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融稳定性

金融稳定性

金融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3597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商情、现代经济信息、经济思想史评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博士后论坛、2011年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2010)《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等;金融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11位作者贡献,包括滑冬玲、许荣、乔丽丽等。

金融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3597 占比:99.90%

总计:163754篇

金融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金融稳定性

-研究学者

  • 滑冬玲
  • 许荣
  • 乔丽丽
  • 刘亭妍
  • 刘磊
  • 张振家
  • 戈国莲
  • 沈悦
  • 王丽丽
  • 王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刚; 林盈吟; 李文筑
    • 摘要: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持续发展。然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会导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高度波动,降低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采用119家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稳定性在金融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然而,金融创新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创新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业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经营业务,达到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目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为银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 徐义国; 韩新运; 曹敬博
    • 摘要: 本文在检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存在顺周期性特点的同时,引入带有随机波动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跨境资本规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的冲击响应方向在样本观察期内均为负向,并且响应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弱化。随后,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在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传导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货币政策因素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是否对其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通过推高M2增速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攀升。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作用原理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削弱M2增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抵偿作用,进而减少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冲击影响。
    • 刘用明; 李钊; 屈万程
    • 摘要: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因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也就具有了外部性.适度的影子银行信用规模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作用,过度的信用扩张则会带来消极影响.以金融稳定性指标和信用创造功能视角实证分析美国影子银行规模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发现,金融稳定性和影子银行规模之间无论短期或长期均存在非线性关系,影子银行规模扩张会带来金融稳定性的降低;影子银行规模增长对金融稳定性的短期冲击较大且需要更长时间消化冲击带来的影响.从功能视角看,我国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所表现出的信用创造功能具有一致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因此,规范、引导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对促进影子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刘亭妍; 滑冬玲
    • 摘要: 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个微观个体的有序运作.从微观企业着手,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与宏观金融稳定性间的关系,并从维持企业良好运营、缓解宏观金融不稳定及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 钟华星
    • 摘要: 金融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建立健全一套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高金融供给体系的质量.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然后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规模、结构、稳定性和效率等维度分析了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每个维度上讨论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侯建翔
    • 摘要: 普惠金融和金融稳定性都是近年来业内热议的话题.然而,普惠金融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并且由于普惠金融数据的稀缺性和相对新颖性,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笔者使用了来自2004-2017年间140多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两个维度考察了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结果表明:银行分支数、个人贷款率显著地降低了银行违约概率和不良贷款率,对促进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在高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影响不大;在中等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低收入国家,扩大金融包容性会显著增加金融稳定性.
    • 何红渠; 汪洋
    • 摘要: 以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探索银行公司治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董事会治理机制,特别是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的占比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同时,通过提升高管薪酬激励及分散所有权集中度也有助于提升金融系统稳定性,但董事会治理机制比所有权集中度及薪酬激励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更大.
    • 王丽丽; 韩雨晴
    • 摘要: 基于跨国调研数据,将主观因素融入金融稳定性的分析,实证检验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金融机构信心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稳定性,对降低银行、货币与主权债务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同时,金融发展程度在公众信心影响金融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加速器"作用;当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提升对于金融稳定性的促进效应会更为明显.为更好发挥公众信心对金融稳定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注重公众信心的稳定与提振,推动公众信心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 刘亭妍; 滑冬玲
    • 摘要: 如何缓解金融脆弱性、防范金融危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微观企业着手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与宏观金融稳定性间的关系.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计算得出了我国2008—2018年各季度的金融稳定指数FSI.再从企业层面选取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反映实体企业负债能力的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得出了两者的相关性,最后就如何维持企业良好运营、缓解宏观金融不稳定提出了政策建议.
    • 王丽丽; 韩雨晴
    • 摘要: 基于跨国调研数据,将主观因素融入金融稳定性的分析,实证检验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金融机构信心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稳定性,对降低银行、货币与主权债务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同时,金融发展程度在公众信心影响金融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加速器"作用;当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提升对于金融稳定性的促进效应会更为明显。为更好发挥公众信心对金融稳定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注重公众信心的稳定与提振,推动公众信心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