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防卫反应

防卫反应

防卫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686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植物科学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等;防卫反应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元存、王冬梅、王金生等。

防卫反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6866 占比:99.93%

总计:166983篇

防卫反应—发文趋势图

防卫反应

-研究学者

  • 梁元存
  • 王冬梅
  • 王金生
  • 何晨阳
  • 刘爱新
  • 刘迪秋
  • 窦道龙
  • 董汉松
  • 郑庆伟
  • 何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庆伟
    • 摘要: 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我国食品安全。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通过感知病原菌的存在,迅速启动防卫反应、保护植物免受侵害,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研究组前期合作发现,抗病蛋白(ZAR1)在体外激活后能够组装成一个五聚体的复合物,并命名为抗病小体。
    • 刘冬
    • 摘要: 激发子是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和抗逆性的小分子或大分子物质.本文概述了激发子的主要种类及其诱导的植物生理变化和信号传递途径.
    • 艾干; 郑芷若; 张小艺; 朱海; 李田丽; 夏庆月; 窦道龙; 景茂峰
    • 摘要: 近期研究发现,声波可以激发植物的防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性.然而,植物感知声波诱导抗病的分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选定特定频率和振幅的声波处理拟南芥,考察拟南芥与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互作的影响.结果 表明,声波预处理后植株叶片中的细菌生长量相比于对照组降低87.5%.利用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拟南芥共有317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有232个上调表达基因,85个下调表达基因,并且这些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防卫反应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2个防卫反应关键基因PR1和FRK1显著上调表达,说明声波处理可以通过激活拟南芥的基础防卫反应,增强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的抗性.最后,利用MEME软件分析声波处理后上调表达的基因的保守转录元件,鉴定了“AAXXAGAGAG”等3个特异性响应声波的转录元件.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声波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植物的抗性,这为把声波用于作物病害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郑庆伟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双生病毒C4蛋白抑制植物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的新机制,阐明双生病毒逃逸寄主防卫反应的分子机理,为双生病毒的防控及抗双生病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
    • 夏启中
    • 摘要: 在植物的生长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可以是通过互利共生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而妨碍植物的健康生长,后者就是植物的病原菌.植物利用两类内在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侵染产生防卫反应,第一类免疫系统被称为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启动的免疫反应,对许多种微生物的常见分子识别并产生反应;第二类免疫系统被称为激活物启动的免疫反应,对病原菌毒性因子产生反应,这些毒性因子直接或间接通过对寄主目标起作用.对植物免疫功能及其机理的深入了解,为作物遗传改良和大面积生产中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 邢小萍; 周荣华; 张盼盼; 袁虹霞; 李洪连
    • 摘要: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严重危害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原物之一。为揭示该线虫侵染后合胞体建立早期病原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机制,以H.filipjevi易感材料温麦19和抗性材料抗线2号为研究对象,应用real time PCR分析了线虫侵染后不同时段10个可能与防卫相关的UniGenes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细胞结构相关的基因UniGeneAK335102(GenBank ID,下同)在抗线2号中的表达量高于温麦19,而另一个与细胞结构相关的UniGeneDR737925在温麦19中的表达量高于抗线2号。与应激相关的一个UniGene JV948284在侵染后各时段,在温麦19中的表达量均远高于抗线2号。与抗性相关的UniGene JP233598在接种线虫3 d以后,在抗线2号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温麦19;UniGene JP852719(Ascorbate peroxidase)基因在抗、感材料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UniGene(CV767657)TIFY 3A-like protein在温麦19中的表达量随接种后时间延长而降低,而在抗线2号中的表达量仅在接种后3、9 d时的表达量相对较高。信号转导相关UniGeneCD87797与WRKY转录因子家族UniGeneEU665453,在温麦19中的表达量随接种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在抗线2号中则逐渐降低。MYB转录因子UniGene JF951950的表达量在温麦19中接种早期较高,而在抗线2号中接种后期较高;另一MYB转录因子UniGeneAK330737(similarity to Os06g0258000)在抗线2号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温麦19。综上所述,在菲利普孢囊线虫侵染后的早期,10个可能与防卫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在抗性和易感材料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此结果对揭示小麦对菲利普孢囊线虫抗、感的分子机制有一定启示。
    • 张燕; 夏更寿; 赖志兵
    • 摘要: Botrytis cinerea,the gray mold fungus,is a broad host-range necrotrophic agent. This necrotrophic fungus adopts diverse virulence strategies to aggress host plants. And correspondingly,defense responses of host plants are multifaceted and genetically quantitative. PTI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immune responses to B. cinerea. In this review,recent advances in signals eliciting PTI and recognition, transmission of B. cinerea signals,transcriptional factors an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plant hormone regulation,resistant cellular events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are summarized.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in gray mold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particularly pointed out,for the purpose of resolving problems resulted from using chemical pesticides only.%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是寄主范围较广的死体营养型病原微生物,采用多种毒性策略侵染寄主植物,与此相对应,植物进化出多层次的灰霉抗性,在遗传学上呈现数量性状的特征,其中PTI是植物抗灰霉病菌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PTI信号及识别、灰霉病菌信号的传导、抗灰霉转录因子和表观修饰、植物激素的调控、抗灰霉细胞学事件及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特别指出具有实践应用潜力的抗病因素和方法,以期解决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问题.
    • 吴健; 周永明; 王幼平
    • 摘要: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每年导致油菜(Brassica napusL.)产量损失10%~ 20%,是制约我国油菜生产最主要的病害.培育抗(耐)病油菜品种是防治油菜菌核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油菜一核盘菌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在核盘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存在活体营养型阶段;(2)草酸提供的pH酸性环境,而非草酸本身,是核盘菌的必需致病因子;(3)核盘菌有效利用效应蛋白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或者诱导寄主细胞坏死以帮助其侵染;(4)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具有中等遗传力,为数量抗性;(5)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引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是油菜对核盘菌产生数量抗性的主要根源;(6)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抗(耐)病油菜材料防卫反应更加剧烈,能有效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及时清除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抑制细胞死亡.核盘菌一油菜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油菜抗菌核病育种.
    • 李磊; 贡豪; 李韬
    • 摘要: 很多植物通过过敏反应产生广谱抗病性,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的解析以及相关基因的研究对培育广谱抗病品种、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类过敏反应介导的抗病性可大致分为活性氧迸发、信号分子的传递以及抗病系统的激活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抗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