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24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6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518118篇;相关期刊446种,包括科学发展、华东经济管理、上海城市管理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三届中国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国际会议等;长三角城市群的相关文献由1287位作者贡献,包括郁鸿胜、何骏、高丽娜等。

长三角城市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18118 占比:99.84%

总计:518942篇

长三角城市群—发文趋势图

长三角城市群

-研究学者

  • 郁鸿胜
  • 何骏
  • 高丽娜
  • 方大春
  • 崔大树
  • 曾刚
  • 王垚
  • 胡艳
  • 周正柱
  • 朱玲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娟珠; 徐泽潭
    • 摘要: 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选取全球人造不透水面、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夜间灯光、道路、人口等多源数据,从土地利用、人类活动、道路设施3个视角出发构建分区指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域空间进行划分,并探讨城市边缘区的时空分异与扩展特征.结果表明:使用多源数据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城市边缘区具有可行性,空间分区的3个指标较为合理;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将长三角城市群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3类;2012-2018年间城市边缘区占长三角城市群总面积的比例由7.82%增长至11.27%,年均空间扩展强度指数为7.35%,城市边缘区面积扩展呈现集聚特征,热点区主要位于江苏省大部及浙江省北部,冷点区则分布于安徽省大部和浙江省南部.
    • 严莹婷; 陆小曼; 王嘉佳; 陈命男; 周立国; 马蔚纯
    • 摘要: 基于静止卫星高分四号(GF-4)遥感数据,利用6SV辐射传输模型与暗目标算法进行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遥感反演;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面监测站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气象资料等数据,采用物理订正方法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大尺度空间连续的PM_(2.5)浓度遥感反演;最后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反演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F-4反演的AOD结果分辨率较高,空间连续性好,与AERONET地基监测相关性R达到0.82;利用GF-4 AOD的PM_(2.5)估算模型精度较高,模型估算PM_(2.5)浓度与地面实测数据拟合度R^(2)为0.74;在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建模情景下,交叉验证R^(2)依次为0.67,0.59,0.63和0.7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0.40,7.42,10.10,13.34μg/m^(3),表明GF-4卫星适用于区域PM_(2.5)浓度监测.
    • 王垚; 朱美琳; 王勇; 李萌; 孟晓东
    • 摘要: 文章基于“统计数据+大数据”的多源数据,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构建城市群碳中和潜力评价体系,测度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指数,分析碳中和潜力空间格局与聚类特征,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呈现明显的空间一致性,并且存在明显的省域空间差异;空间聚类表现为城镇化主导、产业主导、生态主导、交通主导4种类型,呈现出典型的地域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构建“碳排权—发展权”区域协调机制、实施“以碳定人”的城市规模管控及开展“因城治碳”的国土空间规划等策略建议。
    • 于秋阳; 王倩; 颜鑫
    • 摘要: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2008—2018年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其收敛性检验、空间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发现,该区域文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协调度整体仍较低,且围绕省域核心城市呈现增长极效应。其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波动并形成“小圈层”,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旅融合的影响作用要强于文化产业。因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注重构建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互补,发挥增长极作用,提升国际化水平。
    • 孙婧; 吴忠才
    • 摘要: 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杜宾模型以及空间效应分解等研究方法,探索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8年旅游流的时空分异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各个城市旅游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旅游流的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局面;(2)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具有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状态往往以高—高和低—低组合为主;(3)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行社数量、旅游资源禀赋和外商投资都对本地区的旅游流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各影响因素的空间交互作用却存在不同的正负性,当邻近地区外商投资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中的星级宾馆数量增加时,会对本地区旅游流产生过道效应和竞争效应;(4)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整体增长的核心积极因素是市场规模,消极因素是区域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
    • 宋雨寒; 龚征旗
    • 摘要: 文章首先对城市群及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政策建议,为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 陈甜甜; 刘红梅
    • 摘要: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2012—2020年数据为样本,探究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可以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通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变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且现阶段均产生负向影响。因此,为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城市间的一体化发展,增强要素流动性,提升协同集聚水平。
    • 孙茜; 黄丽
    • 摘要: 利用2005—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风险投资事件和联合专利申请数据,构建风险投资网络和绿色技术创新网络,采用二次指派程序方法探究地理、经济、制度和社会邻近性对风险投资网络和绿色技术创新网络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风险投资网络与绿色技术创新网络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上升,高协调水平区域在空间上呈“Z”型格局,整体协调水平从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逐渐提高;4项邻近性指标对2个网络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邻近性、风险投资网络的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2个网络耦合协调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2个网络耦合协调发展影响不显著。
    • 曹广喜; 胡斐然
    • 摘要: 针对层次分析法等常见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文中运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综合指标,并运用Super-SBM-Undesirable、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分别从时间截面、空间截面来综合评价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情况。研究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26座城市间的可持续发展效率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且安徽省城市在过去十年发展历程中可持续发展效率最低;技术进步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且长三角城市群在过去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多的重复投资、冗余投资现象;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效率值虽然高于京津冀城市群,但与珠三角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
    • 唐建荣; 张玥
    • 摘要: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论,以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2009—2018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三阶段DEA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对两大城市群资本配置效率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资本配置效率高于京津冀城市群,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发展、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理论研究,文章从理清边界、协同发展等方面为促进两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