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钒渣

钒渣

钒渣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932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81952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河北冶金、四川冶金、铁合金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与交流会、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等;钒渣的相关文献由1445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浩、王少娜、张懿等。

钒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81952 占比:99.63%

总计:82255篇

钒渣—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英; 游本银; 常智; 袁祥; 韦善; 汪超; 彭何军
    • 摘要: 介绍了钒氮合金除尘灰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除钠之外,还含有较多的钾、硫和碳等元素,文章针对除尘灰含有较高钠钾资源的特点,开发了以除尘灰作为钠盐用于焙烧钒渣提钒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除尘灰加入量为钒渣质量20%、770°C温度条件下焙烧2.5 h,钒渣中90.2%的钒可被提取。该技术提供了钒氮合金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 殷仁涛; 罗冬梅; 陈良; 翁定崧; 肖海兵; 梁斌; 王正豪
    • 摘要: 本文以钒渣提取低价钒过程中得到的含低价钒、铬和铁的浸出液为研究对象,将真空冷却法应用于钒铁分离,铁从浸出液中以莫尔盐结晶析出,实现了铁与低价态钒、铬的高效分离并制备了莫尔盐。探究了pH值、硫酸铵添加量、反应时间、结晶时间对钒铁结晶分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度0.08 MPa,pH值为2.5,硫酸铵添加量(以n((NH_(4))_(2)SO_(4))/n(FeSO_(4))计)为1.2,反应140 min,结晶36 h的条件下,铁的去除率达86.42%,钒的损失率仅为0.52%,铬的损失率为1.64%,获得了纯度为99.23%的莫尔盐产品。
    • 徐楠; 刘超; 易永海; 蒋济军
    • 摘要: 提钒炼钢就是通过顶底复吹转炉,将铁水中的钒氧化成高价稳定的钒氧化物制取钒渣的一种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加入冷却剂控制熔池温度在碳筑转换温度以下,达到“去钒保碳”的目的。文章介绍了玉钢在提钒生产过程中,在低温低硅铁水条件下,对钒渣渣态调整的方法。通过加入硅系物料,在保证半钢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钒渣渣态,避免产出不适于下一步提取V_(2)O_(5)的废钒渣
    • 周虎; 汤恩云; 速国武; 徐刚; 熊龙权
    • 摘要: 降低合金化成本是降低炼钢工序加工成本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钒渣直接还原在微合金化钢种中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钒渣在微合金化钢种中的应用实践,达到了降低合金化成本的目的,实现了对钒钛资源的直接、高效、综合利用。
    • 秦明晓
    • 摘要: 工业上主要采用钠盐添加剂与钒渣进行高温焙烧,以期使得转炉钒渣中的含钒物相转化,获得易于浸出的含钒钠盐,但是转炉钒渣钠化焙烧过程的物相转化机制并不明确,导致后续钒的分离工作存在困难.以碳酸钠为添加剂,考察了钒渣钠化焙烧过程转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由5%添加到20%的过程中,钒渣中原有的钒铁尖晶石逐渐消失,最终熟料中仅存在Fe2O3、Fe2TiO5、NaFeO2、SiO2以及NaVO3.过量的碳酸钠添加不会使得钠化焙烧熟料发生进一步变化,15%的碳酸钠添加量即可.
    • 成勇; 刘力维; 袁金红; 何其平; 魏芳
    • 摘要: 钒渣是制备钒氧化物、钒金属材料等高钒基体产品的关键原料,快速准确掌握其成分含量是调控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使用化学湿法检测效率低、周期长,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难以满足微量元素测定需要,为此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钒渣中V、Si、Ca、Mg、Al、Mn、Cr、Ti、P的分析方法.重点试验了熔剂的配比及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熔解条件,最终优选0.10g钒渣样品采用0.80 g碳酸钾-硼酸(K2 CO3-H3 BO3,质量比为1∶1)混合熔剂在950°C熔融反应25 min的方式分解样品;通过光谱干扰试验,优选出灵敏度适宜且未受共存组分光谱重叠干扰的V 289.332 nm、Si251.611 nm、Ca 317.933 nm、Mg 285.213 nm、Al 396.152 nm、Mn 293.306 nm、Cr 267.716nm、Ti 323.904 nm、P 178.284 nm作为待测元素分析谱线,满足同时测定钒渣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试验了在构成复杂的钒渣组分与碱金属熔剂共存体系下,连续背景叠加、基体效应等影响因素对分析谱线的干扰,通过基体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其影响,并且优化分析谱线的积分区域、背景校正区域等检测条件,改善了方法检测性能.结果 表明:测定范围为0.10%~20.0% V,0.10%~15.0% Si,0.10%~10.0% Ca、Mg、Al、Mn、Ti,0.10%~5.0%Cr,0.01%~1.0%P;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000 6%~0.002 7%.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钒渣中各组分,质量分数大于0.1%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1.0%,质量分数小于0.1%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0%;钒渣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
    • 马家骏; 史培阳; 刘承军; 赵青; 姜茂发
    • 摘要: 研究了采用钙化焙烧—铵盐浸出工艺从钒渣中提取钒.分别以氧化钙和碳酸钙为钙化剂对钒渣进行焙烧,考察了不同焙烧条件和浸出条件对钒渣中钒、硅、磷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钙为钙化剂,对钒渣在n(CaO)/n(V2 O5)=1.2/1、钒渣粒度45~75μm、焙烧温度920°C条件下焙烧45 min,然后在60°C下用1 mol/L碳酸氢铵溶液浸出60 min,钒浸出率可达82%,硅浸出率低于9%,磷不被浸出,钒渣杂质脱除效果较好.
    • 王少娜; 杜浩; 贾美丽; 祁健; 陈树军; 李兰杰; 王宝华
    • 摘要: 高纯V2O5主要用于全钒液流电池、航天航空级钒铝合金以及钒系催化剂,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兴起的关键原料.本文对高纯V2O5的用途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现有高纯V2O5的制备技术,包括针对含钒液、多钒酸铵/偏钒酸铵初级产品提纯的化学沉淀净化-多级结晶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基于工艺源头变革的氯化法、梯级阳离子置换法等,并对各工艺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比较,以期为我国高纯V2O5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李娜; 沈少波; 张政; 顾金朗; 陈元圆
    • 摘要: 从环保角度考虑,目前国家对传统钒渣提钒工艺提出改进建议,新工艺要求对钒渣中钒和铬充分提取,使得浸出渣中铬含量尽可能低.经热力学的计算发现,相同的条件下铬比钒更难提取,而且添加Mg(OH)2的提铬效果要比添加MgO的更好.因此,采用将钒渣粉与碱性Mg(OH)2粉末的混合样进行高温氧化焙烧,焙烧后再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钒渣中铬.同时,研究了Mg(OH)2含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酸浸pH值对铬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铬的提取率随着碱渣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酸浸p H值的降低而增大;在焙烧温度为1000°C、碱渣比为1.0、焙烧时间为2h、酸浸pH=0.1的条件下,铬的提取率为63%
    • 邱玉超; 石俊杰; 余彬; 肖攀; 赵斐; 马文远; 李建中; 刘常升
    • 摘要: 如何低成本绿色高效回收转炉冶炼钒渣中的钒资源是保证我国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转炉钒渣成分及物相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主要钒制品生产企业提钒工艺研究现状,以钠化焙烧-水浸、钙化焙烧-酸浸等现行工艺和微波焙烧、超重力选择性分离、微生物冶金等新型工艺为例,阐述了不同工艺提钒过程的原理、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未来转炉钒渣提钒新工艺的开发应更加注重解决现行技术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如含盐废水产生量大、含铵芒硝难处理、提钒尾渣钠高难利用等问题;同时,提钒新技术的开发也应加大基础热力学数据库和有价金属微观迁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充分结合微波、超重力、超声波等非常规冶金技术的优点,实现污染的源头削减,兼顾提钒废液和尾渣中其他有价金属的循环高值利用,促进转炉钒渣提钒新工艺朝着绿色化、低成本、短流程、高收率的方向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