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含量

铜含量

铜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109997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医药前沿、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2016(第七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2016全国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学术会议、2015电力行业化学检测技术及中心化验室建设论坛等;铜含量的相关文献由1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祖强、张程、徐流杰等。

铜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0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09997 占比:99.68%

总计:110345篇

铜含量—发文趋势图

铜含量

-研究学者

  • 刘祖强
  • 张程
  • 徐流杰
  • 李秀青
  • 欧军
  • 毛丰
  • 熊小庆
  • 胡麟
  • 陈冲
  • 陈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淑敏; 陈维; 刘艳华; 赵瑾; 宋裕轩
    • 摘要: 为了获取许昌市郊区土壤中铜的含量,以许昌市郊区不同区域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网格法从大棚中采集土壤样品.将样品消解获得样液,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清泥河或清潩河地区土壤中铜的含量高于标准值,其他区域符合国家标准.该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
    • 田强坤; 李超; 施艳艳; 李娟; 杨琳娟; 左仕新
    • 摘要: 云南某冶炼厂进厂铜原料中有部分批次原料中含树脂粉末,因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质,几乎不与所有的酸碱溶剂发生反应,因此采用酸分解碘量法测定含树脂铜原料中铜含量时,存在样品分解不完全、分析结果重复性和准确度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本文先对样品进行200°C固化、500°C碳化、900°C灰化处理,然后再采用酸分解碘量法检测分析,试验表明:在严格控制灰化温度、时间的条件下,样品中树脂结构被完全破坏,有效避免了样品分解不完全的问题;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20%~0.41%、相对误差(RE)为0.06%~0.27%、加标回收率为99.01%~101.16%,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含树脂铜原料中铜含量的测定。
    • 陶志民; 李延成; 王芝东; 张德镇; 麻慧琳
    • 摘要: 为分析乘用车发动机罩用铝镁硅合金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出现的晶间腐蚀问题与材料化学成分的关系,通过模拟典型时效热处理条件下三种铜含量的铝镁硅合金晶间腐蚀试验,获得晶间腐蚀深度数据并进行对比。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仪(EDS)进一步分析晶界析出相的形貌和成分,阐释了铜含量对铝镁硅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和分析,发现铜是影响铝镁硅合金耐晶间腐蚀能力的重要因素。
    • 文学; 钱建康; 汪宏辉; 王鹏宇; 郭祥; 付伟杰; 雷正龙
    • 摘要: X80钢管道铜衬垫外根焊全自动焊接过程中,装配条件的改变对铜衬垫熔化导致的Cu元素向焊缝扩散及接头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对口间隙与错边量对X80钢管道铜衬垫外根焊全自动电弧焊接接头的Cu元素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能谱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焊缝中的Cu元素含量进行表征,利用拉伸试验、常温冲击试验及背弯和侧弯试验测量不同装配条件下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口间隙大于1.0 mm或错边量大于3.0 mm的装配条件下焊缝成形质量差;在保证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的条件下,对口间隙和错边量的增大会导致根焊层底部Cu含量的增加,但不同条件下焊缝的Cu元素含量均低于0.5%(质量分数),铜衬垫的使用对焊缝Cu元素含量影响不大。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装配条件下得到的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差异较小,且拉伸试样均断裂在母材位置,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优于焊缝,而对口间隙和错边量的增加会降低接头的弯曲性能。
    • 缪乐德; 张毅; 于永波
    • 摘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钢技术委员会钢铁化学成分测定方法分技术委员(ISO/TC17/SC1)通过新工作项目提案(NWIP)投票表决了技术修订ISO 4943《钢和铁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立项。该项目开展国际间共同试验,对分析参数进行优化、拓展分析范围、重新确定检测限和精密度要求,以符合当前分析需求和分析技术实际水平。本文主要介绍ISO 4943标准修订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修订,包括对分析参数进行优化、增加次灵敏线、拓展分析范围等;采用ISO 5725和ISO/TR 21074分析ISO 4943国际共同实验数据,并重新计算修订版ISO 4943的方法精密度,与原标准相比,修订后的重现性和再现性都有显著提高。
    • 李杰阳
    • 摘要: 测定了某矿区矿石样品中铜的含量在0.005%~6.00%。样品经盐酸、硝酸溶解后,在pH 8.0~9.0的电解质溶液中,以亚硫酸钠除氧,聚乙烯醇作为极大抑制剂,使用JP-303示波极谱仪测定矿石中铜量。对方法中各种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探究,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实验。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4%~3.4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5%~101.7%。与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比对,测定结果一致。
    • 李静; 孙跃; 朱奕洁
    • 摘要: 介绍了无汞催化剂的研究概况,样品用微波消解的办法进行前处理,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汞催化剂中铜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微波消解无汞催化剂的条件及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聚氯乙烯行业无汞催化剂中铜含量的检测。
    • 魏玲; 曾春阳; 解红娟; 武应全
    • 摘要: 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K-CuZrO2催化剂.以乙醇缩合制备2-戊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采用BET、XRD、H2-TPR、CO2-TPD、TEM以及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为9%时,乙醇转化率达到极大值(99.5%),这是由于此时催化剂中各组分分散较好,CuO-ZrO2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促进了CuO的还原,使催化剂表面Cu比表面积最大;2-戊酮选择性达到最大值(35.0%),是由于催化剂表面适合缩合反应的中等强度碱性中心碱性最强.通过对反应中间物种分析,推测了K-CuZrO2催化剂上2-戊酮的形成过程:乙醇首先脱氢形成乙醛,之后两分子乙醛经缩合、分解得到丙酮,丙酮进一步与乙醛反应形成目标产物2-戊酮.
    • 唐清; 黄葡英
    • 摘要: 本文根据GB/T 14352.3-2010《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第3部分:铜量测定》对钼矿石中的铜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了测试过程中主要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性测定和工作曲线.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测定的钼矿石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047±0.002)%.
    • 张彩枝
    • 摘要: 短碘量法可以对铜精矿中的铜含量进行分析,在进行化学分析与研究中,短碘量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因素对短碘量法的实际应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在分析短碘量法实际应用原理以及优点的前提下,针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铜含量测量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控制,从而实现短碘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度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