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闲情赋》

《闲情赋》

《闲情赋》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1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专利文献1300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天中学刊等; 《闲情赋》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力之、吴合娜、张虎升等。

《闲情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8.00%

专利文献>

论文:1300 占比:92.00%

总计:1413篇

《闲情赋》—发文趋势图

《闲情赋》

-研究学者

  • 力之
  • 吴合娜
  • 张虎升
  • 李剑锋
  • 王振泰
  • 董晔
  • 陈柏桥
  • 韩雅薇
  • 丁永忠
  • 云初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李剑锋
    • 摘要: 纵观历代对《闲情赋》的理性阐发,读者常拘束于道德和政治,其共同的接受视野主要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儒家文化价值观念.萧统是《闲情赋》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其否定该赋“卒无讽谏”的批评引发了后代读者的争论.萧统的否定并没有影响唐宋金元读者对《闲情赋》的认可、喜爱和模拟,苏轼是《闲情赋》阐释的第二读者,他针对萧统的批评提出该赋如《诗经·国风》“好色而不淫”,远承楚骚.元代读者认为《闲情赋》无妨渊明“处士节”.明清读者对《闲情赋》的解读多从儒家正统立场给予阐释和拔高.传统读者虽对《闲情赋》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有所阐发,但对情爱的解读难免有误解为“情色”的局限,这有待于依托现代社会形态的现代性爱观念的传播和普及.
    • 蒙蒙
    • 摘要: 天气回暖的时候,我收起厚重的衣物,换上轻盈的春衫,赏明媚春光。我路过一个梨花院落,鸟儿飞离草巢,相继跃上枝头。有风吹来,落花满地,暗香盈袖。这春天的风物不只是花与鸟,还有飘逸的罗裳。晋制襦裙较为宽松,风吹衣袂飘飘而举。这样的装束,总令我想到陶渊明的《闲情赋》里的句子:“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 石佳玉
    • 摘要: 陶渊明在《闲情赋序》中便指出此赋是"继作",《闲情赋》不仅继承了楚辞,特别是屈原作品中以香草美人意象寄情言志的创作传统,也吸收了历代抒情小赋的艺术创作手法,在继承中又有所创新.骈散结合的句式、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强烈的情感抒发,使《闲情赋》成为赋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陶渊明借助意象之间的关联和隐喻来表白心迹,创造性地使用"十愿十悲"的抒情句式,通过"十愿十悲"大胆炽热的"爱情宣言"侧面塑造佳人形象,这些都是以往作品中所不具备的.
    • 李国翠
    • 摘要: 《闲情赋》中的美人形象在继承前代《定情赋》和《静情赋》的基础上,更加丰满立体,而且对其进行塑造的方式更加多样.美人形象象征着圣明君主和有德之人,体现出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与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 范子烨
    • 摘要: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对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认为《闲情赋》乃是"白璧微瑕".此说的提出,主要是由于赋中那耀眼的"十愿".萧统对《闲情赋》的责难,无疑是用道德价值取代了艺术价值,以宗教情结绑架了文学创作,以个人趣味充当了批评标准,所以我们只可视为一家之言.萧统的文学观念本来也是多元的,他自己也创作艳诗,所以他没有删除《闲情赋》,但是,限于自己的特殊身份,也就不能将此赋编入《文选》,同时又必须对"十愿"进行公开的批评,这实际就是一种身份性或者说政治性话语,其内心也未必不喜欢《闲情赋》.《闲情赋》的"十愿"确实是别有情调的——其形式来自魏晋佛典,来自天竺文化,其文本脱胎于汉晋文学,来自华夏文化.陶公在"十愿"中注入浓烈的爱情,则意在破除佛家之色戒,这也是他在文化上拒斥庐山佛教的突出表现之一.《闲情赋》之所以感人至深,正是由于诗人以蝉联而出的"十愿"对人性所作的华彩激扬的文学书写,在此种意义上,《闲情赋》正是一首凄婉、忧伤而又醇美的爱情颂歌.
    • 余霞
    • 摘要: 陶渊明《闲情赋》是中国辞赋史上最令人费解的作品之一,关于其赋文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通过对文本五个层次的细致分析和溯源,我们发现《闲情赋》大体根源于楚辞中的《九章》与宋玉《神女赋》《九辩》等作品.因此,《闲情赋》的主旨需要结合其繁复错综的"拟作"系统和自身进行综合考量.《闲情赋》的主题肯定与爱情相关,但并不能坐实为陶渊明自身真实的爱情经历.对《闲情赋》谱系和渊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中国辞赋作品时,打开视野,从源流的角度探讨单篇赋作,从而得出更合理的结论.
    • 陈一平1
    • 摘要: 读《归去来兮辞》,先要了解“辞”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对此各家著述似乎都没说清楚。有人说“辞”本专指《楚辞》,后来将模仿《楚辞》的文体也称作“辞”。但是《归去来兮辞》与《楚辞》相去甚远,为什么说是模仿《楚辞》?也有人说“辞”即赋,故并称“辞赋”。但是《陶渊明集》第五卷“赋辞三首”,分别是《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可见在陶渊明眼里,赋是赋,辞是辞,分得可清楚了。
    • 侯洪震
    • 摘要: 陶渊明《闲情赋》的主旨历来说法颇多,据陶渊明之前的文人所作与此主题相关的作品以及陶渊明的诗文来看,陶渊明《闲情赋》的主旨可能是陶渊明欲通过调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来使自己心境平和,礼仪与爱情只不过是他生活中需要调节的一点而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