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闽南

闽南

闽南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中国文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3篇;相关期刊688种,包括炎黄纵横、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置业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2007年年会、全国第八次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等;闽南的相关文献由1478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长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刘启华等。

闽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8 占比:97.8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23 占比:1.57%

总计:1469篇

闽南—发文趋势图

闽南

-研究学者

  • 林长华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刘启华
  • 展华
  • 林南中
  • 何以安
  • 孙传勇
  • 庄耿忠
  • 王天然
  • 苏惠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涛
    • 摘要: 陈景肃是福建漳州漳浦县人,确曾师从高登,其仕履仅朝奉郎、仙游知县、朝请大夫、南恩州知州可考。陈景肃的字、号无考,并无数字郎名,其具体故里聚落实不可知。陈景肃与其友人、门生组成的"渐山七贤"未见载早期地方志,所作诗文多不可信。明代中期,陈景肃故里漳浦、诏安为推行王化,陈景肃的形象由名宦向名儒进行转变,相关"历史遗迹"先后被采编到地方志中。清初,由于陈景肃历史地位的不断提升,出现了托名陈景肃的诗文。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摘要: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学等栏目,欢迎校内外教师及科研人员投稿.
    • 王怡苹
    • 摘要: 论文梳理了海外移民与闽南澳头侨乡传统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传承,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侨乡文化景观的多元拓展。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各地侨乡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在以厦门为核心的闽南区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澳头侨乡活用涉侨历史文化遗存,持续以活态、动态积累而形成多重性的文化景观,如闽南古建、番仔楼、妈祖信仰等。近年来,澳头以乡村振兴政策为推动侨乡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发挥侨乡开放包容的优势,多元活用各种涉侨人文景观,从海港侨乡逐渐发展为国际化侨乡小镇。澳头的转型发展为进一步拓展侨乡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为长时段的侨乡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杨彦杰
    • 摘要: 闽南地区的客家人是福建客家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漳州。从闽台关系史的角度说,研究闽台客家离不开对漳州客家人的探讨。台湾地区《张氏族谱》是清代漳州客家人移往台湾地区的一个案例。这支张氏从清朝初年就开始移往台湾地区,经历了诸多艰难曲折。一份难得的族谱资料就是一幅珍稀的历史画卷。这份族谱从具体而微的视角呈现了清代闽南客家人渡往台湾地区的历史细节,以及他们与闽南人的某些不同文化特质。从史料学的角度说,进一步收集、整理、解读珍稀的客家族谱并做好对接工作,对于深化两岸客家研究,夯实学术研究的史料基础,仍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 刘启华
    • 摘要: 自然界的古榕有着“一榕盖九亩,长寿逾千年”的独特魅力,是造化干锤百炼的作品,苍老古朴,盘根错节,雄浑霸气,观之心旷神怡,令人妙趣横生,榕树又寓意吉祥长寿,多年来一直备受南方盆景人喜爱。闽南盆景技艺传承人、厦门柯家花园园主柯成昆先生最是痴迷榕树盆景,不仅佳作频出,还在推广榕树盆景文化方面贡献卓著。
    • 张琨健
    • 摘要: 随着古建修复用砖需求大大增加,如何使用现代工艺大批量生产传统胭脂砖,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对闽南地区的胭脂砖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了废弃土烧制闽南胭脂砖工艺,并对烧制出的胭脂砖进行了结果表征。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闽南地区胭脂砖的质量良莠不齐,传统烧制工艺并不直接适用于废弃土制备胭脂砖,应从机械化制胚、可控气氛烧制、流水线生产等方式,对传统砖窑进行改造升级。
    • 巩晓昕
    • 摘要: 在宗族观念强烈的闽南地区,同姓族亲往往会选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因此,家族式的居住方式在“分家而不离家”的观念下形成排列有序的建筑群落。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整体考虑的古建筑群因地制宜,其体现出的建造智慧不仅解决了人与建筑、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还展现出当地建筑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文章以南安市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为例,分析蔡氏宗族为营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所进行的生态实践,总结出蔡氏古建筑群所包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建造技术,并为现代建筑提供源源不断的参考价值。
    • 林振礼
    • 摘要: 朱熹生平仕宦及与师友门人讲学论道起于东南,足迹则涉闽、赣、浙、皖、湘、粤,交游遍朝野。其唱和、题榜、题铭、题箴、序跋、像赞、书札、墨迹等,未尝辑录而亡佚的不在少数,遗留于《全书》之外文献,以及方志、碑刻、谱牒乃至民间秘藏者,尚需继续搜集、整理、辨伪、考订。前辈时贤诸先生辑佚考证厥功至伟,然于其蕴涵仍存歧异。朱子初仕任闽南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既与名儒陈知柔等交游,又曾长途奔赴粤东潮州往见大慧禅师,涉及行迹交游之佚文,尚需进一步辨析。兹对其佚文数例发隐探微,考异补证,去伪存真,冀以有助于对朱子生平思想的理解。
    • 袁梦
    • 摘要: “出砖入石”是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常见的建造工艺。工匠就地取材,采用石、砖及灰土砌筑房屋,石材与红砖交相辉映,形成错落有致、红白相间、自然质朴的独特效果。“出砖入石”施工工艺,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建造的独特见解和智慧。在当代建筑中,也传承和发扬了“出砖入石”这一经典做法。探究来源,传承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改革,是吾辈建筑人的责任和追求。
    • 刘启华
    • 摘要: “一榕盖九亩,长寿逾千年”正是本期榕树盆景最传神的风骨,该作是闽南盆景技艺传承人、厦门柯家花园主人柯成昆先生新近的力作,高145cm,基部直径68cm,左右展幅达360cm,气度恢弘有遮天蔽日之态,恍如孔雀开屏,满树苍翠中蕴藏着吉祥寓意。这是一件极具年功的榕树盆景佳作,根盘斑驳苍古,四面抓地,展示的正是千年古榕扎根大地的定力。主干沟壑遍布,坑坑洼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