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鼓

铜鼓

铜鼓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83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民族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2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大众文艺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年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13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等;铜鼓的相关文献由691位作者贡献,包括牙运永、谭安益、蒋廷瑜等。

铜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3 占比:85.3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1.17%

专利文献>

论文:92 占比:13.47%

总计:683篇

铜鼓—发文趋势图

铜鼓

-研究学者

  • 牙运永
  • 谭安益
  • 蒋廷瑜
  • 万辅彬
  • 刘良源
  • 牙淑敏
  • 王震
  • 程昕明
  • 罗明金
  • 诸小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富强; 方少聪
    • 摘要: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常见的礼仪重器,其器型、纹饰及塑像表达了铜鼓制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叙写了古代南方族群丰富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同时也是千百年来南方文化变迁的具象呈现。通过考察作为视觉器物的铜鼓,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南方族群独特文化之“道”,也能够理解族际和谐交往之“道”。
    • 唐文元
    • 摘要: 文章综述铜鼓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指出其具有历史悠久、传播广阔、多族共创、纹饰精美、造型优雅和礼乐重器六大特点。
    • 卢国享
    • 摘要: 铜鼓属广西地域文化产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广西特征形象文物。本设计巧妙运用铜鼓元素,将现代装饰和铜鼓相结合,整体表现了现代居室风格,也体现铜鼓人家的意义,更突出本设计的主题。
    • 李富强; 方少聪
    • 摘要: 通过对汉语诗词中的铜鼓意象流变进行研究,发现铜鼓意象极富生命力与可塑性。这段铜鼓意象的流变史实际亦是千余年来中国政治史与思想文化史的一束折射,诗史互证,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从“天下”走向近代国家的历程。唐代诗词中的铜鼓,鲜活多元,是天下一隅的“南方”风物。宋代至明代诗词中的铜鼓被置于历史世界与华夷秩序之中,是国家边界的表征,往往作为蕴含政治色彩的符号出现。清代诗词中的铜鼓成为“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象征,完全融合于当时的统治逻辑,但最终因为统治的瓦解而瓦解。
    • 刘娟; 马中元; 徐春华; 辛珂钰; 张王鹏; 李正陈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铜鼓大暴雨天气,了解大暴雨中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文章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对2021-08-25铜鼓大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资料来源、天气实况、闪电分布和天气背景;并对辐合线回波特征和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铜鼓大暴雨天气的短临预报提供识别和分析依据。
    • 钟庆禄; 陈丽娟
    • 摘要: 1992年江西安远出土了一件西汉铜提筒,是新出土的考古资料。它出土于西汉南越国的边缘地带,应为南越国流散至赣粤边界的器物,属于先秦两汉时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流行的同类铜提筒。铜提筒与铜鼓关系密切,其形制、纹饰等具有鲜明的南方特色,不同于中原黄河流域青铜文化,应为古代百越民族制造或是汉族仿制的青铜器物,是百越民族遗物的代表作品,体现了我国南方族群及周边东南亚国家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与信仰习俗。
    • 王金燕; 柳子炎
    • 摘要: 通过对壮族铜鼓的结构进行解析,根据其主要结构在平面上为中心对称的特点,确立总体建模思路。通过提取铜鼓侧面轮廓,得到鼓胸、鼓腰、鼓足曲线的拟合函数关系,进而反生成线型过渡平滑、更具美感的铜鼓侧面曲线,综合运用Revit中的“旋转、拉伸、放样”功能创建得到接近于实际的壮族铜鼓族初步模型。
    • 宋灿云
    • 摘要: 铜鼓的先祖是一种叫"釜"的煮食器,成语"釜底抽薪"说的就是它。先人煮吃完毕后把釜扣过来敲打以享受音乐,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才逐渐演变出一种独立的青铜礼乐器,即铜鼓铜鼓通体用铜合金铸成,从采矿炼铜,用黏土制造鼓芯、鼓范,在泥胎上刻镂花纹,将熔化的铜汁注入其中,焊上鼓面、鼓耳,再到最后的立雕,工序繁多,只有精湛的工艺才能制造出铜鼓珍品。铜鼓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三千多年。
    • 杨江林
    • 摘要: 铜鼓和贮贝器是滇文化重要的器物组合,是古滇社会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池,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古滇社会权力中心从铜鼓向滇王金印转变,由神权向皇权过渡.此后,大量铜鼓被改造为贮贝器.铜鼓向贮贝器的发展过程是铜鼓从权力中心向财富象征的演变,铜鼓走下神坛是滇文化由盛转衰的开始,在汉文化冲击下铜鼓和贮贝器走向消亡.
    • 黄伟; 李义凡; 黄槐武
    • 摘要: 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的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节日、喜庆、兵事、婚丧、祭祀、礼乐等场合使用的一种重器.为了对锈蚀状况做出科学的现状评估,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对玉林市博物馆馆藏7件铜鼓综合运用了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S)和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仪(ESEM-EDAX)等仪器进行了金相组织和合金成分分析以及锈蚀产物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7件器物皆为泥范铸造成型,未见热、冷加工处理现象.7件铜鼓皆为铅锡青铜合金,总体呈低锡高铅的特点.组织形态呈典型α固溶体树枝晶偏析,锡含量处于6.0%~12.2%,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等含量水平(5%≤Sn<15%);铅含量处于14.4%~28.2%,铅含量普遍较高且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高铅(10%≤Pb<15%)和高铅含量(Pb≥15%)水平,合金中高铅含量配比应为工匠有意合金配比选择;铜鼓的腐蚀类型为α固溶体富铜相优先腐蚀,保存环境主要是富氧、少氯,铜鼓表面锈蚀产物主要为绿色孔雀石和蓝色蓝铜矿以及氧化物,有少量白色白铅矿.在保护修复工作中对于这些无害锈可保留,不予处理,并注重防氧.对于铜鼓表面夹杂泥土,需进行清洗去除.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