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7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402种,包括江汉论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朝鲜-韩国学、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钱谦益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之梅、张永刚、丁功谊等。

钱谦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7 占比:99.3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69%

总计:722篇

钱谦益—发文趋势图

钱谦益

-研究学者

  • 孙之梅
  • 张永刚
  • 丁功谊
  • 方良
  • 裴世俊
  • 郝润华
  • 曹培根
  • 朱则杰
  • 李元洛
  • 李国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子悦; 孙微
    • 摘要: 杜甫长安求仕期间所作的《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等诗,以颂交游为主要目的,其意旨十分明确。但钱谦益等后代注家却牵扯史事,通过泯灭历史与诗歌之间的界线,提出了各种有违杜诗本意的讽刺说。在对这部分注解的分析中,我们能窥探到这些讽刺意味的传统诗学基础,能探究到注家误读的深层思想根源,能看到后代注家对作为“诗圣”杜甫的道德要求。这些深层因素提醒我们在面对杜诗注本时,不仅要在诗意层面做出对比以辨清杜诗本意,还要在注家行为层面对注解的产生原因和论证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
    • 姜克滨; 张兰兰
    • 摘要: 在清初的歌行诗人中,钱谦益歌行以宗宋为主,引领了诗坛宗宋之风。钱谦益歌行,诗学韩愈、苏轼,往往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有散文化的特点。钱谦益的叙事歌行多写时事,可称“诗史”,在叙事中兼有议论,或叙事中兼有比兴;他的金石、山水题材类歌行则表现出“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的宋诗特色,具雄奇奔放的艺术风格。钱谦益拓展了歌行诗的新题材,他的歌行体题画诗很有特色。钱谦益歌行是最能体现其宗宋诗风的诗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诗坛由宗唐转向宗宋的演进轨迹。
    • 谷玲玲
    • 摘要: 钱谦益阅读绛云楼所藏秘本,并于顺治年间编纂类书《红豆山庄杂录》。此书原稿已佚,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不见于《钱牧斋全集》或《钱谦益年谱》,是目前尚未被学界发现和利用的文献。柳如是对《红豆山庄杂录》进行校补,辑成《红豆村庄杂录》。《红豆山庄杂录》的学术价值在于:一是补益《钱牧斋全集》与《钱谦益年谱》;二是反映钱谦益的阅读取向与诗学思想;三是研究钱氏诗歌典故注释最佳的参考书籍,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挖掘其诗歌用典特点。
    • 孙学堂
    • 摘要: “前后七子”并称始于明末,此前“嘉隆七子”的名号已广为流传,而李开先用过的“弘德七子”之称至此方被主流文坛所知。“前后七子”并称,实质是强调二者的相似性。以此为契机,钱谦益对明代复古派展开了系统的述评,在派系关系方面,把历史上本不清晰的“茶陵派”与“复古派”分野勾勒得轮廓鲜明,并强调“前七子”反对台阁体;在派系特征方面,认为二者皆“摹拟剽贼”、缺乏个人面目,相互标榜以猎取声名。复古派的代表性言论“不读唐以后书”则被归于李梦阳名下。这些看法与事实多不相符,但大都被《明史》和《四库全书总目》所继承,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说法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的文学史常识。由此可以说,明清之际钱谦益等人把“前后七子”并称,标志着文学史上“前七子”塑造之完成。
    • 摘要: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出身世家大族,受家庭熏陶,自幼作诗,有诗名,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钱谦益去世后,成为一代宗主。
    • 王迪
    • 摘要: 钱谦益、柳如是的诗歌唱和与书画题咏,不仅践行了抒写“性情之真”的诗学观,而且体现了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文艺思想。钱谦益在画学领域主张融“灵心、粉本、学问”为一体,于书体则反对“俗书”;柳如是的书画作品书卷气甚深,带有典型的文人风格。这既表现出明清易代之际社会政治和士人心态的复杂性,更能反映文人诗歌与书画会通的发展状况,并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
    • 苏露锋
    • 摘要: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集学者、诗人、古文家和诗论家于一身,对经、史、释、道都有深入研究。在学术上,他可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家并列,但受政治污点所累,后人很少提及。
    • 翁晖
    • 摘要: 乾隆三十四年起,清高宗通过颁布上谕号令禁毁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及其板片。通过爬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概述各省督抚查缴钱著禁书及板片之经过。各省督抚在查禁钱氏著述过程中扩大范围,且有关钱氏的著述在《四库全书》纂修期间再次遭到禁毁。通过梳理此次禁书运动,侧面了解钱谦益著述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清高宗禁毁钱谦益著述事件是其思想控制趋紧的一个重要环节,此事件阻断了文学传播、破坏了文学生态,伤害了士人心理,造成连锁反应,对乾隆朝文学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 张娜娜
    • 摘要: 明末清初,以钱谦益为代表的易代士人纷纷重释“诗史”理念,并在其“诗史”创作中将公共空间的史事记录与私人向度的自我书写相结合,进行一种“自传性”作业。钱谦益在诗文补史、证史之外,加入其身份、心态、记忆的阐述,将之纳入遗民诗的传统之中,进一步开拓了诗人自我书写的空间。如在诗歌创作中,将个人影像铭刻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勾连“一人之史”与“一朝之典故”;在社交网络中,通过剪裁和提炼“他者”(当朝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进行自我言说。此外,吴梅村诉诸“野夫游女”的“面具”诗艺,钱澄之的个人年谱,杜浚的“梦忆体”等,也与钱谦益的诗史创作一道,共同呈现了易代士人“诗史”创作中的自我建构,丰富了“诗史”的美学实践与诠释体系。这些书写,为我们探求世变之际,士人在文学、艺术上的新变提供了参考。
    • 刘彭冰
    • 摘要: 《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因缘诗释证》,是陈寅恪先生晚年代表作品.1954年3月,陈先生写作此书时,已失明多年,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历时10年,完成初稿.《柳如是别传》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讨论产生了诸多有益的见解,将这些论证的文字略作整理,汇成一编,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