阻尼环进行应力计算时,如果阻尼环伸出磁极铁心的部分自身无法承受自身的离心力,就需要采用阻尼环限位结构,保证阻尼环不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破坏.传统结构采用圆钢或者锻件生产阻尼环拉杆用于阻尼环限位.为此,我们研究了一种节能新型的阻尼环拉片结构,采用高强度磁轭冲片钢板边角余料制作.
-
-
邹强;
周信;
江波;
陈灵通;
王志刚
- 《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通过半消声室声辐射测试,对比分析阻尼环与车轮本体之间的预紧力、环截面直径以及环数的变化对车轮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紧力的增加,车轮的降噪效果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阻尼环由单环增加到双环,降噪量有所提高,但并非成倍线性增长,而阻尼环截面直径的变化对车轮振动声辐射影响不显著.
-
-
HUANG Xiu-chang;
黄修长;
DING Quan-hui;
丁泉惠;
WANG Yong;
王勇;
WANG Sen;
王森;
HUA Hong-xing;
华宏星
- 《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
摘要:
为保护飞轮在航天器发射段受到强大振动冲击力和加速度过载的情况下轮体结构和轴承组件不受损伤,提出了阻尼环这一抑振措施。飞轮在发射段由于受到安装界面的振动与冲击,会发生振动放大现象,为抑制该振动放大,工程界提出了采用阻尼环的抑制方式.但是针对阻尼环抑振机理的研究显见公开文献发表.针对此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理论模型,对发射段飞轮轮体振动放大机制和阻尼环抑振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了优化粘弹性阻尼参数,建立了飞轮-阻尼环的等效多自由度模型,给出了最优阻尼的表达式.结果表明,飞轮结构的“拍动振型模态”是其在发射段的轴向共振放大模态,导致轮体结构发生挠性大变形;阻尼环能够有效减小飞轮挠性变形的机理主要有两个:一是阻尼环的某阶模态与飞轮结构“拍动振型模态”相互作用,阻尼环充当动力吸振器;二是通过粘弹性阻尼耗能.对安装阻尼环的飞轮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频响函数对比验证了所揭示的机理.
-
-
-
-
-
高杰
- 《第九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给出了确定直线对撞机参数的一般程序,作为一个例子,给出了超低束团电量时的参数表.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束流参数和对撞点以及阻尼环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于17km的阻尼环,它的能量被建议由5GeV升到7GeV.然而,对于6km的阻尼环能量为5GeV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