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石气

金石气

金石气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206204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化月刊、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金石气的相关文献由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见、范正霞、丁吉林等。

金石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06204 占比:99.96%

总计:206293篇

金石气—发文趋势图

金石气

-研究学者

  • 张见
  • 范正霞
  • 丁吉林
  • 丛文俊
  • 代晴
  • 任文岭
  • 任清
  • 俞少平
  • 倪文东1
  • 倪文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金光
    • 摘要: 清初,傅山倡导“四宁四毋”开启了清代碑学的启蒙。清代碑学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它是由思想史的演变构成的,是一种断裂式的书法变迁。与此同时,碑学的出现又激发了这一时期绘画风格的重大创新与变革。碑派书法倡导的质朴、古拙的艺术精神与雄强、浑穆的审美理念,矫正了帖学影响下绘画纤弱、柔媚的画风,使绘画的面貌焕然一新。赵之谦、吴昌硕等为代表的金石画派,以融合了碑学书法的雄厚拙朴笔意入画,为绘画注入了“金石之气”。在清末民初西方绘画激烈地冲击中国传统绘画领域时,他们以“金石入画”的变革,加上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单一的审美模式,将传统中国画推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开启了近代中国画全新的局面。
    • 郑潇
    • 摘要: 谢无量与鲁迅被称为同种类型的书家,他们都身处社会动荡的年代,但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他们不但在文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且在书法领域也有着颇多的研究。观其书作,一眼看不出其奥妙,反复体味便能发现他们都把书法的碑帖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从他们成熟的作品来看,书法风格又有着些许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谢无量与鲁迅书法风格进行比较,阐释他们的风格形成及原因。
    • 李刚田
    • 摘要: 今日印坛对明清印人所崇尚的金石气、书卷气虽无意贬斥,但也不再将之视为“正宗”。秦汉时期的人们将篆刻视作一种技艺,明清时期的文人把篆刻视作一门学问,今人则把篆刻视作寄托艺术理想、倾注创作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说明清时期的篆刻从形式上做到了回归秦汉,那么如今的篆刻则实现了对秦汉篆刻艺术精神的升华。如今的印人不愿将祖宗的须眉鼻口安在自己的面孔之上,因而既脱离开了秦汉、明清时期篆刻的固有模式,又在一定意义上真正继承了秦汉时期的篆刻艺术精神。
    • 朱鑫玥
    • 摘要: 清末书坛名家迭出,吴昌硕便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一位大师,他以诗、书、画、印"四绝"著称于世.在书法领域,吴昌硕的石鼓文尽人皆知,在他流传至今的作品中也以篆书作品居多.而他的行书作品却也是别具一格,融入篆隶、篆刻的"金石气",俊朗中不失古朴,老辣中不失稚拙.他的行书作品多以手稿的形式留存,其作品不仅具有跨越时代的艺术价值,并且能够让学习者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本文意在通过对吴昌硕行书手稿进行简单探究,来阐述自己对吴昌硕行书风格的理解.
    • 蒋维崧
    • 摘要: 蒋维崧先生以文字学研究而闻名于世,著述之外,精于书法、篆刻。书法妙擅诸体,尤精大篆。他将古文字学研究同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用笔清丽雅正,骨肉停匀,将充满金石气的青铜器铭文写得富有书卷气息,不事雕琢而味之弥永。先生篆刻师承乔大壮,刀法洗练,布局工巧,结体庄重,笔意迂徐,巧妙地体现了商周金文的神秀气韵。蒋维崧先生任职山东大学,为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又曾担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对山东省的书法教育有特殊贡献。本刊特请靳永先生筹措专题,期于展现蒋维崧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飨读者。
    • 吴洪春
    • 摘要: 书法在魏晋成为独立自觉的艺术,当南朝书法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流美书风开宗立派之时,北方悄然兴起的魏碑,为中国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审美思维和源泉,成为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元素。《张猛龙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厚、奇、峻、朴”的用笔和结体,意态奇逸,魄力雄强,以及质朴无华的“金石气”的新审美观念,为清以后的书家所崇尚。
    • 陈昌宝
    • 摘要: 乾嘉之世,书法面临碑学审美新风尚的日益盛行,再加之生纸与羊毫笔等新工具材料的广泛使用,一套新的技法体系、特别是其中的墨法尚待建立.邓石如正是得此时代之势,又积勤学之功,充分利用了生纸与羊毫笔的特性,形成了遒润古拙、浑厚苍茫、具有浓厚金石气的鲜明的墨法风格.文章在对邓石如墨法风格形成的内在审美机制的探析过程中,从其墨法与金石气、笔法、空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出发,结合作品图像分析例证,对其墨法的表现技巧与美学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加立体地认识邓石如在书法史上的影响与意义,获得更多的启示.
    • 傅振余
    • 摘要: 海派绘画是以书法的笔法作画的典型,是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书画用笔一也"思想不断发展的产物。海派绘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真正实现了赵孟頫所说的"石如飞白木如籀",是以书入画观念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书法的笔法与绘画的笔法高度统一,成功地将新兴的碑学书法的笔法运用于绘画实践之中,实现了碑学笔法和写意绘画笔法相统一,达到了内在精神高度的一致。碑学笔法的表现力在绘画中得以拓展,开创了全新的时代面貌。
    • 杨宁
    • 摘要: 晚清的碑学运动,碑学书法大盛.篆隶、北碑的用笔、用墨又渗入绘画领域,为文人画带来了新发展,导致了道咸画学中兴.金石入画赋予绘画金石趣味,形成了苍茫古拙的新艺术形式,改变了传统文人画柔弱雅逸的面貌,带动了时代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是继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之后文人画的又一次变革.
    • 胡云龙
    • 摘要: 中国的篆刻艺术丰富多彩,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一些先秦时期的印章,经过时间的洗礼,印面会出现一些漫残效果,从而使印章产生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富有浓厚的金石气息,吸引欣赏者思考并探寻印章的高古之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