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52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4937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20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等;交换价值的相关文献由53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奇平、王海明、邱兆祥等。

交换价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4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4937 占比:99.30%

总计:75465篇

交换价值—发文趋势图

交换价值

-研究学者

  • 姜奇平
  • 王海明
  • 邱兆祥
  • 张云德
  • 朱健
  • 洪大璘
  • 白暴力
  • 邹柏松
  • 钱星
  • 陈振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奇平
    • 摘要: 3.创造新价值回到互联网,数据产生的价值是什么价值?按照“生产要产生新价值,新价值不同于交换价值”的观点,价值指出了我们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作为生产目的,具有内在价值。因为生活与消费结合在一起,就是消费本身是生活。比如我要给自己浇花,是不是生产性?因为我得到了幸福活动,没有在市场进行交换。但从这种活动中“产生”了幸福快乐。
    • 朱国华
    • 摘要: 加缪的名著《局外人》出版后,域外研究可谓浩如烟海。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值得阐发:1.从文本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语言和叙事;2.从三种不同层面的“荒谬”说来阐释《局外人》的精神内涵,分别为默尔索个性的荒谬、存在主义的荒谬和作为社会批判的荒谬;3.从两种社会理论的认识框架来把握该小说的可能意义,关涉的主要是康德目的王国与马克思交换价值的理论。文章最后结合基拉尔的分析,通过《局外人》与加缪晚期小说《堕落》的对比,尝试指出《局外人》艺术上的某些局限。
    • 温权
    • 摘要: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质上是对货币权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以“交换价值”“平均利润”以及“生息资本”为节点,马克思不仅在概念维度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从“因何所是”到“确如其是”及至“是其所是”的形而上学追问,更从现实层面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提供了“发生学”“过程论”与“目的观”依据。它们作为《资本论》的核心议题,无异于马克思理解资本主义的三个递进层次:对资本主义“所谓何物”的认识论再现,既是在本体论维度确证资本主义“自我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据,又为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逻辑学线索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素材。这就意味着,与马克思用货币权力的社会化史诠释资本主义“从哪里来”的概念实然性相对应,我们应当在社会性个体的实践史中不断确证资本主义“往何处去”逻辑应然性,从而实现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扬弃。
    • 陈飞
    • 摘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产品没有普遍性地采取商品形式,商品并未成为社会结构的核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对商品进行哲学思考才可能获得普遍性意义。二重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取代具体劳动创造了一个颠倒的社会现实,塑造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资本论》对商品及其二重性的分析具有深刻的社会认识论意蕴,这种社会认识论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客观描述,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批判。在对商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历史特殊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悖论性。
    • 姜奇平
    • 摘要: 使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使抽象价值从属于具体价值,作为学派一级成体系的思想,首推生态马克思主义。这是它的价值论的纲领性主张。生态马克思主义具有“后”学派的特征。这个“后”,就是在工业化之后。数字化正好就位于工业化之后,它们在价值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指向。数字经济学关于第三重价值的观点,直接师承自这种理论。数字经济学提出的使用权中心论,其价值论前提就是“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抽象价值从属于具体价值”。
    • 冯兴元
    • 摘要: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特别提到由约翰?劳最早提出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斯密指出:“使用价值最大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在交换中具有最大价值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
    • 蒋言
    • 摘要: 无因管理报酬请求权是《民法典》解释的争议问题之一.报酬在语义上存在多种可能的含义,基于《民法典》的体系解释,无因管理语境下的报酬应限定为管理人劳动的等额对价.管理人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其判断的核心在于管理人因无因管理所消耗的劳动力是否具有交换价值.当且仅当无因管理行为属于管理人职业范围之行为时,管理人方可享有报酬请求权,在解释上通过《民法典》第979条所规定的费用偿还请求权的扩张实现.在数额标准上,基于劳动力交换价值的形成机制,报酬请求权应遵循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中的管理人技能水平要素标准相结合的复合性标准.
    • 李想
    • 摘要: 作为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至今已有153年的历史,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研究《资本论》,学习其中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可以进而学习到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之路,从而坚定自身的共产主义信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贡献自身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 王琳
    • 摘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品牌,品牌是价值创造的工具,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保障。当前,新消费蕴含于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之中,处于成长期。消费与数字变革紧密结合,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品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依靠对产品本身的评价来评判一个品牌,而是认为品牌不仅仅只代表产品,还代表着企业的特定行为。
    • 姜奇平
    • 摘要: 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在于以附加价值形式存在的差异化、多样化、异质性的新价值,是从工业经济无差异化、非多样化、同质性的价值中,经矛盾运动自然发展出来的.这种价值体现着质量、创新和体验的本质.从供给角度内生质的差异性,称为创新;从需求角度内生质的差异性,称为体验;当供求平衡时,合称质量.这里的质量,不是指产品质量,而是生活质量,分为高质量发展与低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本质上必然是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经济.本文从形式与实质两方面探讨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以增加值对应工业经济创造的交换价值,以附加值对应数字经济创造的新价值.区分出"创造新价值"对于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不同含义,将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从一般交换价值中分离出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