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保护、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1338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种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中国林木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等;镰刀菌毒素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淑贞、杨维仁、彭双清等。

镰刀菌毒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1338 占比:99.87%

总计:91461篇

镰刀菌毒素—发文趋势图

镰刀菌毒素

-研究学者

  • 姜淑贞
  • 杨维仁
  • 彭双清
  • 廖玉才
  • 杨进生
  • 史建荣
  • 李和平
  • 黄丽波
  • 徐剑宏
  • 董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1年12月26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主办,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承办的“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污染控制技术交流会暨新农药应用推广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刘贤金、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站长田子华、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站长郭子平、镰刀菌毒素重大成果首席科学家史建荣研究员,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以及江苏省13个设区市植保站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交流。
    • 陈新元; 董飞; 仲伶俐; 武德亮; 王淑芳; 徐剑宏; 马桂珍; 史建荣
    •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种植制度对该地区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方法]以四川省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和镰刀菌烯醇(fusarenone X,4ANIV)等5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为主的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玉米-小麦套作、水稻-小麦轮作及水稻-再生稻等种植制度对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结果]①取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中的镰刀菌毒素污染种类以NIV为主,NIV含量显著高于3ADON、15ADON及4ANIV(P0.05);②小麦样品中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ON+3ADON+15ADON+NIV+4ANIV,trichothecenes)含量显著高于水稻和玉米样品(P<0.05);③绵阳、德阳和资阳小麦中tirchothecenes含量不仅显著高于当地玉米及水稻样品(P<0.05),而且显著高于其他主产区的小麦、玉米及水稻样品(P<0.05);④种植制度对2019年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影响显著,水稻-小麦轮作方式下的小麦样品中trichothecenes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小麦套作方式下小麦样品(P<0.05),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会显著增加再生稻中trichothecenes含量(P<0.05).[结论]四川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主要毒素污染种类为NIV毒素;通过适当调整取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制度,如减少水稻-小麦轮作或再生稻种植面积,将有助于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的污染控制.
    • 徐哲; 刘太国; 刘博; 高利; 陈万权
    • 摘要: 为明确自然发病条件下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CZX)、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HNS)、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HBS)、北部冬麦区水地组(BBS) 180份小麦样品中DON、3ADON、15ADON、T-2、HT-2和ZEN共6种镰刀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显示:来自CZX小麦籽粒中的DON、3ADON与ZEN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麦区;T-2毒素在CZX小麦籽粒中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麦区;15ADON毒素含量在HNS与CZX、HBS与BBS以及CZX与BBS差异不显著,其他麦区间该毒素含量差异显著,15ADON在HNS含量最高;检出率方面,HT-2毒素均未检出;ZEN、3ADON检出率较低,DON、15ADON和T-2毒素的检出率较高.
    • 许巧
    • 摘要: 镰刀菌是污染粮食和饲料的主要真菌菌属之一,可产生多种高毒性、低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如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等,这些毒素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摄入镰刀菌毒素可对动物造成多种毒性作用,包括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肠道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及致癌性等.不同类型镰刀菌毒素引起的毒性作用不尽一致,且不同毒素间存在互作效应.为此,本文对单一或混合镰刀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镰刀菌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祖智富; 田素香; 钱裕勤
    • 摘要: 谷物和相关的副产品构成了所有类型牲畜的重要能量和蛋白质来源.当谷物和动物饲料被霉菌定殖时,存在这些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污染的巨大风险.这些真菌化合物中的许多具有对动物和人类的毒性作用,并被赋予霉菌毒素的统称.镰刀菌、曲霉、青霉和链霉菌的许多种不仅是公认的植物病原体,而且还是动物和人类健康中关注的重要真菌毒素的来源.本文综述了镰刀菌毒素污染谷物和动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 刘刚
    • 摘要: 日前,浙江大学农学院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在镰刀菌侵染过程中,小麦中的防御物质腐胺诱导镰刀菌致病因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侵染过程中镰刀菌DON毒素合成和病菌致病提供新视野。
    • 雷欣宇; 李曦; 赵珊; 郑幸果; 仲伶俐
    • 摘要: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4种镰刀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50%乙腈水溶液提取,QuEChERS法净化,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C18色谱柱分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 表明,4种镰刀菌毒素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7;检出限范围为5~20 μg/kg,定量限范围为10~4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81.5%~94.5%,RSD为2.4%~8.6%.采用本方法检测四川小麦中镰刀菌毒素,450份样品总体检出率为74.2%,超标率为2.9%;4种镰刀菌毒素均有检出,以NIV和DON为主,雅安、达州和成都为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小麦中镰刀菌毒素快速确证与定量检测.
    • 董飞; 王淑芳; 张笑; 徐剑宏; 史建荣
    •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小麦中主要镰刀菌毒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探索了粒径和取样量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碎粒径为20目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1868±115μg/kg,除10目外,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和未粉碎样品;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分别为9±2μg/kg和13±2μg/kg,除40目外,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和未粉碎样品;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590±15μg/k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和未粉碎样品.在样品充分混匀条件下,取样量对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取样量的增加,精密度会得到提高.因此,采用本研究方法检测小麦中主要镰刀菌毒素时,样品应完全粉碎过20目筛;同时,可适当增加取样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
    • 董飞; 徐剑宏; 仇剑波; 刘馨; 祭芳; 史建荣
    • 摘要: 近年来,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为主的镰刀菌毒素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部分小麦主产区污染形势严峻,严重影响我国小麦产品质量安全及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现状,对镰刀菌毒素污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评述,以期提高人们对镰刀菌毒素污染的认识,促进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控制与治理.
    • 陈祥兴; 孟令霞; 张相伦; 魏湘璎; 袁凯; 董炳敏
    • 摘要: 镰刀菌是一种能在谷物中轻易分离出来的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镰刀菌的代谢产物是镰刀菌毒素,包含多种毒素,具有生殖毒性、细胞毒性、血液毒性、肝肾毒性、免疫毒性等特点,尤其是对动物肠道健康造成明显的伤害.文章重点阐述镰刀菌毒素的种类和毒性及其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